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

文档序号:40728898发布日期:2025-01-17 12:5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

本技术涉及考古手铲,具体涉及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


背景技术:

1、一个考古工地,上至领队老师、技工,下至学生,每个人手中必定要有一把手铲。手铲的功用主要为刮面、划线、寻找遗迹边界等,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来选择使用部位。当划分多个遗迹、寻找遗迹边界或脱边时,通常使用手铲的头部;而刮面时则使用手铲的刃部。堆积物的性质(其质地和一致性)将确定最合适的刮面技术,即使用手铲的头部还是刃部剔除土壤。这实际取决于堆积层的深度,土壤的致密程度以及土壤中包含的人工制品的大小和脆弱程度,现有的考古手铲能够很好的协助考古人员完成上述工作。

2、现有的考古手铲因为一侧的刀刃要进行刮面工作所以不设护手,且左右手抓握方式不同,导致不同手执铲时就要使用不同的手铲;其次,长时间使用手铲会使手部感到疲劳,对坚实的土质进行刮面时手铲也容易脱手,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左右手操作且保护手部的考古手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通过设置手柄的活动端、手柄铲身的拇指护指片、食指护指片以及其轨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包括手柄和铲身,手柄和铲身通过手铲颈部连接,所述手柄分为手握端和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活动轴与手握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端能以活动轴为轴进行旋转,所述手握端靠近活动端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轨槽,所述活动端的水平移动受所述活动轴轨槽限制,所述活动轴轨槽设有左、右卡位槽,通过活动端的转动和活动端分别移动到左、右卡位槽实现所述手铲的左右手操作。

4、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轴轨槽的左、右卡位槽通过横向槽连通,左手执铲时,活动轴进入左卡位槽时,且将活动端旋转至最左定位,所述活动端固定在手柄左侧;右手执铲时,活动轴进入右卡位槽,且将活动端旋转至最右定位,所述活动端固定在手柄右侧。

5、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端以活动轴为轴旋转的旋转范围为正负90°。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端的顶部向铲身方向设置为凹面,使用户执铲时虎口贴合活动端。

7、进一步地,所述手铲颈部的底端与铲身边沿预留有缝隙,所述铲身靠近手柄的一端边沿开设有食指护指片轨槽,食指护指片套在食指护指片轨槽中,使其能从食指护指片轨槽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铲身靠近手铲颈部的区域设置有拇指护指片。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拇指护指片和食指护指片采用橡胶材质。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铲身与手柄颈部为一体成型。

11、工作原理:

12、本实用新型有两种使用状态,一为左手执铲,二为右手执铲。当左手执铲时,使用者将手柄的活动端向左边移动,将活动轴卡入左卡位槽,并逆时针旋转活动端直至定位;然后将食指护指片沿着食指护指片轨槽移动至最左端,至此完成左手执铲步骤,使用者亦可根据自身操作调整食指护指片的位置,随之进行考察工作;当右手执铲时,使用者将手柄的活动端向右边移动,将活动轴卡入右卡位槽,并顺时针旋转活动端直至定位;然后将食指护指片沿着食指护指片轨槽移动至最右端,至此完成右手执铲步骤;同理,使用者亦可根据自身操作调整食指护指片的位置,随之进行考察工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手柄分为手握端和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活动轴与手握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端能以活动轴为轴进行旋转,所述手握端靠近活动端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轨槽,所述活动端的水平移动受所述活动轴轨槽限制,所述活动轴轨槽设有左、右卡位槽,通过活动端的转动和活动端分别移动到左、右卡位槽实现所述手铲的左右手操作;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手铲的手柄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活动端,活动端能满足使用者左右不同的用铲习惯,实现左右手通用,实现一铲多用,在遗址的清理和整理工作中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端的顶部向铲身方向设置为凹面,使用户执铲时虎口贴合活动端,虎口位置的支撑使手铲更为贴合手掌,便于大鱼际肌的发力,也能够支撑掌心。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橡胶材质的拇指护指片和食指护指片,拇指护指片能更好地让指球肌发力并且防滑,同时更好的保护大拇指,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食指护指片能缓解手部疲劳且保护食指,避免手铲脱手造成手部受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和铲身,手柄和铲身通过手铲颈部连接,所述手柄分为手握端和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活动轴与手握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端能以活动轴为轴进行旋转,所述手握端靠近活动端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轨槽,所述活动端的水平移动受所述活动轴轨槽限制,所述活动轴轨槽设有左、右卡位槽,通过活动端的转动和活动端分别移动到左、右卡位槽实现所述手铲的左右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轨槽的左、右卡位槽通过横向槽连通,左手执铲时,活动轴进入左卡位槽时,且将活动端旋转至最左定位,所述活动端固定在手柄左侧;右手执铲时,活动轴进入右卡位槽,且将活动端旋转至最右定位,所述活动端固定在手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以活动轴为轴旋转的旋转范围为正负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的顶部向铲身方向设置为凹面,使用户执铲时虎口贴合活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铲颈部的底端与铲身边沿预留有缝隙,所述铲身靠近手柄的一端边沿开设有食指护指片轨槽,食指护指片套在食指护指片轨槽中,使其能从食指护指片轨槽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身靠近手铲颈部的区域设置有拇指护指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护指片和食指护指片采用橡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身与手柄颈部为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左右手操作的考古手铲,包括手柄和铲身,手柄和铲身通过手铲颈部连接,所述手柄分为手握端和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活动轴与手握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端能以活动轴为轴进行旋转,所述手握端靠近活动端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轨槽,所述活动端的移动受所述活动轴轨槽限制,所述活动轴轨槽设有左、右卡位槽,通过活动端的转动和活动端分别移动到左、右卡位槽实现所述手铲的左右手操作;本技术在传统手铲的手柄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活动端,活动端能满足使用者左右不同的用铲习惯,实现左右手通用,实现一铲多用,在遗址的清理和整理工作中提高效率,且有效缓解手部疲劳和保护手部。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杰,张卓瑶,张乐诗,蒋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517
技术公布日:2025/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