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稻一号水稻品种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305513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奇稻一号水稻品种培育方法
该发明属水稻新品种培育方法。
目前我国北方栽种的水稻品种,包括从日本引进的“通系”“早锦”等产量每公顷约7,500-8,500公斤左右。穗长十几厘米,每穗粒数80-90粒左右。
为了培育更高产、稳产、抗病害、适应性强、品质好的优良水稻新品种,特发明该方法。
以该方法培育出的奇稻一号水稻新品种,穗长30-33厘米,是普通水稻的两倍多,粒多,每穗约420-450粒,是一般品种的五倍左右,该品种株茎挺秀,叶色浓绿,株高100-110厘米,茎韧抗倒伏,耐寒冷、抗病虫害、成熟后粒色金黄。适应性强,不但适用河水浇灌,也适应井水及其他地下冷水灌溉,可以扩大水田栽种面积,稳产、高产,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产量约11000-12500公斤在节约种子50%,节省育苗地及插秧人工的情况下,比一般品种(如藤系138)增产约80%以上,该品种米质优良,口味好,饭色浑白外层有膜,实属国内外罕见的稀特品种。
该品种的培育方法是从一般的水稻品种中,选择一批品种不同的优良单株,分别种到花盆里。当水稻生长到拔节至孕穗期间,采用断叶片、断胚乳、深水(全浸末)浸泡4-6天左右,高温35-45℃等方法处理,使水稻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产生品种的变异。
将收获的种子,混合种植在小区里,进行自然杂交,实行三早即选择早熟种穗,早育苗、早插秧、小井灌水。稀播即育苗时,每平方米播湿种1.4两左右,当插秧时每株秧苗出现两个分孽。稀植确保行距7-9寸,每穴3-4棵。
施肥采用控制氮肥、加磷肥、增钾肥的办法,补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灌溉必须保障水稻必需的生理生态用水,采用浅、湿的灌水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综合措施。
经四年连续重复种植,从中寻找变异的植株(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穗特大、粒密,多达400多粒,早熟,比一般品种提前十五天左右。第五年将选择的变异品种,按株行种植在小区里,经过三年的观察、比较,证明已连续三年获得稳产、高产。并可以进行原种繁殖。
权利要求
一种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选择一般品种不同的优良单株,分别种到花盆里,拔节至孕穗期、断叶片、断胚乳,深水(全浸末)浸泡4-6天左右,高温35-45℃,使水稻染色体畸变,品种变异。将所获种子植于小区,进行自然杂交,实行三早,即选择早熟品种、早育苗、早插秧、小井灌水、稀播、育苗时每平方米播湿种1.4两左右,两个分孽时插秧,行距7-9寸,每穴3-4棵,施肥控制氮肥,加磷肥、增钾肥,补足水稻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采用浅、湿的灌水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连续四年重复种植,找出变异植株(穗特大、粒密),即可进行原种繁殖。
全文摘要
一种水稻新品种培育方法。通过秧苗处理,深浸、高温等使其产生畸变,再次小区混种,自然杂交,早育、早插、稀播、施肥等处理,多年培植就取得特优水稻品种,穗长30—33厘米,是普通水稻的二倍多。粒多每穗约420—450粒,是一般品种的五倍左右。高产、稳产,比一般品种增产约80%,耐寒冷,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米质优良,色泽浑白,外层有膜,口味好。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78093SQ92103340
公开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8日
发明者刘德臣, 刘雪华 申请人:刘德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