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天然竹汁的方法

文档序号:153393阅读:20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集天然竹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汁液提取方法,特别涉及天然竹汁的提取方法。
竹沥亦称竹汁,能治病,民间沿袭至今。我国古藉《神农本草经》言,竹沥是痰家之圣剂。据近年日本对竹汁的研究,其能活化人体细胞,有保健和疗理作用。目前提取竹汁的方法,一是把嫩竹锯成段,用火灼烤中部,让竹汁在两端流出;二是将锯成段的竹子,进行干馏或蒸馏,让竹汁流出;三是日本近年采用的方法,先把嫩竹粉碎,再用溶剂提取。上述三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在破坏竹子的前提下进行一次性提取,既破坏竹子资源,也损坏竹汁营养成份,还费时费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破坏竹子资源前提下,能连续不断地让竹子自然流出竹汁来的新方法,避免了烤沥、蒸煮、淬取造成的竹汁营养成份的损失。
本发明的特征是,对围径小的竹子将竹子弯曲成弧形,砍去竹子尾部,对又粗又高的竹子,在竹子下部的竹节上方打一个穿透竹内腔薄膜的洞,采集无污染天然竹汁。在竹汁往外流时,为防止污染,需用密封式装置防护。


图1、为本发明砍尾采集竹汁的示意图。图中1为套筒,2为容器,3为绳子,4为固定桩,5为松紧带或绳子。
图2、为本发明打洞采集竹汁示意图。6为防护罩,7为导槽或导管。
图3、为砍尾采集竹汁的封闭装置图。
图4、为导槽图。
图5、为导管图。
图6、为防护布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方法砍尾采集竹汁方法。对围径小的竹子,将竹子弯曲成弧形,砍去尾部,使尾端位置b低于竹子成弧形的最高点a。将弯曲成弧形的竹子尾部固定,即用纤维物质、绳子或金属丝等的一端固定在人造的桩子或天然物上(如树木、石块等)。在竹汁往外流时,为防止污染,需用密封式装置防护。该装置是园筒式的,包括套筒1和容器2,套筒两端用松紧带或绳子5扎紧,套筒一端扎紧在竹子刀口的上方,另一端扎紧在聚集竹汁的容器上。做套筒的材料有塑料薄膜、防雨布、防潮纸或一般的布料,以防止尘埃、蚂蚁、昆虫、雨水等污染,并可减少竹汁的挥发。收集竹汁的容器只要不对竹汁有污染的材料都可用,但最好是轻质材料制作为好,如塑料瓶、玻璃瓶、竹筒等。
打洞采集竹汁方法。在竹子下部打洞穿透内薄膜,然后通过导流装置将竹汁流入加有防护装置的容器。具体方法是用凿子或钻头在竹子的下部靠竹节上方处打一个小洞,洞为圆形、方形或棱形。以穿透竹壁内膜为度,然后用与该洞相紧密匹配的导管或导槽打入洞内并与洞的下部密合,将竹汁导入加防护罩的容器。防护罩的材料可用塑料薄膜、防雨布、防潮纸,其一端缚在竹子上,另一端缚在采集竹汁的容器上,以防雨水顺竹杆流入容器和污染。
竹子之所以能流出竹汁,其主要是压力和重力起作用,加之竹子本身的养份输送导管的特性造成的。众所周知,竹子具有发达的根系,具有吸取其本身生长所需营养(包括各种微量元素)和水份的能力,能将其吸收的物质输送到叶、茎等各个部位,经过光合作用和各种酶的参与的复杂演变过程,生成新的营养物质并将一些微量元素有机化,又通过细胞组织和输送管道,输向各个生长点,使竹子不断长大。竹子是往高长的,其最活跃的生长点是竹子的尾端部位,由于将竹子弯曲后,竹子的尾端部位处于较低位置,竹的根系又不断吸取营养补充,竹子下部竹汁的压力比尾部大,加之竹子输送营养的管道是直的,竹汁在流过最高点后,在压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就从处于较低位置的尾端刀口不断流出。
一般植物的营养输送和水份吸收都在皮层下进行,但竹子破坏其皮层是流不出竹汁来的,只有破坏其内层竹膜,才能流出竹汁。从上述原理可预见处于生长期活跃阶段较嫩的竹子其竹汁是较多的;处于水源较充足地段的竹子其竹汁也是较多的;处于雨季生长阶段的竹子其竹汁也是较多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不破坏竹子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对一株竹子可进行多次采集竹汁,源源不断地将地层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吸取上来,经过光合作用和各种酶参与的复杂演变,形成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保健和药理作用。一株竹子就是一个微型饮料厂。我国和世界亚热带地区,有丰富的竹子资源,采用这种新方法采集竹汁,既方便又价廉,可为人类开辟一条新的食品渠道来源,也为农村增加一条致富渠道。
实施例1选择一株长势较嫩,但其纤维已韧,弯而不断的竹子(一般已生长10个月以上),用绳子3(或其他纤维物质和金属丝)的一端绑住竹子适当部位,使竹子慢慢弯成弧形状,然后将绳子另一端绑在人造桩子或天然物4上,使竹子固定成弧形,然后从尾端量回1米左右,砍出一倾斜切口,将盛装竹汁的容器塑料瓶子靠瓶口端用园筒式的防污塑料布(或防雨布等)扎紧,将瓶子口靠紧竹子的切口,使竹液能流入瓶内,再将防污塑料布的另一端拉紧并扎在竹子上。为使竹子汁能有较好营养,采集一次后,可松开绳子,让竹子恢复原状,隔两天再将其弯曲砍新的切口进行采集。用此方法,可采到质量好的竹汁。在广西博白县试验,一株丹竹在5-10月份间一昼夜能流出250-500毫升竹汁。
实施例2选择一株又粗又高的竹子,在离地面30CM左右的竹节上方,离竹节3CM处,凿子或钻头打一个洞,穿透竹壁内薄膜即可,然后打入导槽,导槽的下方和两边与洞的下部紧密相贴。然后将防护布一端紧缚住容器,另一端缚住竹子,使容器口与竹汁导槽相对接,竹汁就可流入容器。如若用导管,则要注意不要将管打入太深,只能让管进入的深度占竹壁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放稳为宜,否则会挡住往下流入容器的竹汁。用此方法,可采到质量好的竹汁,在广西博白县试验,5-10月一根大竹子一天能流出1000毫升左右竹,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有机物质。
经深圳市卫生防疫所检验,该竹汁含有硒、锌等十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B等。
权利要求
1.一种采集天然竹汁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竹子弯曲后固定成弧形,砍去尾部或在竹子的下部的竹节上方打一个穿透竹内腔薄膜的洞,通过封闭装置采集从切口流出的无污染天然竹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弯曲后固定竹子的办法是用纤维物质、绳子或金属丝的一端绑住竹子尾部,其另一端固定在人工造的桩子或天然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封闭装置包括套筒1和容器2,套筒一端扎紧在竹子刀口上方,另一端扎紧在聚集竹汁的容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出竹汁的刀口处b低于竹子弯曲成弧形时的最高部位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其封闭装置的套筒可用塑料薄膜或一般布或防雨布制作,套筒两端套上绳子或松紧带5,以便扎紧,使容器固定在竹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打洞采集竹汁是通过导槽或导管,流入加有防护装置的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穿透竹壁内膜的洞为圆形、方形或棱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打洞采集竹汁的防护装置用塑料薄膜或防雨布或防潮纸制作,其两端套入绳子或松紧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采集天然竹汁的方法。它以不破坏竹子使用价值为前提,将竹子弯曲固定成弧形,砍去尾部,对又粗又高的竹子,在竹子上部打一个穿透竹内腔薄膜的洞,通过封闭装置采集从切口流出的无污染天然竹汁。用该方法采集竹汁,对一年生的竹子,12小时内每株可采集250—500毫升,对一株大竹子12小时可采集1000毫升竹汁。竹汁中含有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同时一株竹子可进行多次采集,开辟了一条取之不尽的保健饮料源泉。
文档编号A01G23/10GK1068930SQ9110512
公开日1993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贞良 申请人:王贞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