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

文档序号:40647210发布日期:2025-01-10 18:5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蔬菜水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1、蔬菜水培是一种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通过将植物栽培于水中的方法,专利文件:cn210406551 u,提出了一种多层水培装置的水循环结构,通过水泵,水依次流进三通管和立柱,从进水口进入到种植槽中,等水位达到排水口处,水从排水口流出,依次从立柱和三通管流回水箱中,巧妙把原本需要安装的进水管和排水管省去,用中空的立柱来代替,降低成本,实用美观,且立柱与安装通孔通过插接连接,安装方便,不需要钉子或扣,上述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是,蔬菜在水培过程中其水培系统中的水蒸发较为明显,从而导致营养液浓度增高,因此导致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同时蔬菜容易受到昆虫或害虫的侵袭,增加病虫害对植物健康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蔬菜在水培过程中其水培系统中的水蒸发较为明显,从而导致营养液浓度增高,因此导致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同时蔬菜容易受到昆虫或害虫的侵袭,增加病虫害对植物健康的影响。

2、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包括培养柜、蓄水箱和培养管,所述培养柜两侧设有两组传输水管,所述培养柜内部的底部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一侧设有传输泵,所述培养柜内侧等距安装有三组培养管,所述培养管顶部设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两侧设有两组调节杆,所述培养柜右侧的底部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等距设有三组过滤板,所述培养柜内部等距设有三组温室灯。

3、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柜左侧传输水管输入端与传输泵连接,且输出端与培养管左侧一端连接,所述培养柜右侧传输水管输入端与培养管右侧一端连接,且输出端与过滤箱连接,通过培养柜可对传输水管等设备提供安装位置,同时通过传输水管对水源以及培养液进行传输。

4、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正面设有添水口,蓄水箱可对水源和营养液提供安装位置。

5、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管顶部等距设有多组放置孔,培养管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蔬菜进行水培工作。

6、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罩采用聚乙烯薄膜材质,保温罩可对蔬菜进行一定的保护。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正面设有调节旋钮,通过调节杆可对保温罩高度进行一定的调节,调节旋钮可对调节杆松紧进行调节。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罩可对蔬菜进行恒温保护,降低保温罩内部的温度变化,避免外部温度对植物造成影响,利用保温罩可减少水培系统中的水蒸发速率,避免水蒸发过快造成水源中营养液浓度变高,保持水培系统中适宜的营养液浓度,同时保温罩可有效降低外部冷空气或风的直接影响,确保蔬菜的生长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技术特征:

1.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包括培养柜(1)、蓄水箱(3)和培养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柜(1)两侧设有两组传输水管(2),所述培养柜(1)内部的底部设有蓄水箱(3),所述蓄水箱(3)一侧设有传输泵(4),所述培养柜(1)内侧等距安装有三组培养管(5),所述培养管(5)顶部设有保温罩(6),所述保温罩(6)两侧设有两组调节杆(7),所述培养柜(1)右侧的底部设有过滤箱(8),所述过滤箱(8)内部等距设有三组过滤板(9),所述培养柜(1)内部等距设有三组温室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柜(1)左侧传输水管(2)输入端与传输泵(4)连接,且输出端与培养管(5)左侧一端连接,所述培养柜(1)右侧传输水管(2)输入端与培养管(5)右侧一端连接,且输出端与过滤箱(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3)正面设有添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5)顶部等距设有多组放置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6)采用聚乙烯薄膜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7)正面设有调节旋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蔬菜水培的水循环装置,涉及蔬菜水培领域,包括培养柜、蓄水箱和培养管,所述培养柜两侧设有两组传输水管,所述培养柜内部的底部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一侧设有传输泵,所述培养柜内侧等距安装有三组培养管,所述培养管顶部设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两侧设有两组调节杆,所述培养柜右侧的底部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等距设有三组过滤板,所述培养柜内部等距设有三组温室灯,本技术通过保温罩可对蔬菜进行恒温保护,降低保温罩内部的温度变化,避免外部温度对植物造成影响,利用保温罩可减少水培系统中的水蒸发速率,避免水蒸发过快造成水源中营养液浓度变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张婧,颉建明,柴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517
技术公布日:202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