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林业修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1、一般对于草原的生态除杂方法都是以除杂切割和喷洒农药为主要手段,除杂切割也以对灌木等高于草丛的植株为主,通过挖掘设备将植株的根系拔除以达到除杂效果。
2、结合公开号cn101932225a,公开日2010-12-29,公开了一种灌木丛移除器。
3、在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操作员确保夹锭钳在开启位置,然后操作员把夹锭钳定位在灌木丛或树的底部的周围,接着把驱动杆向前移动以关闭夹锭钳并使尖齿与灌木丛或树的底部接合,在夹锭钳接合时,操作员确保支撑脚牢固在土地上,并且在操作员位置上开始由支撑脚的支点所产生的杠杆作用使操作员能够把灌木丛或树从土地中拉出,操作员于是可把驱动杆拉到其向后位置,因而使夹锭钳打开并把灌木丛或树放开,现在操作员可用其所希望的方式处置灌木丛或树。由于灌木或树的根系往往较深,而支撑脚的位置固定,操作员想要让夹锭钳拉出灌木就需要较长的摆动行程,因此操作员需要驱使长形框架摆动较大幅度才能实现,虽然使用了杠杆省力,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包括操作杆,其端部设置有横杆;
3、夹钳,其活动设置于横杆两端,所述夹钳上设置有用于保持预定间距的弹性件;
4、支撑杆,其转动设置于操作杆上,且端部设置有插杆,当所述支撑杆转动至预定角度时,所述夹钳相互靠近以夹持灌木;
5、抱夹,其转动设置于夹钳上以围合灌木。
6、作为优选的,所述夹钳相对侧设置有缆绳,所述缆绳被牵拉以使夹钳相互靠近。
7、作为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圆柱,所述缆绳缠绕于圆柱上且与支撑杆连接。
8、作为优选的,所述抱夹包括转动设置于夹钳上的偏心轮和设置于偏心轮上的抱齿。
9、作为优选的,所述横杆上水平设置有供夹钳转动的转轴,所述横杆穿过夹钳,且横杆位于夹钳外侧的端部设有圆形凸起块。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夹钳上转动设置有抵固件,所述抵固件包括用于抵压偏心轮的限位端和位于圆形凸起块与夹钳之间的控制端。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杆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支撑杆端部的插杆作为操作杆的支点,与操作杆构成一个用于拔除灌木的省力杠杆,并且通过调整插杆和夹钳之间的距离调整摆动行程,方便操作人员调整,同时通过转动支撑杆带动两个夹钳相互靠近夹持灌木,避免灌木在拔除过程中滑脱。
1.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1),其端部设置有横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3)相对侧设置有缆绳(13),所述缆绳(13)被牵拉以使夹钳(3)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上设置有圆柱(12),且缆绳(13)缠绕于圆柱(12)上且与支撑杆(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32)包括转动设置于夹钳(3)上的偏心轮(321)和设置于偏心轮(321)上的抱齿(3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1)上水平设置有供夹钳(3)转动的转轴,所述横杆(11)穿过夹钳(3),且横杆(11)位于夹钳(3)外侧的端部设有圆形凸起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森林草原生态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3)上转动设置有抵固件(33),所述抵固件(33)包括用于抵压偏心轮(321)的限位端(331)和位于圆形凸起块与夹钳(3)之间的控制端(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