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高海拔干旱地区植被恢复长效基质颗粒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1286160发布日期:2025-03-17 17:5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被修复,具体是一种西南高海拔干旱地区植被恢复长效基质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水利、公路、铁路、矿山等建筑工程建设中,经常有大量的施工开挖,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土坡和岩石边坡,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生物链破坏等。植被修复已成为当今边坡生态修复的主流方式,目前常见的边坡植被修复技术有客土喷播技术、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厚层基材工艺、液压喷播技术等。

2、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是指将混凝土集料与生态护坡专用外加剂进行适当配比和现场浇注,形成可植生态绿化的完整的生态护坡体系,其具有高强度、大孔隙率、结构稳定、抗冻融型好、有效的抑制堆土流失的性能特点,又能适应多种植生方式,是目前热门的制备修复技术。例如“许文年,王铁桥,叶建军.岩石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应用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2(7):35-36,40.”将水泥与保水剂、种植土、肥料等按比例混合的基材连同植物种子喷射到边坡上,随着植物生长达到固土护坡的目的;“蓝群力,张新天,卞立波,等.高陡岩石边坡植被恢复组合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9,33(s2):143.”提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与材料,将喷射混合料基础层、客土层与植生层组合为一体。

3、然而,现有的植被混凝土难以应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这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难点在于植被恢复面临生长季节短、冬季低温干旱、土壤贫瘠和植物基质冻融开裂等问题,植被混凝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冻融、提高土壤强度的效果,但是制备仍难以生长或生长缓慢。且如果基材中混凝土含量过高,则会严重抑制植被的生长,如果混凝土含量太低,则无法起到抗冻融,提升强度的效果。

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针对高海拔地区植被修复的基质颗粒材料,在不额外添加促生剂的情况下,能够同时起到提高土壤强度、抗冻融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西南高海拔干旱地区植被恢复长效基质颗粒,以至少达到提高土壤强度、抗冻融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质颗粒,包括以下组分:酸改性凹凸棒土、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草木灰、肥料以及聚丙烯酰胺。

4、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所述组分的占比为: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1000~1200份、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200~250份、所述草木灰30~40份、所述肥料2~5份以及所述聚丙烯酰胺4~5份。

5、进一步的,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粉碎过筛,用盐酸浸泡,然后用水冲洗至中性。

6、优选的,所述盐酸的浓度为38%;所述盐酸的用量为10ml/g。

7、进一步的,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凹土棒土粉碎后过400目筛,将筛下物用盐酸浸泡24h,然后用水冲洗至中性。

8、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净浆裹骨料法,具体为:将硅酸盐水泥、聚丙烯纤维、碎石、减水剂以及水混合搅拌。

9、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所述硅酸盐水泥300~350份、聚丙烯纤维3~4份、碎石1000~1200份、减水剂1~2份以及水100~120份混合搅拌。

10、进一步的,所述碎石的粒径小于1mm。

11、进一步的,所述肥料包括无机氮肥和磷肥;优选为尿素和过磷酸钙。

12、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基质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加水进行搅拌,然后加入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所述草木灰、所述肥料以及所述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

13、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基质颗粒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所述基质颗粒与植物种子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喷施。

14、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种子为适宜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草籽,优选为高羊茅草籽。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采用具有多孔结构的改性凹凸棒土作为基质材料,可以有效吸附无机肥料和保存水分,能够起到肥料缓释和保水的效果,保证了基质的长效活性。

17、2、本发明采用经过聚丙烯纤维改性的混凝土作为水泥材料,一方面起到粘合剂的效果,另一方面其具有较高的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当采用浆裹骨料法包覆于凹凸棒土等细骨料上,对水分的吸收,植物生长影响较小

18、3、本发明的改性混凝土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抗冻性能,且用量为15%左右,相比于现有的生态混凝土有明显的提升,保证了基质颗粒的强度和抗冻融性能,并且还能够促进植物长期生长。

19、4、本发明的基质颗粒采用草木灰作为土壤调整剂,可以保证ph稳定,适用于偏酸性的高海拔地区土壤,同时还可以作为无机肥提供钾源,降低肥料的使用;本发明所采用的肥料为节省成本采用一般无机肥,依然可以起到较好的促生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质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酸改性凹凸棒土、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草木灰、肥料以及聚丙烯酰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组分的占比为: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1000~1200份、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200~250份、所述草木灰30~40份、所述肥料2~5份以及所述聚丙烯酰胺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为:将凹凸棒土粉碎过筛,用盐酸浸泡,然后用水冲洗至中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凹土棒土粉碎后过400目筛,将筛下物用盐酸浸泡24h,然后用水冲洗至中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将硅酸盐水泥、聚丙烯纤维、碎石、减水剂以及水混合搅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所述硅酸盐水泥300~350份、聚丙烯纤维3~4份、碎石1000~1200份、减水剂1~2份以及水100~120份混合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包括无机氮肥和磷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基质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加水进行搅拌,然后加入所述酸改性凹凸棒土、所述草木灰、所述肥料以及所述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基质颗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基质颗粒与植物种子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喷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子包括高羊茅草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植被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西南高海拔干旱地区植被恢复长效基质颗粒及制备方法。所述长效基质颗粒,按重量份计包括:酸改性凹凸棒土1000~1200份、聚丙烯纤维改性混凝土200~250份、草木灰30~40份、肥料2~5份以及聚丙烯酰胺4~5份。本发明的长效基质颗粒使用方法简单,能够在不额外添加促生剂的情况下,同时起到提高土壤强度、抗冻融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龙,孙守琴,赵思远,周家文,刘怀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