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7978发布日期:2025-01-14 21:5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茶苗栽培,具体为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1、无性系茶树是指通过无繁殖方法培育出来的茶树品种。这种茶树繁殖过程不依赖于传统的种子繁殖,而通过扦插、分株或嫁接等无性繁方法来复制原本的优质茶树。无性系树具有遗传稳定、产品品质一致特点,能够保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为了提高产量,使用无土栽培居多。

2、在申请号为cn202221245358.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蔬菜无土栽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两相互平行且竖直放置的固定板,两固定板之间沿固定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储液板,储液板上端面设有储液槽,储液槽内设有用于栽培蔬菜的栽培组件,栽培组件靠近两固定板的端部均设有用于驱动栽培组件完全移出或完全移入储液槽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一端部铰接在栽培组件上的第一连杆,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且用于转动第一连杆的转动轴,第一连杆另一端部安装在转动轴上;通过上述设置,较佳的实现了在减小竖直方向上两相邻栽培组件间距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蔬菜进行栽培、管理或摘取工作;

3、但是在上述专利中,虽然方便了将蔬菜取出管理,但是在取出过程中,蔬菜的根部会慢慢从水中脱离出来,此时蔬菜的根部还残留有大量的水,从而会导致蔬菜根部残留的水会滴落到地面上,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水中还加入了一定的营养物质,水的流失而会导致营养物的缺失,从而提高了工作成本,同时也会对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的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提出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无土栽培装置在管理种植物的时候,会将水连同种植物一起带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立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方用于栽培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的栽培组件,底板的上端设置有为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提供营养的水培组件,立板的上端设置有光照组件,立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栽培组件的定位机构;

3、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板一侧的t型条,设置在t型条一侧的l型板,设置在l型板上端的放置板,以及设置在放置板下底面上的卡位条,卡位条与l型板交接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设置有螺纹栓,卡位条与l型板嵌合活动连接,栽培组件设置在放置板上表面。

4、进一步地,所述栽培组件包括设置在放置板上表面的栽培箱,栽培箱的上表面开设有内置槽,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栽培板,栽培板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栽培孔,栽培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折板,栽培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沉槽,折板与沉槽相接触。

5、进一步地,所述栽培箱的一侧设置有外排管,外排管的一端与内置槽相连通,外排管的内部设置有阀门。

6、进一步地,所述水培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端的水箱,固定安装在水箱一侧的水泵,以及设置在水泵一端的加长软管,水泵一端的另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加长软管的一端与栽培箱相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穿孔,加长软管的一端穿过穿孔与栽培箱相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光照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板上端的u型板,u型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端头管和位移块,位移块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端头管活动连接,位移块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立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储蓄电源,储蓄电源与照明灯电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通过卡位条、螺纹孔、t型条、螺纹栓以及l型板,当需要将栽培箱抽出时,转动螺纹栓,将螺纹栓从螺纹孔中取出,解除卡位条与l型板之间的锁定状态,此时再拉动放置板,使卡位条沿着l型板滑动,从而实现便于对栽培箱内的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管理和取出,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栽培箱中的水滴落到地面上,同时降低水资源和营养液的浪费,降低工作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的立板(2),以及设置在底板(1)上方用于栽培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的栽培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为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提供营养的水培组件(4),立板(2)的上端设置有光照组件(5),立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栽培组件(3)的定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组件(3)包括设置在放置板(66)上表面的栽培箱(31),栽培箱(31)的上表面开设有内置槽(32),内置槽(32)的内部设置有栽培板(33),栽培板(3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栽培孔(34),栽培板(3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折板(36),栽培箱(31)的上表面开设有沉槽(35),折板(36)与沉槽(35)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31)的一侧设置有外排管,外排管的一端与内置槽(32)相连通,外排管的内部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组件(4)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端的水箱(41),固定安装在水箱(41)一侧的水泵(42),以及设置在水泵(42)一端的加长软管(43),水泵(42)一端的另一端与水箱(41)相连通,加长软管(43)的一端与栽培箱(3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6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4),限位板(4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穿孔(45),加长软管(43)的一端穿过穿孔(45)与栽培箱(3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组件(5)包括设置在立板(2)上端的u型板(51),u型板(5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2),凹槽(52)的内部设置有端头管(53)和位移块(55),位移块(55)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调节杆(54),调节杆(54)的一端与端头管(53)活动连接,位移块(55)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6),安装板(56)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57),立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59),安装槽(59)的内部设置有储蓄电源(58),储蓄电源(58)与照明灯(57)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茶苗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无土栽培装置在管理种植物的时候,会将水连同种植物一起带出的问题。一种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无土栽培装置,通过卡位条、螺纹孔、T型条、螺纹栓以及L型板,当需要将栽培箱抽出时,转动螺纹栓,将螺纹栓从螺纹孔中取出,解除卡位条与L型板之间的锁定状态,此时再拉动放置板,使卡位条沿着L型板滑动,从而实现便于对栽培箱内的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管理和取出,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栽培箱中的水滴落到地面上,同时降低水资源和营养液的浪费,降低工作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润森,刘定齐,刘小海,汪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安县老君眉茶场
技术研发日:20240428
技术公布日:2025/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