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1、鱼类是人类的最佳动物蛋白质来源。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天然的渔业资源已开始无法满足消费需要。工业化养鱼设备,水的面积很大,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完的饵料会沉淀在底部,造成养鱼环境的污染,可能导致鱼受养鱼水影响死亡,大大增加了成本,这样的养鱼环境导致鱼的成长速率变慢。同时,存在养殖环境恶化、产品质量下降、养殖品种疫病严重等问题。
2、养殖池内水用的时间过久或者不经常频繁换水会导致养殖池粒造成污染,养殖池的污染来源主要来自于水中生物的排泄物及喂食剩下的食物残渣,因此,为保证鱼的成活率要经常对鱼池进行人工清理,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如果选择频繁换水,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现有的鱼池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比较简单,不能循环式运行,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不仅可实现单一循环的封闭水循环、增加整体水循环效益、达成节能减碳的效果,构造简单且维护容易、提升了农渔业的经济产能。
2、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设置有多个,多个养殖池对称设置,所述养殖池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多个集污坑,多个所述集污坑设置于养殖池的池底,所述集污坑与排污管相连通,所述排污管的数量与集污坑一致,所述排污管与总排污管相连通,所述总排污管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总排污管上另一侧连通有u型回水管;
3、所述u型回水管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上方连通有第一回流管,沿第一回流管水流方向经过的从右至左依次相连接的有水生植物净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厌氧池、紫外线消毒池和集水坑,所述集水坑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二回流管与第二水泵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通过导流管与进水管相连通。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总排污管上固定安装有球阀。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排污阀。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水式增氧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厌氧池和紫外线消毒池呈梯级下落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流管为l型。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转盘过滤器和滚筒过滤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养殖池的长为20-30米,宽为5-10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养殖池和集污坑、通过进水管往养殖池中通入水,一段时间后,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完的饵料会沉淀在底部,通过集污坑将这些废料收集,通入至排污管中,通过排污管进入到总排污管然后打开排污阀将废料排出,另一侧则启动第一水泵,通过u型回水管、第一回流管将养殖水通入至水生植物净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厌氧池、紫外线消毒池中分解掉部分氮磷化合物、高效快速地去除了水中的大部分颗粒物和悬浮物、水中杂质少,净化率高、含氧量高,水会流入至集水坑中,随后启动第二水泵,净化后的水会从第二回流管进入到导流管中,再从导流管进入到进水管中,不仅可实现单一循环的封闭水循环、增加整体水循环效益、达成节能减碳的效果,构造简单且维护容易、提升了农渔业的经济产能。
1.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设置有多个,多个养殖池(1)对称设置,所述养殖池(1)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养殖池(1)内设置有多个集污坑(3),多个所述集污坑(3)设置于养殖池(1)的池底,所述集污坑(3)与排污管(4)相连通,所述排污管(4)的数量与集污坑(3)一致,所述排污管(4)与总排污管(5)相连通,所述总排污管(5)一侧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总排污管(5)上另一侧连通有u型回水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排污管(5)上固定安装有球阀(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6)上固定安装有排污阀(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内设置有水式增氧机(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10)、沉淀池(11)、过滤池(12)、厌氧池(13)和紫外线消毒池(14)呈梯级下落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8)为l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2)内设有转盘过滤器和滚筒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长为20-30米,宽为5-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