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0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以将岩石一类块料破碎成具有一定直径颗粒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
天然岩石一类块料经破碎后可用作混凝土骨料、铺路石、路基材料等、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就是用于这种破碎加工的一种破碎机。
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后,在一子的上部装有若干叶片,转子旋转,使投入破碎机内的原始石块经叶片加速后作离心外投而与在转子周围作环形设置的砧块碰撞,从而破碎原始石块,在这种破碎加工中,在叶片和砧块上受有很大的冲击力,以致很易受到磨损。
为此,叶片和砧块都采用锰钢或其他耐磨材料。但尽管采用了这种材料,这些构件的磨损还是不能避免,必须经常更换。以往已提出过各种方法来降低更换这些构件的频繁程度。
作为一种降低更换砧块频繁程度的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3-88054(1988)中公开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这各破碎机中,在其壳体内壁上装有带若干台阶的阶梯式支承块,而在此支承块上装在支承砧块的环箍。
采用以上所述破碎机,通过改变装在阶梯式支承块上环箍的位置就可改变砧块的高度位置,因此,在原始石块和砧块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碰撞范围得以加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砧块的不均匀磨损。
但是,采用这种普通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必须从外侧提升环箍以改变砧块的高度位置。此外,必须使环箍转动一很小的角度以便将位于环箍下侧的垂直支架置于阶梯式支承块所需台阶上。因此,上述破碎机的缺点是调节砧块高度位置的操作既麻烦又费时。
作为降低更叶片频繁程度的一种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62-193657(1987)中公开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此破碎机中,构成外投通道的一对叶片径向对称地装在一转子的上侧,转子正向转动向再反向转动以免叶片受到不均匀磨损。采用这种破碎机,通过转子的换向转动,在原始石块和叶片之间的碰撞范围得以加大,办公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均匀的磨损。因此,更换叶片的频繁程度也降低了。
原始石块从上面投在转子上如上所述。因此,即使在这种冲击式破碎机中,磨损不可避免地只是集中在每个叶片的下部。此外,在这种破碎机中所采用的叶片很重。因此,维修较困难。
另外,美国专利4,090,673公开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这种破碎机具有改进的转子叶片衬板。但是,在此现有技术的说明书中并未具体说明叶片和砧块在磨损方面的改进。
本发明就是在上述普通技术背景的基础上作出的,以期达到以下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各砧块在沿其高度的整个表面上受于磨损,这就可降低更换砧块的频繁程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各叶片在沿其高度的整个表面上受到磨损,这可降低更换叶片的频繁程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使砧块的高度位置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易于调节,从而使维修十分方便。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叶片可通过一种简单的操作进行装卸,从而使维修十分方便。
为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这种破碎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一转子(10)和一砧块支承框架(60);垂直转轴(11)装在壳体内作高速旋转;转子(10)装在垂直转轴(11)的上端,使投入壳体的需破碎轴向壳体外周作离心外投;砧块支承框架(60)在壳体内围着转子(10)的外周设置,并装有砧块(18)以与由转子(10)外投的需破碎物碰撞。砧块支承框架(60)可沿平行于垂直转轴(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下移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还具有支承装置(71)、垂直移动装置(72)和调节装置(73);支承装置(71)装在壳体内用以支承砧块支承框架(60)的下端;垂直移动装置(72)装在壳体内周以使砧块支承框架(60)沿平行于垂直转轴(11)的中心轴线方向作垂直移动;调节装置(73)装在支承装置(71)装在支承装置(71)上用以在通过垂直移动装置(72)向上移动砧块支承框架是(60)时调节砧块(18)的高度位置。
此外,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和一转子(10);垂直转轴(11)装在壳体内作高速旋转;转子(10)装在垂直转轴(11)的上端,使投入壳体的需破碎物向装在壳体外周的一冲击表面(18)作离心外投。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清寒具有一驱动装置、一转子体(21)、一分配板(22)、若干支承件(23)、叶片(24)、夹持装置(48)或(98)、外投通道(44)和外投通垫衬(25);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垂直转轴(11),使其作正反向旋转;转子体(21)固定在垂直转轴(11)上;分配板(22)在体上呈盘形,装在转子体(21)的上侧中部;支承件(23)在转子体(21)上侧沿分配板(23)上,至少盖住各支承件(23)的两个侧面,支承件(23)在转子体(21)上大体上作径向延伸;夹角持装置(48)或(98)用以在支承件(23)上对叶片(24)作可卸夹持;外投通道(44)形成于每对相邻叶片(24)之间;外投通道垫衬(25)装在外投通道主(44)上。
一般情况下,在开始使用破碎机时,通过高度位置调节装置将各砧块调在高位上。砧块处于高位时,其下部受到磨损。在砧块下部已经磨损后,在支承框架由垂直移动装置保持在高位的情况下,通过高度位置调节装置将高度调低,并通过垂直移动装置使砧块降至调定高度。因此,各砧块的冲击区转移到其上部。这样,随着破碎机使用时间的推移,各砧块逐渐下降,从而使其沿高度方向的整个表面受到磨损。
在使转子正转时,叶片的一个叶板的下半部受到磨损。在此叶片的下半部磨损后,使转子反转。因此,另一叶板的下半部受到磨损。在两个叶板的下半部通过转了正反向旋转而磨损后,将叶片从支承件上卸下,并倒过来再装到支承件上。然后使转子正转后再反转,使两个叶板的上半部(剩下的半部)受到磨损。


图1为本发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平面图,示出其壳体的内部。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沿图2中B-B线的剖面图。
图5为用于本发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砧块的-水平剖面图。
图6为一水平剖面图,示出砧块的安装方式。
图7为一垂直剖面图,示出砧块的安装方式。
图8为用于本发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一转子的平面图,对叶片和支承件作了剖示。
图9为沿图8中C-C线的剖面图。
图10为沿图9中D-D线的剖面图。
图11为转子各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2为一剖面图,示出用于本发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壳体的另一实施例。
图13为转子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平面图,对一叶片和一支承件作了剖示。
图14为一平面图,示出转子的再一个实施例,对叶片和支承件作了剖示。
图15为沿
图14中D-D线的剖面图。
图16为沿
图14中E-E箭头方向的视图。
图17用以说明一叶板磨损的过程。
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4示出本发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总的结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具有一下壳体1a和一上壳体1b,上壳体1b通过绕销钉9a转动的紧固件9在下壳体1a顶部作可卸紧固。上壳体1b是可以移动的,通过液压缸4作动一杆件5可使其升降,并可使其在转轴3上转动,从而可相对于下壳体1a开闭。
上壳体1b具有一原始石块的供料口2,导槽7、8分两层装在供料口2的下方。下导槽8装在若干竖肋8a的下端竖肋整个地成环形布置。此外,一转子10装在导槽8的下方。
转子10固定在一垂直转轴11的上。轴11通过轴承13、14在一轴套15内作旋转安装。轴套15通过支架16支承在下壳体1a上。在垂直转轴11的下端装有皮带轮17,用一可逆马达(未示出)通过一皮带(未示出)使轴11作正反向旋转。
如图2-4所示,很多砧块18围绕转子10作环行安装。各砧块18装在一支承框架60上。
支承框架60具有一对长方形上下框板61a、61b,各框板的外部尺寸略小于下壳体1a的外部尺寸,并在其中部具有一圆孔62。上下框板61a、61b通过很多沿周边作间隔设置的肋61c彼此连接。此外,一装有砧块18的砧块安装框架63装在上下框板61a、61b的内周表面上。
如图5所示,各砧块18在其前面,即靠近转子10的一侧,具有一平面64,在平面64的两侧具有斜面65a、65b。砧块18在其背部还具有一凸体66。凸体66具有一对垂直凹槽67a、67b。具体来说,砧块18装在安装框架63上如下所述。
如图6、7所示,砧块18的凸体66插装在砧块18的安装框架63中的一安装孔68中。同时,安装框架63的外周面上装有一对导板69a、69b,导板与各安装孔68相配合。一倒U形止动板70沿导板69a、69b插入凸体66的垂直凹槽67a、67b内。这样就将各砧块18固定在安装框架63上。这种砧块安装结构本身已由本申请人提出过,其细节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3-26346(1991)中有说明。
如图2-4所示,砧块18的支承框架60可在下壳体1a中沿平行于垂直转轴11的中心轴线方向作上下移动。支架71装在下壳体1a的四个角上,在使支承框架60下移到最低位置时,支承框架的下端支承在支架71上。图3的右部示出支承框架60处于最低位置时的状态。
各液压缸72垂直地装在靠近相应各支架71的部位,使支承框架60在液压缸7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将一些垫块73装在支架71上以便将支承框架60保持在给定的高度位置,图3的各部示出装有垫块73部位的情况,各垫块73在其上下面具有互补的凹部和凸部(未示出)使每对相邻垫板块的凹部和凸部彼此配接以免这些垫块73离位。垫块73是通过装在下壳体1a上的观察窗78插入的。
调节支承框架60的高度位置的方法如下先通过作动液压缸72暂时提升支承框架60,将所需数量的垫块73放在各支架71上,再将支承框架60落到垫块73上。在各液压罐72离下壳体1a中部较近的一侧垂直地装有一防护板74。此外,另一防护板75从支承框架架60下侧向下延伸,这些防护74、75彼此配合以免岩石屑进入液压缸72。
在破碎机工作时,岩石破碎散射。因此,在壳体内壁和其他部分装有防护衬77。
图8-11示出转子10的结构。转子10具有一转子体21、一分配板22、若干支承件23、叶片24和外投通道垫衬25。转子体21具有一盘。转子体21通过盘下一侧的一毂体26装在垂直转轴11上,并用螺栓27固定在轴11上。
沿转子体21的外周装有用螺栓35固定在其上的垫衬34。分配板22装在转子体21上侧中部。分配板22在其上侧中部形成一平面28,围绕枰面28形成一斜面29。
此外,在分配板22的下侧具有一圆形凹部30。凹部30与转子体21上侧形成的一圆形台阶31配接,从而使分配板22定位。分配板22在其中部具有一孔32,以便在更换时将一悬吊件的接合体与孔32接合。
支承件23装在分配板22的外周上。在本实施例中,装有三个以120°角间隔设置的支承件23。各支承件23在其下端具有一柱形体。此柱形体装在转子体21的孔21a并通过焊接固定在转子体21上。各支承件23的两个外表面33a、33b沿转子体21的径向延伸而形成两个径向向外张开的斜面。
各外投通道垫衬25装在一对相邻支承件23之间。外投通道垫衬25在其下侧具有一凸体36,凸体36装在转子体21上侧的一凹部37内,从而使外投通道垫衬25定位。外投通道垫衬25的上侧在其沿转子10周边方向的两端具有两径向延伸的台阶38。台阶38的内侧表面39为一斜面。
叶片24大体上成U形。也就是叶片24具有一个面向转子体21中部的底部40和一对从底部40两端向外延伸的叶板41a、41b。叶板41a、41b内周表面的形状使其可与支承件28的斜面33a、33b接合。各叶板41a、1b的外周表面具有一沿转子体21的径向延伸的脊部42和一对分别位于脊部42上侧和下侧的径向凹槽43。
叶片24可从支承件23的上方向下滑装在支承件上,从而使支承件23大插入叶片24。然后将叶片24相对于转子体21径向向外移动而使支承件23装在两叶片41a、41b的中间。这样,就可将叶片24装在支承件23上。因而在每对相邻叶片24之间形成一外投通道44。
此外,如上所述,在将叶片24装上相应支承件23后,各外投通道垫板25的周向端部,更确切地说,台阶38的外部夹装在相应叶片24和转子体21之间。而且,将各叶片24的底部40装入分配板22外周部分上的缺口45内。这样,分配板22也就夹装在叶片24和转子体21之间。
各叶片24的底部40和各支承件23相应地具有彼此配接的水平孔46、47。水平孔46为一圆锥孔。一销钉48插入这些水平孔46、47内以便将叶片24夹持在支承件23上。在转子10旋转时,在各叶片24上作用有离心力,因此,叶片24只需销钉48就可很可靠在保持在支承件23上。
在开始使用破碎机时,将相当多的垫块73装在各支架71上,使砧块18处于最高位置。转子10先通过驱动马达高速正转。将原始石块从供料口2通过导槽7、8投到转子10上。分配板22使投入的原始石块分配到三个中的一个外投通道44中去。叶片24于是使原始石块加速而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投向砧块18。原始石块与砧块18碰撞而破碎并从下壳体1a底部的开口卸出。
砧块18在破碎过程中受到磨损。由于在开始使用破碎机时砧块18置于最高位置,磨损产生在砧块18的下部。在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作动液压缸72使支承框架60暂时升起并从每沓垫块73中取去适当数量的垫块73。于是,支承框架60下落而支承在留下的垫块73上。这样,随着磨损的进展,在每次调节时将一定数量的垫块73取去,逐步降低支承框架60,从而使砧块18沿高度在其整个表面上受到磨损。
在破碎过程中,在分配板22、外投通道垫衬25和叶片24上同时产生着磨损。确切地说,叶片24在叶片41a、41b的下半部分上受到磨损。在转子10正转时,磨损产生在叶板41a上。因此,在第一叶板1a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转子10反转而使另一叶片41b受到磨损。
在第二叶板41b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抽出销钉48,将叶片24从支承件23上取下,倒过来,再装在相应支承件23上。此后转子10正转,再反转,从而使两叶板41a、41b的其余一半先后受到磨损如上所述。这样,每一叶片24大体上可在其整个表面上受到磨损。由于只需抽出销钉48就可取下叶片24,以上这些操作十分简便。重新装上叶片24同样十分简便。
外投通道垫衬25的两个斜面39通过变换转子10的转向也先后受到磨损。外投通道垫衬25也可通过抽出销钉48和卸去叶片24简便地予以更换。至少分配板22,由于其如同外投通道垫衬25也夹在叶片24和转子体21之间,分配板22也可通过卸去叶片24简便地更换。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逐次从高位降下支承框架60而使砧块18在其整个表面上受到磨损,支承框架60可从下位向上移动。
图12示出壳体的第二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上壳体1b通过杆件5的动作相对于下壳体1a开闭。在本实施例中,不仅上壳体1b而且盖件1c也通过杆件5的动作开闭。盖件1c通过绕相应轴79a转动的固定件79在上壳体1b上作可卸固定。
很多导板80沿转子10的径向延伸而装在盖件1c的下侧。导板80整个地沿周边作环形等距间隔设置。在破碎原始石块时,由于转子10的高速旋转会产生高压气流。气流为一循环气流,从转子10的周边上升而通过肋8a和导槽8下降。
气流在由上升气流转为下降气流时会形成涡流。涡流造成破碎能量的耗损而产生有害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导板80防止了气流变成涡流,因而可取得具有很高能量效率的破碎。尽管破碎的碎屑会粘在导板80上,由于盖件1c本身可以开闭如上所述,导板80通过提起盖件1c将其打开方便地予以清理。
图13示出转子10的第二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各叶片24的叶板41a、41b相应端部之间具有一开口。与此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叶片41a、41b相应端部与一弧形部分85连接。因此,整个叶片84呈管状。
弧形部分85还具有一与两个水平孔46、47对准的水平孔86。销钉48通过水平孔46、465插入水平孔86。在生产中,叶片通常在铸制后进行热处理。通过在叶片84中将板41a、41b相应端部之间的开口封闭起来,就可防止叶板41a、41b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变形。
图14-16示出转子10的第三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支承件23上转子体11形成一整体构件。此外,在分配板22上的凹口3口45与外投通道垫衬25相应的内周部接合。各叶片94具有一对彼此独立的叶板95a、95b。各支承件23在其两个转子体21的径向延伸的侧面具有延伸的凹槽96。凹槽96一直延伸到支承件23的顶端。凹槽96也可以是水平设置的。但是,垂直的凹槽46在将叶板95a、95b装在支承件23上时可从支承件23的上方将叶板95a、95b沿凹槽向下滑移,这在下面还要说明。
另外,叶板95a、95b在其面向支承件23的侧面上各具有垂直延伸的凸体97。凸体97装在垂直凹槽96中。此外,叶板95a、95b各具有沿转子体21的径向延促的脊形体98、99。对叶板95a、95b沿凹槽向下滑移,这在下面还要说明。
另外,叶板95a、95b在其面向支承件23的侧面上各具有垂直延伸的凸体97。凸体97装在垂直凹槽96中。此外,叶板95a、95b各具有沿转子体21的径向延促的脊形体98、99。对叶板95a、95b用一置于支承件23上面的顶板100将其夹持在支承件23上。
顶板100在沿转子体21的径向内端具有一向下延伸部分101。向下延伸部分101在其外侧上部具有一斜面102。向下延伸部分101与支承件23沿转子体21的径向内端面接合。顶板100在其沿转子体21的径向延伸的两端下侧各具有向下延伸部分103。向下延伸部分03与叶板95a、95b的脊形体98接合。
顶板100的中部下侧具有一台阶104和一向下延伸板105。台阶104与支承件23上侧的一台阶106接合。向下延伸板105装在支承件23上侧的一凹部107内。支承件23的沿转子体21的径向外端具有一垂直延伸与凹部107连通的燕尾槽108。燕尾槽108与一端部垫衬109接合。
叶板95a、95b可从支承件23的上方向下滑装在其上,使凸体97和垂直凹槽96彼此接合。叶95a、95b具有孔114,用以悬吊构件(未示出)接合,此构件用以将叶板95a、95b装在支承件23上。叶板95a、95b将在支承件23的两个侧面上时,其下脊形体99与外投通道垫衬25的周向端部接合。这样,外投通道垫衬25夹在叶板95a、95b和转子体21之间。
在端部垫衬109插入燕尾槽108后,支承件23用顶板100盖住,在这种情况下,顶板100的台阶104与支承件23的台阶106接合,向下延伸板105装在凹部107内。此外,顶板100的向下延伸部103与叶板95a、95b的脊体98接合。这样,叶板95a、95b就夹持在支承件23上。
顶板100的向下延伸部分101、支承件23和顶板100的向下延伸板105具有彼此对准的相应的孔110、111和112。一销钉113插入孔110、111和112,从而钭顶板100装在支承件23上。按本实施例,叶板95a、95b在其整个表面所受到的磨损较以上所述两个实施例例更为广泛。
如果在转子10正转时的破碎过程中磨损主要产生在叶板95a上,则所磨损的就是其径向向外部分的下部,也就是
图17所示的区域①。在区域①磨损后,将叶板95a取下并例过来再装在支承件23上,因此,磨损就主要产生在区域②上。
在区域②磨损后,叶板95a、95b彼此对换。因此,在转子10反转时的破碎过程中磨损先产生在叶板95a的区域③上。然后,在将叶板95a倒置后,磨损就产生在区域④上。对于叶板95b来说情况也是这样,只是在转子10的相同转向下叶板95b磨损的部位不同于叶板95a。
从一外投通道44中外投的原始石块在从砧块18反弹后会与转子10碰撞。在支承件23上作可卸安装的端衬109用以与反弹的原始石块碰撞。端衬109具有一孔115,用以在装卸端衬109时与一悬吊构件(未示出)接合。端衬109装在两外投通道44之间碰撞可能性较大的中部。端衬109的端面稍伸出垫衬34的外周面。
应该指出,以上所述各实施例只有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可以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动。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液压缸72作为垂直移动支承框架60的手段,但本发明不一定限于此。例如,也可采用齿条和小齿轮的组合结构。此外,作为高度位置的调节机构可结合采用一装在各支架71上可沿垂直转轴11轴向移动的定位螺栓和一制动器。也可采用一种多级式作动筒或一种现有的机械定位装置。
此外,尽管在以上所述实施例中采用了三个叶片,应该指出,叶片的数量是不受限制的。叶片的构形也不限于以上实施例中的构形。
此外,本发明的转子结构不仅可用于将砧块作为冲击表面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也可用于其他在转子外周破碎的岩石构成用作冲击表面的死料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
在本发明中,各砧块在其沿高度方向的整个表面上受到磨损,因此,可降低更换砧块的频繁程度,因而降低运行费用。砧块高度位置的调节也极简便。此外,本发明使各叶片在其整个表面上受到磨损。因 此,可降低更换叶片的频繁程度因而降低运行费用。更换叶片也极简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此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此轴在所述壳体内作高速旋转;一转子(10),此转子装在所述垂直转轴(11)上端,以便将投入所述壳体内的需破碎物离心地投向壳体的外周;一砧块支承框架(60),此框架围着所述转子(10)的外周装在所述壳体内,在其上装有用以碰撞由所述转子(10)外投的需破碎物的砧块(18),其中,改进部分包括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可沿平行于所述垂直转轴(1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支承装置(71)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以支承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的下端;垂直移动装置(12)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以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垂直地移动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调节装置(73)装在所述支承装置(71)上用以在通过所述垂直移动装置(72)向上移动所述砧块支承框架(60)时调节所述砧块(18)的高度位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若干垫块(73)。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产轴冲击式破碎机,此机还具有一盖件(1c),此件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可开闭并具有一用于需破碎物的装料口(2)。若干导板(80),装在所述盖件(1c)的下侧而所述中心轴线向外作径向延伸,以便对由于所述转子(10)的转动引起的上升气流进行导向。
4.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此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此轴在所述壳体内作高速旋转;一转子(10),此转子装在所述垂直转轴(11)上端,以便将投入所述壳体内的需破碎物离心地投向一装在壳体外周上的冲击表面(18)。其中,改进部分包括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垂直转轴(11)使其作正反向旋转,一转子体(21)固定在所述垂直转轴(11)上。一大体上呈盘状的分配板(22)装在所述转子体(21)上侧中部,若干支承件(23)装在所述转子体(21)上侧,绕所述分配板(22)外周作等角间隔设置,若干叶片(24)分别装在所述支承件(23)上,至少盖住各支承件(23)的两个侧面,支承件大体上沿所述转子体(21)的径向延伸,若干夹持装置(48)或(98)用以在所述支承件(23)上对所述叶片(24)作可卸夹持,一外投通道(44)形成于各对相邻叶片(24)之间。一外投通道垫衬(25)装在所述外投通道(44)上。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叶片(24)各具有一底部(40),盖住所述支承件(23)沿所述转子体(21)的径向的内端面,一对叶片(41a)和(41b),从所述底部(40)沿所述径向向外延伸而盖住所述支承件(23)的所述两个侧面。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叶片(84)各具有一底部(40),盖住所述支承件(23)沿所述转子体(21)的径向的内端面,一对叶片(41a)和(41b),从所述底部(40)沿所述径向向外延伸而盖住所述支承件(23)的所述两个侧面。一弧形部分(85),连接所述叶片(41a)和(41b)的末端并复盖所述支承件(23)的一个沿所述径向的外端面。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叶片(94)各具有一对叶板(95a)和(95b),这对叶片分别单独地盖住所述支承件(23)的所述两个侧面。
8.按权利要求4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叶片(24)将沿所述径向延伸的外投通道垫衬(25)的两个周向端部夹在所述叶片和所述转子体(21)的中间。
9.按权利要求4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叶片(2)将所述分配板(22)的外周边夹在所述叶片和所述转子体(21)的中间。
10.按权利要求4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外投通道垫衬(25)的下侧和所述转子体(21)的上侧分别具有彼此接合的-凸体(36)和一凹槽(37)。
11.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叶片(24)或(84)的所述夹持装置具有分别位于所述叶片(24)的所述底部(40)上和所述支承件(23)上以便彼此配接的水平孔(46)和(47)以及一插在所述水平孔(6)和(47)内的销钉(48)。
12.按权利要求7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中,所述叶片(94)的所述夹持装置具有凹槽(96),形成于所述支承件(23)的所述两个侧面上。凸体(97),面向支承件(23)形成于所述叶片(95a)和(95b)的相应表面上以便与所述凹槽(96)接合。脊形体(98),形成于所述叶板(95a)和(95b)的相应上侧面沿所述径向延伸。一顶板(100),盖住所述支承件(23)的上侧。向下延伸部分(103),形成于所述顶板(100)两个沿所述径向延伸的端部的下侧以便与所述叶板(95a)和(95b)的所述脊形体(98)接合。
13.按权利要求7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还具有一装在所述支承件(23)沿所述径向的外端部的端部垫衬(109),使所述端部垫衬(109)的一个端面从所述转子体(21)的外周伸边。
全文摘要
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具有一壳体、一垂直转轴(11)、一用以使需破碎物作离心外投的转子(10)、一围绕转子(10)外周设置用以碰撞需破碎物的砧块(18)而可上下移动的支承框架(60)、若干用于支承框架(60)的支承装置(71)、若干用于支承框架(60)的垂直移动装置(72)和若干装在支承装置(71)上用以调节砧块(18)高度位置的装置(73),因而可降低更换砧块的频繁程序等使维修十分简便。
文档编号B02C13/18GK1076640SQ9310055
公开日1993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7日
发明者绵岛辉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中山铁工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