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1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属物料粉碎机械技术领域。
目前公知的锤式破碎机,有反击式破碎机(卧式)、立轴锤式破碎机等等,这些破碎机都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锤头打击与铣削物料,使物料达到一定细度,但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物料在筒体内受到冲击破碎的频率低,相应的破碎比小,效率低,易损件磨损块,西德KHD公司曾开发一种Tandem磨用锤式破碎机(水泥技术1991年)代替球磨机,取得了降低电耗的效果,但由于受结构的限制,该破碎机易磨损。CN2107313U公开的立式反击锤式破碎机对物料破碎技术作了很大改进,该机对从托盘上抛射出后又被反击板反击的物料进行锤击、冲刷,最后被排出腔体,具有功耗低,结构简单等特点,但筒体内二个转子及其相应的锤头布置不够合理,没有形成明显的二个粉碎区域,影响了粉碎效果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在筒体内受到冲击破碎频率高,转子及相应锤头布局合理,易损件磨损少的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包括电机、皮带、皮带轮,呈管状的筒体,其两端分别与上盖和底座相联接,阶梯状的主轴的下端固定在底座的轴承装置上,它的上端通过轴承装置固定在上盖中孔内,上盖上还固定有进料斗,底座的下端固定有下料斗,以及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反击板另部件,其特征是固定在主轴上的转子(包括相应的锤头)纵向长度(上、下之间高度)明显短于横向长度(从主轴边向筒体内壁方向的锤头顶端之间长度),由固定在筒体内壁近中间部位上的“L”型隔筛板把筒体明显分成冲击破碎区域与锤破粉碎区域。
本实用型有下列优点1、保持了立式反击锤式破碎机将抛射冲击、反击、锤击、冲刷的综合破碎方式的优点外,并增加了铣削研磨破碎作用。
2、由隔筛板把筒体空间明显分成二个破碎区,增加了冲击频率和研磨作用,使物料达到更细。
3、本机结构简单,易损件磨损少。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破碎部分结构示意图。
1、皮带轮2、主轴3、上盖4、筒体5、反击板(Ⅰ)6、锤头或板锤7、隔筛板8、反击板(Ⅱ)9、锤头10、篦筛板11、底座12、下料斗13-1及13-2转子14、锤破粉碎区域15-1及15-2甩料盘16、冲击破碎区域17、进料斗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的主轴(2)上端,通过皮带轮及三角皮带与电机连接;筒体的外型呈管状,它的上、下端分别联接上盖(3)与底座(11),筒体内侧紧固反击板(5)与反击板(8),主轴的上端与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装置安置在上盖(3)的中孔内和底座(11)的中央部位,固定在主轴上的二个转子(13-1、13-2)及固定在该二个转子上的锤头(6、9)的纵向长度(上、下之间高度)明显短于横向长度,下方转子(13-2)及锤头(9)与倒“L”型的篦筛板(10)保持近距离,以加强对物料的铣削与研磨作用,隔筛板(7)固定在筒体内壁近中部,它把腔体明显分成冲击破碎区域(16)和锤破粉碎区域(14),冲击破碎区域可设置1-3个,冲击破碎区域由反击板(5),隔筛板(7),与转子(13-1)固定的甩料盘(15-1)、及锤头或板锤(6)所组成;锤破粉碎区域(14)由反击板(8)、篦筛板(10)、甩料盘(15-2)及锤头(9)组成。反击板(5)的内表面呈齿形波纹状,与锤头或板锤(6)相对应位置,并沿锤头(或板锤)旋向有一条状凸起,其作用是阻隔粗料,强化破碎。反击板(8)的内表面也呈齿形波纹状,篦筛板(10)截面呈倒“L”状,其表面呈波纹状,并开有上小下大的篦缝孔;隔筛板(7)截面也呈“L”型,它们均用螺栓与筒体(4)内壁紧固,甩料盘(15-1)(15-2)呈圆盘状,它的上表面有条状凸起,它与锤头(6、9)分别与转子(13)紧固为一体。
工作过程是开动电机,主轴转动,物料靠自重由进料斗(17)进入筒体的甩料盘上,它被抛射至反击板(5)上与反击板(5)相冲击,物料受反击板(5)反击后又受锤头或板锤(6)锤击,再次飞到反击板(5)上,这次形式多次循环,最后物料在隔筛板(7)上形成堆积,堆积中的物料不断受到冲击破碎时飞弹来的物料的冲刷,细料流动性好,先从堆料中滑落到另一锤破粉碎区域(14)的甩料盘(15-2)上,再一次受到一系列的抛射、反击、锤击、及铣削、研磨作用,合格物料经篦孔被强制排出腔体。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包括电机、皮带、皮带轮(1)、呈管状的筒体(4),其两端分别与上盖(3)与底座(11)相联接、阶梯状的主轴(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1)的轴承装置上,它的上端通过轴承装置固定在上盖(3)的中孔内、上盖上还固定有进料斗(17),底座(11)的下端固定有下料斗(12),以及筒体内壁固定有反击板(5、8)另部件,其特征是固定在主轴上的转子(13-1、13-2)及相应的锤头上、下间纵向长度明显短于从主轴边向筒体内壁方向的锤头顶端之间的横向长度,由固定在筒体内壁近中间部位上的“L”型隔筛板(7)把筒体空间明显分成冲击破碎区域(16)与锤破粉碎区域(1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其特征是冲击破碎区域(16)由固定在转子(13-1)上的甩料盘(15-1)、锤头或板锤(6)、固定在筒体(4)上的反击板(5)及隔筛板(7)所组成,锤破粉碎区域(14)由反击板(8)、篦筛板(10)、甩料盘(15-2)及锤头(9)所组成。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冲击破碎区域(16)可设置1-3个。
4.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篦筛板(10)上表面呈齿形波纹状,并开有上小下大的篦缝孔。
5.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反击板(5)的内侧与锤头或板锤(6)相对应的位置沿锤头或板锤旋向有一条状凸起。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反击板(5)的内侧与锤头或板锤(6)相对应的位置沿锤头或板锤旋向有一条状凸起。
专利摘要立式冲击锤式破碎机,属物料粉碎机械。它由电机、动力传递件、筒体、上盖、底座、主轴、进、出料斗及反击板等零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固定在主轴上的转子(包括相应锤头)纵向长度明显短于横向长度,由隔筛板把筒体明显分成冲击破碎区域与锤破粉碎区域,可对物料进行抛射冲击、反击、锤击、冲刷、铣削及研磨综合性粉碎,从而提高了粉碎效果。具有破碎比大,粉碎效果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损件磨损少等特点。
文档编号B02C13/14GK2183216SQ932443
公开日1994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0日
发明者李素芳 申请人:李素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