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5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老鼠用的器具。
传统的捕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鼠夹,这种鼠夹包括两个夹臂和一根弹簧以及一个带诱饵的控制部件,当老鼠拽动诱饵时使控制部件释放,结果是在弹簧力作用下两夹臂将老鼠夹住或夹死;一种是药物灭鼠,即用浸吸药物的诱饵将老鼠毒死。前一种方法的缺点是成功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其结构不太合理且易为老鼠“识破”,后一种方法容易造成人或其它动物(如猫、狗等)中毒。若欲捕捉到活老鼠,上述两种方法均不实用。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效捕鼠器,该捕鼠器结构简单且可同时捕捉多只老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捕鼠器主要包括一个基体外壳、一个或多个单向门和诱饵。单向门安装在外壳的侧壁上。诱饵放在外壳中,单向门的打开方向是从外壳外部向外壳内部。当老鼠在诱饵的诱惑下跑入外壳中时,由于其只能从单向位进入,因而一旦进入也就无法逃出外壳,因为单向门无法向外开。无论多少只老鼠进入该捕鼠器中都只能被关在其中。这种捕鼠器很难被老鼠“识破”。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捕鼠器的剖面结构图。

图1所示,该捕鼠器包括基体外壳1、单向门2和诱饵3。基体外壳1是一个具有内部空腔4的方形盒,可由塑料、木料或金属网制成,外壳1除单向门2处外是封闭的。单向门2至少一个(图中示出两个),它安装在外壳1的侧壁上,单向门2可沿安装轴5转动,由于在外壳底部内侧有立缘6存在,单向门2只能向箭头所示方向运动。诱饵3放在外壳1内。老鼠受诱饵吸引,从外壳1外部只有通过将单向门2沿箭头方向推才能进入外壳内部,进入以后,单向门受重力作用自行转回到
图1所示位置。由于单向门受立缘6阻止无法向外推开,因而老鼠一旦进入就无法再逃出外壳1,因此这种捕鼠器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同时也不易被老鼠“识破”。
权利要求一种捕鼠器,包括基体外壳1和诱饵3,其特征在于,基体外壳1具有一个空腔4,在外壳1侧壁安装有至少一个单向门2,单向门2的上端安在轴5上并可绕轴5转动,下端由外壳1底部内侧的立缘6阻挡使之不能向外壳1外部方向转动,诱饵3放在外壳1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效捕鼠器。该捕鼠器由外壳、外壳侧壁安装的单向门和外壳内安放的诱饵组成,单向门的上端安在一轴上并可绕此轴转动。下端由外壳底部内侧的立缘阻止使之只能向外壳的内部方向转动,而不能向外壳外部方向转动。老鼠受诱饵引诱而从外壳外部向内推动单向门进入内部空腔中,由于立缘阻挡单向门无法再从内部向外推开,因而将老鼠捕获。
文档编号A01M23/18GK2054626SQ892155
公开日1990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28日
发明者郭静峰 申请人:郭静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