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圆柱立体栽培定点出菇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587阅读:3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菇圆柱立体栽培定点出菇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更详细地讲是平菇圆柱立体栽培定点出菇法。
目前的食用菌栽培方法一般是用20~28cm宽,46~50cm长的塑料袋,将菌种与培养料装袋(一般袋装干料2.5~4市斤)后,放到栽培场地垛袋发菌,这时最易烧料、特别要掌握好适宜的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时间与强度等条件,大约30天左右,菌丝可布满培养料,这时应把发好菌的袋重新垛袋1~1.5m高,同时加强光和温差的刺激,促使袋两头的菇蕾形成,并打开袋头,提高栽培场地的空气湿度,加强通气与光照,掌握适宜温度,平菇即很快长大、成熟并采收,采收后由于培养料(基)内失水大,因此要进行泡袋补水,以利于第二茬菇的生长,生产成熟后再采收再泡袋,依次3~5茬至养分消耗尽后弃置。这样做一是生长期太长需70~90天,再是每次泡袋补水需搬来搬去,浪费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发菌过程中袋内周身往往会比袋头部分先形成菇蕾,损耗养分,而且易烧料,使菌丝老化、死亡或大面积感染杂菌造成减产或绝产。并且由于袋头部分菇蕾的形成过于密集,使其内部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而造成烧菇现象,轻者菇的基部发软、发黄失水严重,重者平菇大批死亡,因而产量低,质量也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缺点,不用垛袋,能及时补充水分及养料,能及时散发热量,消除烧料、烧菇现象,并能消除在出菇穴以外其它地方形成菇蕾的圆柱立体栽培定点出菇法。
本发明是在塑料袋内分层装有沙土、培养料及菌种,塑料袋中间有沙土孔,其步骤为先将直径50~120cm、高100~200cm的塑料袋立起,中心位置放直径20~80cm的圆木柱,在塑料袋横轴与纵轴方向,穿过塑料袋至木柱间放粗为5~8cm的小木棒,再放5~8cm厚沙土打实,再在底层沙土以上放13~17cm厚的菌种及培养料压实,在培养料上沿塑料袋横轴或纵轴方向对称放2根4~6cm粗小木棒,放4~6cm厚沙土压实,再在沙土以上放13~17cm厚的菌种与培养料压实,再放2根与前一层小木棒垂直的小木棒,再放沙土打实,依次至塑料袋顶部,塑料袋顶部用沙土压实,然后抽出各沙土层的小木棒即为通气孔,再抽出中间的圆木柱,形成大通气孔,并用薄膜盖好,再在各层培养料中间位置上,每隔10~25cm开直径1.5~2cm的出菇穴,在穴内下盆种,15~25天菌丝发透后,用沙土填实塑料袋中间圆木柱留下的大通气孔成中间沙土孔,顶部打好水盆,平时应及时由水盆内加水及养分。
本发明由于设有通气孔,热量散发及时,消除了烧料现象,各培养料层上有出菇穴,能定点出菇减少了菇蕾密度,消除了烧菇现象,提高了平菇质量,并能及时加入水分及养料,可提高平菇产量,20~40%,用工降低90%左右。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由于目前平菇种植都为生料,培养料的酸碱度及温度非常适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繁衍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排出袋外,培养料温度就会过高,造成烧料,导致杂菌感染而减产或绝产。由于采用立体袋装两头出菇法,平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转潮(出菇)整齐,会布满整个袋头,菌丝体的不断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受到密集菇体的阻碍不能及时散发出去而造成培养料温度过高,使菇体严重失水,即所谓大面积烧菇。本发明正是针对这些缺陷,用大塑料袋种植平菇,袋内用沙土将培养料隔开,并在沙土层上开有通气孔,特别是填充料后抽出中间位置圆木柱所留下的通气孔,更能迅速地将发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消除了烧料现象,而且在平菇生长过程中,由于定点出菇,减少了菇蕾密度,热量散发迅速,消除了烧菇现象,并且培养料内消耗的水分及养分又能通过塑料袋中间填沙后的沙土孔及时补充,提高平菇产量及质量。
本发明利用平菇的生物学特性,人为的控制出菇密度,即在塑料袋内各层培养料的中间位置每隔一定的距离开有出菇穴,穴内再放菌种,这样在适宜的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能促使穴内菌丝早日成熟,从而穴内先形成菇蕾,控制了其它地方菇蕾的形成,即称为定点出菇,减少了养分的损失,提高平菇产量。
本发明由于在塑料袋中间位置有沙土孔,可及时补充培养基(料)内的水分及养分,达到平菇生长所需的正常含水量,菌丝能正常输导养分,使菇正常生长发育,生产期缩短到50~60天。
本发明的环境条件,即湿度、空气温度和光照与普通立体垛袋栽培法一样。
本发明培养料的配方及所下菌种量,以及所使用的微量元素等与普通栽培法一样。
本发明所用塑料袋应结实,无破损。
实施例一取直径50cm、高120cm的塑料袋立起展开,中间位置放粗20cm的圆木柱,底部沿横轴及纵轴方向开四个小孔,穿过塑料袋放入粗6cm的小木棒至圆木柱,向袋内倒6cm沙土打实,再向内倒入15cm厚培养料及菌种,菌种一般是层播,再在塑料袋上沿纵轴对称的开两个孔,放入4cm粗的小木棒,及4cm厚沙土压实,再放入15cm厚的培养料及菌种,再沿塑料袋横轴对称的开两个孔,放入4cm粗的小木棒,及4cm厚的沙土压实,依次装到袋顶,袋顶放沙土,防止平菇从顶部冒出,再抽出各沙土层的小木棒及中间的圆木柱,用薄膜盖住抽出圆木柱后留下的孔。在各层培养料的中间位置开直径1.5~2cm的出菇穴,穴内再放菌种,促使菌丝早日成熟,先形成菇蕾。经15~25天菌丝发透后,用沙土填实中间留出的圆木柱孔,并在上部打好水盆,以利浇水。
实施例二塑料袋直径65cm、高150cm,中间圆木柱粗30cm,其它方法同上。
实施例三塑料袋直径100cm、高180cm,中间圆木柱粗60cm,其它方法同实施例一。
权利要求
一种平菇圆柱立体栽培定点出菇法,其特征在于塑料袋内分层装有沙土、培养料及菌种,塑料袋中间有沙土孔,其步骤为(1)将直径为50~120cm、高100~200cm的塑料袋立起,中心位置放直径20~80cm的圆木柱;
(2)在塑料袋底部,沿横轴与纵轴方向,穿过塑料袋至圆木柱放粗5~8cm的小木棒,再由袋上口放入5~8cm的沙土打实;
(3)在底层沙土以上放13~17cm厚的培养料,播上菌种,压实;
(4)沿培养料上平面,在塑料袋横轴或纵轴方向对称地放2根4~6cm粗的小木棒,倒入4~6cm厚沙土压实。
(5)依(3)、(4)次序放培养料及沙土至塑料袋顶部,各沙土层的小木棒交叉放置;
(6)塑料袋顶部为沙土层,并压实;
(7)抽出各沙土层的小木棒及中间的圆木柱即为通气孔;
(8)在各层培养料中间位置每隔10~25cm开直径1.5~2cm的出菇穴,再在穴内下菌种;
(9)15~25天菌丝发透后,用沙土填实塑料袋中间圆木柱留下的孔,顶部打好水盒;
(10)及时由塑料袋顶部水盆内加水及养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平菇圆柱立体栽培定点出菇法,是采用直径50~120cm、高120~200cm的塑料袋立起展开,中间放圆木柱,塑料袋内先放5~8cm厚沙土压实,再放13~17cm厚的培养料,依次装到袋顶,袋顶部用沙土压实,抽出圆木柱,在各层培养科中间位置每隔10~25cm开直径1.52cm的出菇穴,菌丝发透后用沙土填实中间孔,并经常及时地向内浇水。本发明由于设有通气孔,热量散发及时,消除了烧料现象,各培养料层上有出菇穴,能定点出菇,消除了烧菇现象,可提高平菇质量,产量提高20~40%,用工降低90%左右。
文档编号A01G1/04GK1076328SQ92106439
公开日1993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9日
发明者侯智远, 侯科军 申请人:侯智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