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五粒荚大豆的方法

文档序号:378730阅读:1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培育五粒荚大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现有大豆品种进行大豆种质创新,培育五粒荚大豆新品系的方法。是由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镇新建村青年农民王乃勇发明的。
本发明涉及基因突变和定向育种技术。
发明技术背景中国有长达五千年的大豆栽培历史,然而我们今天大豆的产量却处于一个很低的生产水平。全国大豆平均公顷产量尚不足四千斤。这除了和现有的栽培技术有关外,现有品种的丰产性能差是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而尤其以大豆产量因子之一的单荚结粒数低表现的最为突出。长期以来,我们栽培的大豆始终处于3--4粒荚品种栽培时代,影响了大豆产量的增加。
发明目的为了培育出单荚结粒数更多的品种,通过增加单荚结粒数达到单株丰产和单位面积内增产的目的,丰富大豆种质资源。发明人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镇新建村王乃勇,创造了本发明,并培育出了五粒荚系列大豆。
发明的内容本发明包括化学诱变剂和定向培育两部分。
化学诱变使用一种化学诱变剂。对现有大豆品种的栽培田和育种田进行处理,促使大豆荚粒数的遗传基因发生改变。各种含氮磷元素的化学肥料,做为诱变剂。
定向培育在使用上述化学诱变剂的3--4粒荚大豆栽培田和育种田中,选择单荚粒数超过原亲本的五粒荚变异单株,分别编号留种,作为第二代繁殖用种。第二代繁殖时,把变异五粒荚单株的五粒荚和其它荚分别种植,观察其遗传性和抗性。秋收时淘汰非表现型变异的单株和抗性差的单株。把具有五粒荚变异的表现型遗传变异单株挑选出来,分别编号留种,作为第三代繁殖用种。第三代种植时,把变异单株的五粒荚和非五粒荚种子分别种植,也可混合种植,观察其遗传性能。秋收时仍以五粒荚的单株为选种目标选留种子。这样通过定向选育代数的增加,变异的五粒荚荚粒数遗传基因的遗传性能逐渐加强,并趋于稳定。最终培育出单株五粒荚比率较高、遗传性能良好的五粒荚大豆。
上述化学诱变物质和定向培育的方法,适用于各种花色、各种叶型、各种生态型的大豆,进行单荚粒数超过原亲本材料的新种质的创新。包括应用2--3粒荚大豆培育四粒荚大豆,利用3--4粒荚大豆培育五粒荚大豆,4--5粒荚大豆培育六粒荚大豆,5--6粒荚大豆培育七粒荚大豆。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本发明利用化学诱变剂,使大豆单荚粒数超过原亲本的荚粒数变异大大增加,可使变异单株达到万分之一至万分之十,要比自然变异的变异量高几十倍。通过选择变异单株或单荚进行定向培育,可使变异的荚粒数遗传性能一代比一代加强,并得以稳定。有些品种经过四至五代的定向培育,具五粒荚的遗传单株就能达到50--70%。这比大田栽培下的五粒荚单株出现率要高几千倍。大大提高了荚粒系数。由于本发明培育出的大豆不改变原亲本的花色、叶型等基本性状,对于开发现有各种大豆品种的丰产性能,丰富种质资源,培育五粒荚、六粒荚大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培育五粒荚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化学物质作为诱变剂,对3--4粒荚大豆育种材料进行诱变处理,并配合各种栽培措施,使大豆育种材料的单荚结粒数的遗传基因发生改变,产生单荚结粒数超过原亲本材料的五粒荚的变异单株。选择具有五粒荚变异单株留作种子,进行定向培育。使用各种含氮磷元素的化学肥料,作为诱变剂。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育五粒大豆方法,其定向培育的特征在于选择花色、叶型等基本性状与3--4粒荚大豆亲本一致,而单荚结粒数超过原亲本的具有五粒荚的变异单株作为种子,繁殖时,把变异种株的五粒荚和其余荚的种子分别编号种植,观察其遗传性能。秋收时仍选择具有五粒荚的优良表现型单株留种,分别编号放置。在以后的加代繁殖中,始终以五粒荚为定向目标,通过多代选育,就可使变异的五粒荚的遗传基因得到加强和稳定,培育出单株五粒荚比率高、平均荚粒系数高、遗传性能好的优良品系。
3.一种变异大豆,其特征在于它是依靠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诱变物质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向培育方法而获得的,花色、叶型等基本性状与亲本一致,单荚结粒数超过原亲本的变异大豆。它可以是利用2--3粒荚大豆育成的具有四粒荚大豆,3--4粒荚大豆育成的具有五粒荚的大豆,4--5粒荚大豆育成的六粒荚的大豆,5--6粒荚大豆育成的七粒荚的大豆,及单荚结粒数七个以上各种花色、各种叶型、各类生态型的大豆品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镇新建村青年农民王乃勇在长期的大豆育种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培育一荚多粒大豆的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涉及大豆基因突变和定向培育技术。主要技术特征:1.本发明利用一种化学诱变剂,促使大豆荚粒数遗传基因发生改变。2.本发明采用定向培育方法,加强变异基因的遗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培育荚粒数变异的五粒荚大豆及四粒荚和六粒荚大豆。
文档编号A01H1/04GK1256068SQ9812571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乃勇 申请人:王乃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