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977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
【背景技术】
[0002]水产品中鳅类肉质爽滑,味道丰美,营养丰富,但是因为水质变坏和人为滥捕,鳅类的天然产量日趋下降。那么人工养殖已经成为鳅类产业的必然趋势。而且在稻田中进行稻鳅立体种养不仅不影响稻田的种植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鳅类腐质还能提供丰富的淤泥层,使稻田保水力强,土质肥沃,促进稻田的生长和提高其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提高鳅类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稻田收益、施工操作高效方便的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具体结构包括:在稻田内部或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使鱼塘与稻田相通。鱼塘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深度1.0?1.5m,鱼塘与田以沟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5m。采用水泥管设置,进出水口各I个,并且两个口对角安排,便于形成对流。要按比例开挖、加高、加固坑塘,面积80?100m2。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田塘式稻鳅轮作,由于把池塘精养技术引入稻田,因此可以获得高产高效,实现稻鳅双丰收。由传统平板式稻田养鳅的粗放式改为精养式,水位加深,投喂颗粒配合饲料,使用推广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平面结构图。
[0008]上述平面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0009]I——进水口防逃网;2——进水口 ;3——田沟;4——坑塘;5——稻田;6——出水口 ;7--出水口防逃网;8--田堤;9--田埋。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0011]1、稻田选择
[0012]选择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充足,灌排水方便,交通方便、管理方便,周边无污染的稻田。
[0013]2、田塘建设
[0014]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形成深水养鳅池形式。采用砖砌、水泥粉刷方法达到永久加固田埂。加高田埂至1.5m,使养鳅水深能够达到1.2m以上,加宽田埂至Im以上。
[0015]采用水泥管设置,进出水口各I个,并且两个口对角安排,便于形成对流。进水口加设60目纱絹网拦截敌害生物,出水口安装20目筛絹防逃。排水系统是在池底最低处的排水管口前修筑一道堵水围墙,并在围墙中部接近池底安装一个拦鱼栅。围墙两端与池堤密接,高度与池堤齐平。
[0016]稻田内坑塘的修建,采用亩稻田的10%左右的比例开挖、加强、加固坑塘,面积80?100m2,高度0.7m,高出稻田底部0.4m,预留封堵方便鳅类进出稻田通道。
[0017]3、鳅种放养
[0018]鳅种在泡田的时候即可放养,每m2放养5?6cm的鳅种20?30尾。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鳅类苗种。放养前10天,清整鳅池,清除过多淤泥,检查防逃围网,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道。可用浓度为10mg/kg的漂白粉清塘,放养前4天加注新水,在向阳池边加入发酵好的动物粪便作为基肥,每亩加入100?150kg。
[0019]4、饲养管理
[0020]稻田施肥按照稻田的标准和要求即可,养殖鳅类不会影响稻田正常施肥。鳅类食用的饲料可以投喂鱼粉、畜禽加工下脚料、玉米粉等,将饲料加水捏成团投喂。开始投喂时,饵料投放在鱼沟、鱼溜和田面上,以后逐渐缩小范围,集中在鱼溜上投放。一个月后鳅类正常吃食时,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鱼总重量的3%?8%。
[0021]5、水质管理
[0022]养殖期间,抓好水质培育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措施。鳅类放养之后,根据水质条件适时施用追肥,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
[0023]6、日常管理
[0024]加强巡塘,观察鳅类的活动情况、水质变化、鳅类吃食情况、设施运转情况等,并且做好记录。每天注入新水,日交换量达10%以上。观察有无防逃网损坏情况,检查有无鳅类外逃。
[0025]7、病害预防
[0026]通过水质调控措施,形成良好的水域环境,鳅类就会生长旺盛、抵抗力强。要尽量不用药或者少用药,避免因为药物残留而导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主权项】
1.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包括:在稻田内部或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使鱼塘与稻田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塘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深度1.0?1.5m,鱼塘与田以沟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5m ;在田塘设置进出水口各I个;要按比例开挖、加高、加固坑塘,面积80?100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水口对角安排,便于形成对流。
【专利摘要】稻鳅立体种养田塘式稻地,具体结构包括:在稻田内部或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使鱼塘与稻田相通。鱼塘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深度1.0~1.5m,鱼塘与田以沟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5m。采用水泥管设置,进出水口各1个,并且两个口对角安排,便于形成对流。要按比例开挖、加高、加固坑塘,面积80~100m2。
【IPC分类】A01G16-00, A01K61-00
【公开号】CN204499090
【申请号】CN201420702495
【发明人】高建忠, 王洪营, 赵国营
【申请人】天津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