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0153760发布日期:2024-11-29 15:4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养殖池对淡水鱼进行高密度养殖活动时,鱼饲料投放到养殖池内后,会有一定数量的鱼饲料没有被鱼吃掉,同时鱼会产生粪便,在养殖一段时间后,饲料残渣和粪便等杂质会逐渐沉降在养殖池底部,为了避免杂质长时间积留在养殖池内,而滋生细菌和病毒,需对养殖池底部的杂质进行刮除。

2、现有养殖池在通过刮板对杂质进行刮除操作时,会将部分杂质扬起,使得部分沉降在池底的杂质重新分散在水中,从而导致对杂质的收集效果下降,并且刮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对养殖池底部的鱼造成惊扰,使得鱼快速游动易将池底的杂质搅动扬起。

3、现有养殖池进行高密度养殖时,需经常对鱼进行打捞,而由于养殖池具有一定的深度,使得需先将池内的水放干后,再对鱼进行打捞,且鱼在池内较为分散,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打捞操作,导致打捞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养殖池在通过刮板对杂质进行刮除时,会将部分杂质扬起,对养殖池底部的鱼造成惊扰,使得鱼易将池底的杂质搅动扬起,影响对杂质的收集效果,打捞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通过设置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循环水养殖池,每个养殖池内含独立的循环水处理单元和生物安全隔离措施;

4、步骤二:通过优化水流设计以促进鱼类活动,增加单位面积的养殖量,提高空间利用率;

5、步骤三:通过在养殖池内设置有杂物收集设备,并在循环水处理单元设置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杀菌设备,定期对循环水进行消毒处理。

6、该养殖方法步骤一中所述的循环水养殖池,该养殖池包括有池体、进水管和吸污管;池体上开设有排污沟;池体前侧连通有进水管;池体后侧穿设有吸污管,吸污管连接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杀菌设备;吸污管上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排污沟内的支管;进水管、吸污管共同与外置过滤设备连通,过滤设备上设有水泵;还包括有连接板、连接杆、连接块、刮板、隔离组件和平移组件;池体上连接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上连接有连接板,平移组件用于带动连接板进行水平移动;连接板上固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上均连接有一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共同固接有一个用于刮动杂质的刮板,且刮板与池体底部贴合;池体和连接杆之间共同连接有用于分隔鱼和杂质的隔离组件。

7、更为优选的是,隔离组件包括有电动转辊、隔离网、滑杆、第一固定杆、限位辊、第二固定杆和限位杆;池体后侧安装有电动转辊;电动转辊的辊体上收卷有隔离网;两个连接杆之间共同连接有滑杆;滑杆与隔离网的另一端固接;每个连接块上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杆;两个连接块之间共同固接有限位辊;限位辊位于刮板上方;池体上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杆下侧共同固接有限位杆;限位辊、限位杆均与隔离网接触。

8、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拉绳;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拉绳;连接板上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滑杆与连接杆滑动连接。

9、更为优选的是,刮板截面形状呈厂字形。

10、更为优选的是,刮板的斜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滤水口,每个滤水口内均设置有滤网。

11、更为优选的是,每个滤水口远离排污沟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挡板,且挡板位于滤网前侧。

12、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刮片;限位杆后侧固接有刮片;刮片上开设有刮泥槽,隔离网贯穿刮泥槽。

13、更为优选的是,连接块与相应的连接杆为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杆与池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插销将第二固定杆固定在池体上;每个第一固定杆均与对应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通过插销将第一固定杆固定在连接板上。

14、更为优选的是,刮泥槽的内壁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刷毛板。

15、有益效果:通过刮板将池体底部的杂质向后推动至排污沟内,在刮板向后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刮板的直板部分对杂质进行阻挡限位,避免杂质扬起,而影响刮板的刮泥效果,刮板拨动杂质向后移动时,污水从滤水口穿过,通过滤水口内滤网对杂质进行拦截,挡板在水流的推动下进行转动,从而避免了因刮板拨动池水向后移动,而导致杂质的收集效果下降的问题。

16、在电动滑块带动刮板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控制电机带动电动转辊进行转动,通过电动转辊将隔离网同步收卷,从而通过隔离网将刮板、杂质与淡水鱼分隔,避免刮板在移动过程中与淡水鱼发生碰触,并且避免淡水鱼将杂质搅动扬起,保证刮板的对杂质的收集效果。

17、需对池体内的淡水鱼进行打捞时,通过人工拉动拉绳,带动滑杆和隔离网向上移动,然后控制电动滑块带动连接板及其上的零件向后移动,并控制电动转辊将隔离网同步收卷,从而随着电动滑块逐渐向池体后侧移动,通过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的部分隔离网,逐渐将池体内的淡水鱼向后推动驱赶,实现将淡水鱼驱赶至池体后侧,从而此时可通过人工使用捞网对淡水鱼进行打捞,此时淡水鱼聚集在池体后侧的较小空间内,使得有效便于工作人员对淡水鱼进行打捞操作,无需进行放水操作,从而有效保证对淡水鱼的打捞效率,实现高效益养殖。

18、通过人工带动第二固定杆、限位杆和刮片向上移动,同时通过人工带动第一固定杆、连接块、刮板和限位辊向上移动,从而解除限位辊和限位杆对隔离网的限位,通过控制电动转辊将隔离网收卷,以实现将隔离网向上抬起,进而将淡水鱼向上抬起,有效便于人工对淡水鱼进行打捞操作,通过刮片、刮板、限位辊对隔离网进行夹持限位,避免隔离网发生左右方向的折叠,导致隔离网与池体之间存在较大空隙,使得淡水鱼易穿过隔离网与池体之间的空隙,掉落至隔离网下方。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步骤一中所述的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是,该养殖池包括有池体(1)、进水管(101)和吸污管(102);池体(1)上开设有排污沟(1001);池体(1)前侧连通有进水管(101);池体(1)后侧穿设有吸污管(102),吸污管(102)连接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杀菌设备;吸污管(102)上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排污沟(1001)内的支管;进水管(101)、吸污管(102)共同与外置过滤设备连通,过滤设备上设有水泵;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连接板(2)、连接杆(3)、连接块(4)、刮板(5)、隔离组件和平移组件;池体(1)上连接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上连接有连接板(2),平移组件用于带动连接板(2)进行水平移动;连接板(2)上固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连接杆(3);每个连接杆(3)上均连接有一个连接块(4);两个连接块(4)之间共同固接有一个用于刮动杂质的刮板(5),且刮板(5)与池体(1)底部贴合;池体(1)和连接杆(3)之间共同连接有用于分隔鱼和杂质的隔离组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隔离组件包括有电动转辊(301)、隔离网(302)、滑杆(303)、第一固定杆(305)、限位辊(306)、第二固定杆(307)和限位杆(308);池体(1)后侧安装有电动转辊(301);电动转辊(301)的辊体上收卷有隔离网(302);两个连接杆(3)之间共同连接有滑杆(303);滑杆(303)与隔离网(302)的另一端固接;每个连接块(4)上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杆(305);两个连接块(4)之间共同固接有限位辊(306);限位辊(306)位于刮板(5)上方;池体(1)上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杆(307);两个第二固定杆(307)下侧共同固接有限位杆(308);限位辊(306)、限位杆(308)均与隔离网(302)接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拉绳(304);连接板(2)上滑动连接有拉绳(304);连接板(2)上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块(3001);滑杆(303)与连接杆(3)滑动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刮板(5)截面形状呈厂字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刮板(5)的斜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滤水口(5001),每个滤水口(5001)内均设置有滤网。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每个滤水口(5001)远离排污沟(100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挡板(5002),且挡板(5002)位于滤网前侧。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刮片(401);限位杆(308)后侧固接有刮片(401);刮片(401)上开设有刮泥槽(40101),隔离网(302)贯穿刮泥槽(40101)。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连接块(4)与相应的连接杆(3)为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杆(307)与池体(1)可拆卸连接,通过插销将第二固定杆(307)固定在池体(1)上;每个第一固定杆(305)均与对应的连接板(2)可拆卸连接,通过插销将第一固定杆(305)固定在连接板(2)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刮泥槽(40101)的内壁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刷毛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使用一种高密度、高效益的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池,该养殖池包括有池体、进水管和吸污管等;池体上开设有排污沟;池体前侧连通有进水管;池体后侧穿设有吸污管,吸污管上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排污沟内的支管;进水管、吸污管共同与外置过滤设备连通,过滤设备上设有水泵。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刮板将池体底部的杂质向后推动至排污沟内,在刮板向后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刮板的直板部分对杂质进行阻挡限位,避免杂质扬起,刮板拨动杂质向后移动时污水从滤水口穿过,从而避免了因刮板拨动池水向后移动,而导致杂质的收集效果下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封志伟,何子然,封志文,罗臻强,卢蒙高,孔伟乐,刘欣静,谭国平,叶杏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封志伟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