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旋转式高效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9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旋转式高效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苍蝇的卫生器具。已知的捕捉苍蝇器具较多,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电子式灭蝇器,另一类是机械式灭蝇器。前者的代表是采用发光灯管诱使苍蝇飞至器具上所设置的高压电网电击而毙(见《全国新产品》91年8期P27),但因该器具造价较高,使用场所需有交流电且能耗不低,效果差,从而使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后者按技术实质与本实用新型较为接近的是“旋转型捕苍蝇器具”(见中国专利,专利号91227949.4),其是采用表面涂有诱饵的旋转物体诱使苍蝇集聚,旋转物体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转至箱内有孔洞的单面透光收集盒并被挡板惊动时,苍蝇趋光逃入收集盒,然后将收集盒取下投入水中把盒内苍蝇溺死,但也存在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旋转物体裸露在壳体外可停留苍蝇的曲面面积小,且与壳体前后端挡、盖板至少留有苍蝇高的间隙,以致壳体直接透光又使苍蝇容易从壳体内复出二是因收集箱的喇叭孔单面透光趋光性弱,使已进入壳体的苍蝇遁入收集箱的诱集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低耗、捕捉率与诱集率皆高的旋转式捕蝇器。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的将捕蝇器壳体设计成蜗形,蜗形壳体敝口一端直角挡板低落,另一端为弧形挡板,从而使同轴心安装于内的棘齿滚筒外露面积增大。在滚筒曲面上等间隔地设置有略高于苍蝇的棘齿,齿尖与蜗形壳体两端的挡板反有活动的细小间隙,既可使捕蝇器壳体内部遮光,又可起挡、括已进入的苍蝇不复出的作用。为防止已进入壳体内而又在滚筒棘齿间的苍蝇从直角挡板处逸逃,在直角挡板下面铰装有带角度的活动括板。用透明罩与装有锥形喇叭罩的插板制成可装卸的收集盒,联接蜗形壳体的前端,透明罩凸端开有透气孔,以增强对苍蝇的趋光,传声诱集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紧凑、节能低耗、诱集性强、捕捉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家庭、餐厅、食品行业等场所。
附图
自动旋转式高效捕蝇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附图,设有棘齿(4)的滚筒(5)置于蜗形壳体(7)内,设置于蜗形壳体(7)后端的动力源(8)及传输系统驱使滚筒(5)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端部开有透气孔(11)的透明罩(1)与设有锥形网状喇叭罩(10)的插板(2)构成收集盒,收集盒可在蜗形壳体(7)的前端装卸。蜗形壳体(7)敞口两端分别设有直角挡板(3)和弧形挡板(6),直角挡板(3)下方的带有角度活动括板(9)的端部铰接在蜗形壳体(7)内,另一尖端搭靠在棘齿(4)滚筒(5)面上,弧型挡板(6)与滚筒(5)同心。
产业制造时,最好将蜗形壳体(7),棘齿(4)滚筒(5)等部件用塑料注塑成型。透明罩(1)可用有机玻璃等材料成型,锥形网状喇叭罩(10)的小锥口略大于苍蝇,以利于苍蝇遁入。带角度的活动括板(9)α以100-160度为佳。所设计的滚筒(5)旋转速度应在0.01-5转/分钟范围内。动力源(8)可选用交流或直流电源(含微型电动机),也可选用发条机械为动力,辅以皮带轮或以齿轮传输动力并调整滚筒(5)的转速。使用时,应在棘齿(4)滚筒(5)的面上涂抹苍蝇诱饵后,置于苍蝇密集处,开通动力源(8),使捕蝇器处于工作状态。一旦透明罩(1)布满苍蝇,可将整个收集盒从蜗形壳体(7)前端卸下,浸没于冷水或60℃左右的热水中处死,打开透明罩(1)与插板(2)的搭扣,清理后装上继续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由滚筒、壳体和动力源所构成的自动旋转式高效捕蝇器,其特征是透明罩(1)与设有锥形网状喇叭(10)的插板(2)封成的收集盒联接蜗形壳体(7)的前端,设有棘齿(4)的滚筒(5)同轴心地置于蜗形壳体(7)的敞口内,敞口一端的直角挡板(3)下铰装有一带角度的活动括板(9),另一端为弧形挡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蝇器,其特征是透明罩(1)凸端开有透气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捕蝇器,其特征是带角度的活动括板(9)的角度α以100~160度为佳。
专利摘要自动旋转式高效捕绳器,涉及一种供家庭、餐厅、食品行业等场所应用的捕蝇卫生器具,能较好地解决已知的捕蝇器诱集性弱、捕捉率低等问题。它是由开有透气孔(11)的透明罩(1)与设有锥形网状喇叭罩(10)的插板(2)构成可装卸的收集盒,设有棘齿(4)的滚筒(5)置于铰有带角度活动括板(9)的蜗形壳体(7)内,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能高效地捕捉苍蝇及诱其遁入收集盒。具有结构紧凑、美观、节能、成本低、捕捉率达99%,可长年使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M1/00GK2195193SQ93235569

公开日1995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7日
发明者郭可梁 申请人:郭可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