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293437发布日期:2025-03-17 17:5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白兰瓜培育,特别涉及一种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1、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原名叫“蜜露”,原产于法国、美国的红海、京东一带,1944年由美国引种到兰州,皮厚瓜甜,瓜肉翠绿,囊厚汁丰,脆而细嫩,含糖量高达15%左右,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不仅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还有清暑、解渴、开胃、利尿之功效,不仅供应国内各地,而且远销海外,所以其产量往往供不应求;在白兰瓜的生长过程中,会具有不良环境和病虫害,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虫害有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均会导致白兰瓜育苗困难,培育的幼苗弱小易发生猝倒病,其植株抗病能力弱,容易发生病害,导致产量和品质受到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培育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达到期望的抗逆性形状如抗干旱、抗低温、抗病虫害,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品质。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包括:

3、s1、确定期望的抗逆性性状,并选择传统的优质白兰瓜品种作为母本,以及选择具有抗逆性的外来甜瓜品种或者经过抗逆性筛选的本地品种作为父本;其中,所述抗逆性性状包括抗干旱、抗低温、抗病虫害;

4、s2、在白兰瓜的开花期,选择晴朗的上午先采集父本的花粉,将其收集在干净的容器中,然后用毛笔或授粉棒蘸取花粉,轻轻涂抹在母本花朵的柱头上,以完成人工授粉,收获白兰瓜杂交种子;

5、s3、对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行采用诱变方式或生物技术辅助方式进行育种,得到具有抗逆性的植株;其中,所述诱变方式包括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所述生物技术辅助包括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

6、s4、对具有抗逆性的植株进行定植,并采用设定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其中,所述田间管理包括温度管理、光照管理、肥水管理、合理整枝和授粉留瓜;

7、s5、对种植的具有抗逆性的植株进行多代自交,以稳定其遗传性状。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物理诱变为利用γ射线、x射线或紫外线的物理因素对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即,用设定剂量的γ射线照射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剂量根据预实验确定,设定在10-50gy之间;处理后的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行播种,观察其后代的突变情况,在诱变后代中筛选出具有抗逆性增强的突变体。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化学诱变为采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将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浸泡在设定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中设定时间,然后清洗种子并播种,在化学诱变后代中筛选具有目标抗逆性状的植株。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基因工程为:首先确定与抗逆性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从其他具有抗寒能力的植物中克隆出这些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或基因枪的方法将抗逆基因导入白兰瓜的基因组中,转化后的植株通过分子检测验证目标基因是否成功整合到白兰瓜基因组中,然后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逆性鉴定。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分子标记为:寻找与抗逆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即利用ssr或snp的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白兰瓜抗逆品种和敏感品种的基因组比较分析,找到与抗逆性相关的标记,在育种过程中,利用这些分子标记对后代进行早期筛选。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对具有抗逆性的植株进行定植包括:采用穴盘基质育苗,1月下旬播种,苗龄30~35d,3叶1心时即可定植;2月下旬双杆双膜大棚扣棚,闷棚10~15d;3月初,当棚内5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定植,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80cm,窄行30cm,在宽行上覆宽100cm的地膜,按“丁”字形移栽,每膜种植2行,株距65cm,每穴1株,保苗27000株/hm2,定植后扣小拱棚。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温度管理:早春栽培以保温增光为主,双杆双膜塑料大棚日落后放下内层棚膜,可降低热能损耗,满足农作物所需的温度条件,定植后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进行夜间保温,当瓜蔓长至30cm左右时夜间不再覆盖小拱棚;缓苗期白天温度28~32℃,夜间18~20℃;伸蔓期白天温度25~30℃,夜间15~18℃;果实生长期白天温度28~32℃,夜间15~18℃;

14、光照管理:在日出后用卷膜器卷起内层棚膜,增加大棚透光性进行太阳能的转化和蓄积,定期清洁外层棚膜以增加大棚透光性;

15、肥水管理:定植后7~10d,选择晴天浇适量缓苗水,定植后20d浇好伸蔓水;定果后浇第1次膨大水,并随水冲施水溶性膨果肥75~150kg/hm2,授粉后20d浇第2次膨大水,追施水溶性膨果肥75kg/hm2,采摘上市前7d不再浇水。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合理整枝:采用爬蔓栽培,12蔓整枝法,即当主蔓长到8片叶时摘心,选留4条健壮子蔓,子蔓长至4~5片叶时摘心,每子蔓再选留3条孙蔓,靠基部第1条孙蔓留3叶摘心,第2条孙蔓留2叶摘心,第3条孙蔓留1叶摘心,整枝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

17、授粉留瓜:甜瓜开花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或在瓜胎开花当天、开花前1~2d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75ml/hm2兑水37.5kg喷瓜胎促进坐果,氯吡脲使用浓度要适宜,并且喷均匀,选留第2条孙蔓幼瓜进行留瓜。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发明首先确定期望的抗逆性性状,并选择传统的优质白兰瓜品种作为母本,以及选择具有抗逆性的外来甜瓜品种或者经过抗逆性筛选的本地品种作为父本;然后在白兰瓜的开花期,采集父本的花粉并蘸取花粉轻轻涂抹在母本花朵的柱头上,以完成人工授粉,收获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而对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行采用诱变方式或生物技术辅助方式进行育种,得到具有抗逆性的植株;最后对具有抗逆性的植株进行定植,并采用设定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对种植的具有抗逆性的植株进行多代自交,以稳定其遗传性状。使得培育的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达到期望的抗逆性形状,如抗干旱、抗低温、抗病虫害,实现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物理诱变为利用γ射线、x射线或紫外线的物理因素对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即,用设定剂量的γ射线照射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剂量根据预实验确定,设定在10-50gy之间;处理后的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行播种,观察其后代的突变情况,在诱变后代中筛选出具有抗逆性增强的突变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化学诱变为采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将所述白兰瓜杂交种子浸泡在设定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中设定时间,然后清洗种子并播种,在化学诱变后代中筛选具有目标抗逆性状的植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基因工程为:首先确定与抗逆性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从其他具有抗寒能力的植物中克隆出这些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或基因枪的方法将抗逆基因导入白兰瓜的基因组中,转化后的植株通过分子检测验证目标基因是否成功整合到白兰瓜基因组中,然后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逆性鉴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分子标记为:寻找与抗逆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即利用ssr或snp的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白兰瓜抗逆品种和敏感品种的基因组比较分析,找到与抗逆性相关的标记,在育种过程中,利用这些分子标记对后代进行早期筛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具有抗逆性的植株进行定植包括:采用穴盘基质育苗,1月下旬播种,苗龄30~35d,3叶1心时即可定植;2月下旬双杆双膜大棚扣棚,闷棚10~15d;3月初,当棚内5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定植,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80cm,窄行30cm,在宽行上覆宽100cm的地膜,按“丁”字形移栽,每膜种植2行,株距65cm,每穴1株,保苗27000株/hm2,定植后扣小拱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温度管理:早春栽培以保温增光为主,双杆双膜塑料大棚日落后放下内层棚膜,可降低热能损耗,满足农作物所需的温度条件,定植后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进行夜间保温,当瓜蔓长至30cm左右时夜间不再覆盖小拱棚;缓苗期白天温度28~32℃,夜间18~20℃;伸蔓期白天温度25~30℃,夜间15~18℃;果实生长期白天温度28~32℃,夜间15~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合理整枝:采用爬蔓栽培,12蔓整枝法,即当主蔓长到8片叶时摘心,选留4条健壮子蔓,子蔓长至4~5片叶时摘心,每子蔓再选留3条孙蔓,靠基部第1条孙蔓留3叶摘心,第2条孙蔓留2叶摘心,第3条孙蔓留1叶摘心,整枝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白兰瓜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优质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培育方法,包括:确定期望的抗逆性性状,并选择传统的优质白兰瓜品种作为母本,以及选择具有抗逆性的外来甜瓜品种或者经过抗逆性筛选的本地品种作为父本;采集父本的花粉用毛笔或授粉棒蘸取,轻轻涂抹在母本花朵的柱头上,以完成人工授粉,收获白兰瓜杂交种子;对白兰瓜杂交种子进行采用诱变方式或生物技术辅助方式进行育种,得到具有抗逆性的植株;对具有抗逆性的植株进行定植,并采用设定的田间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以及进行多代自交,以稳定其遗传性状。本发明培育抗逆兰州白兰瓜新品种,达到期望的抗逆性形状如抗干旱、抗低温、抗病虫害,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魏芙蓉,马乐梅,魏新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丰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