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Z系列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6439发布日期:2024-04-18 11:4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RZ系列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旋耕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z系列旋耕机。


背景技术:

1、旋耕机是一种通过旋转刀片或刀齿来耕作土壤的机械设备,它通常由一个旋转的轴连接着多个刀片或刀齿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刀片或刀齿,将土壤割破、翻转和松散,刀片或刀齿会进入土壤中,将土壤层切割并扬起,然后使其松散和混合,这样可以有助于去除杂草、打断土壤结块、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提高水分渗透性的功能,并为种植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旋耕机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地,包括农田、菜园、花坛等,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耕作环节,可以减轻工作人员耕地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但是旋耕机在实际使用时大多需要持续工作很久,因此常常会出现旋耕刀片损坏的现象,然而传统旋耕机的旋耕刀片大多与转轴为一个整体,因此在更换旋耕刀片时也需将旋耕机的旋耕部位进行拆卸后,再对旋耕刀片进行更换,从而可能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较为浪费时间,增加了使用人员的时间成本,实用性较差。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rz系列旋耕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在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传动杆带动第一主锥齿轮进行转动,同时第一从锥齿轮和转动杆也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对待耕耘的土地进行翻耕工作,并且在该旋耕机某一旋耕刀片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拧松固定螺栓,从而将损坏的旋耕刀片从固定块上拆卸和更换,进而使得该旋耕机单一刀片损坏时也不需要更换整体,进一步节省了使用人员的使用成本,同时也使得使用人员可以更加快速的更换旋耕刀片,节省了使用人员的时间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rz系列旋耕机,包括底座、外壳和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中部均铰接连接有悬臂,所述动力装置前端外壁的中部贯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外壳前端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外壳前端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多个固定块;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前后可通过启动气缸从而控制悬臂升起或下降,进而控制外壳升起或下降,以便于该旋耕机在移动时升起外壳和旋耕刀片,以防止对旋耕刀片造成损坏,同时在需要检修时首先通过拆卸旋耕刀片,再通过拆卸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的法兰螺栓,从而将转轴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或保养,进而增强了该旋耕机的使用寿命。

5、进一步地,所述悬臂前端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外壳后端上部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长螺栓与第二安装座螺纹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安装座使用长螺栓与第二安装座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使用完成该旋耕机后对外壳和底座进行拆卸,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该旋耕机进行维修和更换。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表面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悬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与悬臂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便于该旋耕机升起可下降外壳。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的前端贯穿防护壳至防护壳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主锥齿轮,所述转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从锥齿轮,所述第一主锥齿轮与第一从锥齿轮啮合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主锥齿轮与第一从锥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从而便于传动杆将动力传至转动杆之上。

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主锥齿轮,所述转轴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从锥齿轮,所述第二主锥齿轮与第二从锥齿轮啮合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主锥齿轮与第二从锥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从而便于该旋耕机的转轴带动旋耕刀片同步转动。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周侧均设置有旋耕刀片,所述旋耕刀片均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耕刀片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块之间的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更换旋耕刀片。

15、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中部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可拆卸防护箱,所述底座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履带;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履带从而便于该旋耕机可以在不同的土地环境下都可以自由移动,进一步提高了该旋耕机的实用性。

17、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两侧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法兰盘,所述外壳两侧外壁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均通过法兰螺栓与第二法兰盘法兰连;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之间的法兰连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拆卸转轴,进而便于工作人员维修和更换转轴。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对比现有的旋耕机,该旋耕机在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传动杆带动第一主锥齿轮进行转动,同时第一从锥齿轮和转动杆也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对待耕耘的土地进行翻耕工作,并且在该旋耕机某一旋耕刀片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拧松固定螺栓,从而将损坏的旋耕刀片从固定块上拆卸和更换,进而使得该旋耕机单一刀片损坏时也不需要更换整体,进一步节省了使用人员的使用成本,同时也使得使用人员可以更加快速的更换旋耕刀片,节省了使用人员的时间成本。

2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对比现有的旋耕机,该旋耕机在使用前后可通过启动气缸从而控制悬臂升起或下降,进而控制外壳升起或下降,以便于该旋耕机在移动时升起外壳和旋耕刀片,以防止对旋耕刀片造成损坏,同时在需要检修时首先通过拆卸旋耕刀片,再通过拆卸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的法兰螺栓,从而将转轴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或保养,进而增强了该旋耕机的使用寿命。

2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对比现有的旋耕机,该旋耕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在实际使用时通过防护壳从而可以防止雨水和灰尘等杂物污染第一主锥齿轮和第一从锥齿轮,进而降低了该旋耕机损坏的风险,增强了该旋耕机的实用性,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rz系列旋耕机,包括底座(1)、外壳(2)和固定螺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4)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5),所述铰接座(5)的中部均铰接连接有悬臂(6),所述动力装置(4)前端外壁的中部贯通连接有传动杆(9),所述外壳(2)前端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1),所述防护壳(11)内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外壳(2)前端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多个固定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6)前端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7),所述外壳(2)后端上部两侧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10),所述第一安装座(7)通过长螺栓与第二安装座(1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输出端与悬臂(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9)的前端贯穿防护壳(11)至防护壳(1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主锥齿轮(12),所述转动杆(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从锥齿轮(13),所述第一主锥齿轮(12)与第一从锥齿轮(13)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主锥齿轮(16),所述转轴(15)中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从锥齿轮(17),所述第二主锥齿轮(16)与第二从锥齿轮(17)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8)的周侧均设置有旋耕刀片(19),所述旋耕刀片(19)均通过固定螺栓(20)与固定块(18)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中部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可拆卸防护箱(21),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履带(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z系列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两侧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法兰盘(23),所述外壳(2)两侧外壁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一法兰盘(22),所述第一法兰盘(22)均通过法兰螺栓与第二法兰盘(23)法兰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旋耕机领域,公开了一种RZ系列旋耕机,包括底座、外壳和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本技术中,在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传动杆带动第一主锥齿轮进行转动,同时第一从锥齿轮和转动杆也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对待耕耘的土地进行翻耕工作,并且在该旋耕机某一旋耕刀片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拧松固定螺栓,从而将损坏的旋耕刀片从固定块上拆卸和更换,进而使得该旋耕机单一刀片损坏时也不需要更换整体,进一步节省了使用人员的使用成本,同时也使得使用人员可以更加快速的更换旋耕刀片,节省了使用人员的时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军,朱海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瑞承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