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8681771发布日期:2024-07-16 22:3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小麦栽培,具体为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供了人类约20%的蛋白质和能量来源,世界范围内约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一直以来小麦为求增产而忽视了品质,致使小麦产业中供给与需求脱节,出现了普通小麦积压而优质小麦长期依赖进口,无法自给自足的现象,在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今天,小麦生产应在重视产品数量增长的基础上,迅速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

2、小麦品质既受品种本身遗传的制约,又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基因和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的小麦栽培方式单一,无法有效的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a、小麦品种选择;

4、b、小麦种植土地处理;

5、c、处理后的土地表面施底肥;

6、d、小麦种子播种;

7、e、幼苗管理;

8、f、苗期施肥、灌溉;

9、g、生长期除虫、除草;

10、h、小麦收割。

11、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选择饱满、健康的麦粒作为种子,且抗冻性强、抗病、品质好,选取后的小麦种子进行晾晒后待播种。

12、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先对种植地除草后进行翻耕,翻耕一次后晾晒2-3天,再次翻耕后晾晒2天。

13、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底肥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硫酸锌5%-10%、生物质颗粒炭5%-10%、长双歧杆菌剂1%-3%、绿色木霉菌剂1%-3%、亚硒酸钠2%-6%、氧化锗5%-8%、粉煤灰8%-12%,其余为氮磷钾复合肥。

14、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每亩的种子用量在8-10千克之间,播种的深度为4-6厘米深,均匀的将种子撒在土面上。

15、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小麦种进行定量播种,到秧苗3-4叶期要及时疏密补稀使植株分布均匀。

16、优选的,述步骤f中待小麦出苗至5-6叶时先进行灌溉,之后施加生态肥,且每亩施加的肥料控制在50kg-60kg。

17、优选的,所述生态肥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基质物料90-120份、联合固氮菌2-4份、磷矿粉20-30份、磷酸化合物5-10份、木霉菌4-10份、腐质土10-20份、生化黄腐酸4-10份、硝基腐殖酸2-6份、草炭5-12份。

18、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小麦生长期除虫除草采用施加有机农药的方式,有机农药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芸苔素4-10份,甲哌鎓10-30份、黄腐酸4-10份、鱼藤酮4-10份、农药乳化剂2-8份、橘子皮提取液10-20份、硫酸钾10-20份、聚乙二醇400 10-20份、有机硅氧烷5-8份。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发明采用的栽培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可以实现小麦的快速生长,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本发明中施的底肥中硫酸锌能够补充作物锌微量元素,实现增产的目的;添加的生物质颗粒炭能够对种植土壤进行改良,促进作物生长;添加的长双歧杆菌剂、绿色木霉菌剂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营养型微生物为小麦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大量营养元素补充了原土壤的营养亏缺。

21、(2)本发明采用的生态肥中添加的联合固氮菌具有固氮的作用,促进作物的生长;添加的磷矿粉能够调价种植土壤的ph值,添加的木霉菌可产生多种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昆虫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农产品产量;添加的生化黄腐酸土壤中的脲酶有抑制作用,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代换量,延缓磷的钝化,有蓄肥保肥作用,进而促进农作物生长;添加的草炭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有益条件,还能够增强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

22、(3)本发明采用的有机农药中添加的芸苔素能够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盐碱等抗逆性,显著减少病害的发生;并能显著缓解药害的发生,使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并能消除病斑;添加的甲哌鎓对植物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能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抑制茎叶疯长、控制侧枝、塑造理想株型,提高根系数量和活力;添加的鱼藤酮具有杀虫作用,且对农作物无害;该有机农药无毒无害,对小麦和人体无害,而且能够有效的去除小麦上的害虫,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品质,提高小麦产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选择饱满、健康的麦粒作为种子,且抗冻性强、抗病、品质好,选取后的小麦种子进行晾晒后待播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先对种植地除草后进行翻耕,翻耕一次后晾晒2-3天,再次翻耕后晾晒2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底肥组分按重量比例包括硫酸锌5%-10%、生物质颗粒炭5%-10%、长双歧杆菌剂1%-3%、绿色木霉菌剂1%-3%、亚硒酸钠2%-6%、氧化锗5%-8%、粉煤灰8%-12%,其余为氮磷钾复合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每亩的种子用量在8-10千克之间,播种的深度为4-6厘米深,均匀的将种子撒在土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小麦种进行定量播种,到秧苗3-4叶期要及时疏密补稀使植株分布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待小麦出苗至5-6叶时先进行灌溉,之后施加生态肥,且每亩施加的肥料控制在50kg-60kg。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肥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基质物料90-120份、联合固氮菌2-4份、磷矿粉20-30份、磷酸化合物5-10份、木霉菌4-10份、腐质土10-20份、生化黄腐酸4-10份、硝基腐殖酸2-6份、草炭5-12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小麦生长期除虫除草采用施加有机农药的方式,有机农药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芸苔素4-10份,甲哌鎓10-30份、黄腐酸4-10份、鱼藤酮4-10份、农药乳化剂2-8份、橘子皮提取液10-20份、硫酸钾10-20份、聚乙二醇400 10-20份、有机硅氧烷5-8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小麦品种选择;B、小麦种植土地处理;C、处理后的土地表面施底肥;D、小麦种子播种;E、幼苗管理;F、苗期施肥、灌溉;G、生长期除虫、除草;H、小麦收割,本发明采用的栽培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可以实现小麦的快速生长,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任自超,林坤,王冲,田顺顺,袁阳,郭凌云,王应党,王会芳,刘仲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菏泽市分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