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2998发布日期:2025-04-22 16:07阅读:4来源:国知局
马铃薯种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尤其是涉及马铃薯种植设备。


背景技术:

1、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茎呈菱形,有毛。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马铃薯叶片初生时为单叶,逐渐生长成奇数不相等羽状复叶,大小相间,呈卵形至长圆形;伞房花序生长在顶部,花为白色或蓝紫色;果实为浆果;块茎扁圆形或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薯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肉有白、淡黄、黄色等色。花期夏季。

2、马铃薯种植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技术,确保高产和优质,首先,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土壤是至关重要的,马铃薯适合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适合的土壤可以有效提升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和最终产量,这样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块茎的膨大。

3、现有技术方案中,作业人员通常采用驾驶农机配合马铃薯种植装置进行工作,通过装置前端的犁头对农田掘开种植槽,再将马铃薯种按间距放置种植,但在农机工作的过程中,开垦完种植槽再进行盖土时,由于开沟时土壤呗分散在沟渠两侧,因此在压实过程中,两侧的土壤无法完全的回填至沟渠中,这就导致两侧的土壤较多,而沟渠中土壤较少,使得土豆种植处压实度不够,影响土豆的正常生长发育。

4、因此,特提出马铃薯种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马铃薯种植设备,能够达到将种植槽两侧的土壤充分盖住种薯的目的,从而避免种薯不完全盖土,对种薯的种植造成影响,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马铃薯种植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后端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机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犁头,所述空腔内部下端设置有填土组件,所述填土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空腔内部下端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填土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下端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两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桨至固定筒的外部。

3、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漏筒,所述漏筒的内部上下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之间活动连接有传动带,下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带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勺。

4、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旋转杆,两个所述旋转杆均贯穿机体,两个旋转杆的外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多个所述车轮均位于机体外部,两个所述旋转杆的外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传动齿轮,且多个第一传动齿轮均位于空腔内部,两个所述旋转杆之间的第一传动齿轮之间均活动连接有第一同步带,后端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轴的左端的第二传动齿轮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同步带,两个靠后端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

5、优选地,所述漏筒的内部后端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漏筒内部下端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与活动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扭簧,所述漏筒的内部后端通过进料口与空腔相贯通。

6、优选地,所述机体的后端设置有夯土机构,所述夯土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后端的活动架,两个所述活动架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筒。

7、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滚筒,多个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均开设有活动槽,多个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两个配重柱。

8、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从动齿轮之间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相啮合。

9、优选地,多多个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呈十字形,多个所述第一滚筒通过两个活动架可进行0~30度摆动调节。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马铃薯种植设备,通过安装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转轴、第二主动齿轮与固定筒等组件,能够达到将种植槽两侧的土壤充分盖住种薯的目的,从而避免种薯不完全盖土,对种薯的种植造成影响,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12、2.该马铃薯种植设备,通过安装活动架、第三转轴、第一滚筒、活动槽与第二滚筒等组件,能够达到保护包裹马铃薯块的目的,从而促进植株健康生长,进而保护土壤表层与马铃薯块不被破坏。



技术特征:

1.马铃薯种植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的内部后端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1),所述机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机体(1)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犁头(13),所述空腔(1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填土组件(4),所述填土组件(4)包括活动连接于空腔(11)内部下端的第二转轴(43),所述第二转轴(4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42),所述第二转轴(4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431),所述填土组件(4)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11)下端的固定筒(44),所述固定筒(4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45),两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5)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桨(451)至固定筒(44)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漏筒(2),所述漏筒(2)的内部上下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2),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2)之间活动连接有传动带(23),下端所述第一转轴(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321),所述传动带(2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勺(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旋转杆(3),两个所述旋转杆(3)均贯穿机体(1),两个旋转杆(3)的外部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31),多个所述车轮(31)均位于机体(1)外部,两个所述旋转杆(3)的外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传动齿轮(32),且多个第一传动齿轮(32)均位于空腔(11)内部,两个所述旋转杆(3)之间的第一传动齿轮(32)之间均活动连接有第一同步带(33),后端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与第一转轴(22)的左端的第二传动齿轮(321)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同步带(331),两个靠后端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筒(2)的内部后端开设有方槽(21),所述方槽(21)的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4),所述活动板(24)与漏筒(2)内部下端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与活动板(24)之间活动连接有扭簧,所述漏筒(2)的内部后端通过进料口(12)与空腔(11)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后端设置有夯土机构(5),所述夯土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1)后端的活动架(51),两个所述活动架(51)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三转轴(52)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筒(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铃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5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滚筒(53),多个所述第一滚筒(53)的内部均开设有活动槽(531),多个所述第一滚筒(53)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两个配重柱(5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分别与两个第一从动齿轮(42)之间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31)分别与两个第二从动齿轮(45)之间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铃薯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活动槽(531)的内部呈十字形,多个所述第一滚筒(53)通过两个活动架(51)可进行0~30度摆动调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马铃薯种植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后端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机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犁头,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填土组件,所述填土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安装板上端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填土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下端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能够达到将种植槽两侧的土壤充分盖住种薯的目的,从而避免种薯不完全盖土,对种薯的种植造成影响,进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生,叶凤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凉州区谢河镇人民政府
技术研发日:20240725
技术公布日:2025/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