本技术属于秸秆粉碎,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1、秸秆为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如用作饲料、塑料等。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其他产品,需要对其进行粉碎。
2、现有的粉碎装置,在粉碎秸秆时,粉碎装置的入料口多采用开口向上的结构。秸秆入料时,以竖向向下的方式进入入料口。
3、但对于一些较长且叶子较多的秸秆,如玉米秸秆,以竖向向下进入入料口,容易在入料口秸秆出现折弯、或叶子掉落至入料口外等情况,这都需要操作人员重新整理秸秆,但操作人员距离入料口较近,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影响粉碎进程,粉碎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秸秆粉碎装置。
2、技术方案: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包括:
3、粉碎机构,具有水平设置的粉碎输入端和粉碎输出端;所述粉碎机构至少包括:粉碎组件,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粉碎组件的驱动组件;
4、物料运输机构,设于所述粉碎输出端的下方;所述物料运输机构至少包括:具有物料输入端和物料输出端的壳体,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内设于所述壳体的运输组件,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运输组件的动力源;
5、连接件,其内部中空;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粉碎输出端且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物料输入端。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至少两组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转动轴,以及若干组对应设于每个转动轴上的粉碎刀片;每组转动轴上的粉碎刀片与其相邻的转动轴上粉碎刀片依次间隔排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自转,并带动粉碎刀片自转;在秸秆从粉碎输入端的输入下,粉碎刀片持续对秸秆进行切割粉碎;粉碎刀片设置密度大,实现对秸秆的精细粉碎。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运输组件包括: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源的传动轴,以及沿所述传动轴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叶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秸秆碎的螺旋传送至物料输出端。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粉碎机构;
11、第二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物料运输机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粉碎机构和物料运输机构在空间上存在高度差,避免两个机构设置过于紧密影响在场操作人员的操作。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罩壳,设于所述粉碎输入端上;
14、所述罩壳沿远离所述粉碎输入端方向延伸预定距离且所述罩壳内形成秸秆输入通道。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罩壳引导未粉碎的秸秆输入,以及防止秸秆碎飞溅。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输入端靠近所述粉碎输出端设置;所述物料输出端沿远离所述粉碎输出端方向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输出端与粉碎输入端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在场操作人员处理未粉碎的秸秆、秸秆碎时的安全性。
18、有益效果:设置水平进料的秸秆输入端,实现秸秆水平进料,减少秸秆折弯;粉碎组件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对秸秆进行粉碎,得到秸秆碎;秸秆碎在从粉碎输出端、经连接件、物料输入端进行壳体内,并由运输组件运输至物料输出端;整个过程粉碎过程处于半封闭的状态,秸秆从粉碎输入端输入,秸秆碎从物料输出端输出,不会飞溅至其他地方,避免秸秆的损失。
1.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至少两组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转动轴,以及若干组对应设于每个转动轴上的粉碎刀片;每组转动轴上的粉碎刀片与其相邻的转动轴上粉碎刀片依次间隔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组件包括: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源的传动轴,以及沿所述传动轴长度方向设置的螺旋叶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入端靠近所述粉碎输出端设置;所述物料输出端沿远离所述粉碎输出端方向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