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522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防治虫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喷洒化学类杀虫剂,这种方式虽然有效果,但污染环境,特别是对害虫的天敌具有杀伤作用,非万不得已,一般已经不再提倡使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 203040488U的中国专利“一种昆虫诱捕器”,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器筒体、安装有吊耳的顶盖,其特征在于:在顶盖内设置有与顶盖相固定的反射镜子,该射镜子的下方设有固定在顶盖的诱虫灯;该顶盖通过支撑柱与诱捕器筒体的上端口边缘相连接使顶盖与诱捕器筒体成为一体;该筒体上端口设有凹槽,该凹槽底面设有上防护网;该上防护网下方设有电风扇,该电风扇的下方设有下防护网,该下防护网的下方设有两档板;该筒体下端口还设有昆虫箱。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廉、诱捕效率高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0004]虽然上述专利能够提高昆虫的诱捕效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一直开通电机,当没有昆虫进入时,诱捕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浪费电源,不能实现自动化;上述专利为悬挂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倾倒的问题;若是诱捕器出现问题,由于其结构复杂,很难拆卸,进而影响其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能够实现智能化捕捉,方便拆卸,使用安全。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包括顶盖,在顶盖下端设置筒体,在筒体上设置若干个入口,在入口处设置活动板和滑板,所述的活动板通过卡扣设置在入口的上端,活动板倾斜在滑板上;在筒体上端设置电机,电机通过连接轴连接立柱,在立柱上设置若干个盖板,盖板与入口相对应,在所述的滑板上设置感应器,在电机一侧设置接收器,感应器连接接收器,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机控制立柱。
[0007]优选的,在筒体外侧设置若干个诱虫灯,诱虫灯与活动板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活动板是由塑料等透明的轻质材料制成,所述的筒体下端倾斜,在筒体下端设置支柱,支柱通过螺纹连接在筒体上,在筒体下端设置出口,出口处设置盖。
[0008]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板与滑板之间的夹角为15° -45°,在所述的顶盖上设置凹槽,顶盖通过凹槽设置在筒体上。
[0009]优选的,所述的感应器为光感应器。
[0010]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 ] 1、本实用新型包括顶盖,在顶盖下端设置筒体,在筒体上设置若干个入口,在入口处设置活动板和滑板,所述的活动板通过卡扣设置在入口的上端,活动板倾斜在滑板上;在筒体上端设置电机,电机通过连接轴连接立柱,在立柱上设置若干个盖板,盖板与入口相对应,在所述的滑板上设置感应器,在电机一侧设置接收器,感应器连接接收器,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机控制立柱。感应器感应到昆虫进入后,会将信息传递给接收器,接收器会将指令带给电机,电机带动立柱上的盖板进行运转,对昆虫进行捕捉,实现智能化捕捉。
[0012]2、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外侧设置若干个诱虫灯,诱虫灯与活动板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活动板是由塑料等透明的轻质材料制成,便于透光,将昆虫引诱到筒体上,所述的筒体下端倾斜,捕捉的昆虫落入倾斜的筒体底部,在筒体下端设置支柱,可插入在泥土内,不会发生倾斜。支柱通过螺纹连接在筒体上,在筒体下端设置出口,出口处设置盖。可通过出口将昆虫尸体排出。
[001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板与滑板之间的夹角为15° -45°,在所述的顶盖上设置凹槽,顶盖通过凹槽设置在筒体上。所述的感应方式为光感应。可将顶盖卸下,方便维修。
[0014]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凹槽,2、顶盖,3、卡扣,4、活动板,5、滑板,6、感应器,7、电机,8、连接轴,9、接收器,10、立柱,11、盖板,12、出口,13、入口,14、支柱,15、盖,16、筒体,17、诱虫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包括顶盖2,在顶盖2下端设置筒体16,在筒体16上设置若干个入口 13,在入口 13处设置活动板4和滑板5,所述的活动板4通过卡扣3设置在入口 13的上端,活动板4倾斜在滑板5上;在筒体16上端设置电机7,电机7通过连接轴8连接立柱10,在立柱10上设置若干个盖板11,盖板11与入口 13相对应,在所述的滑板5上设置感应器6,在电机7 —侧设置接收器9,感应器6连接接收器9,接收器9的输出端连接电机7,电机7控制立柱10。感应器6感应到昆虫进入后,会将信息传递给接收器9,接收器9会将指令带给电机7,电机7带动立柱10上的盖板11进行运转,对昆虫进行捕捉,实现智能化捕捉。在筒体16外侧设置若干个诱虫灯17,诱虫灯17与活动板4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活动板4是由塑料等透明的轻质材料制成,便于透光,将昆虫引诱到筒体16上,所述的筒体16下端倾斜,捕捉的昆虫落入倾斜的筒体16底部,在筒体16下端设置支柱14,可插入在泥土内,不会发生倾斜。支柱14通过螺纹连接在筒体16上,在筒体16下端设置出口 12,出口 12处设置盖15。可通过出口 12将昆虫尸体排出。所述的活动板4与滑板5之间的夹角为15° -45°,在所述的顶盖2上设置凹槽1,顶盖2通过凹槽I设置在筒体16上。可将顶盖2卸下,方便维修。
[0018]在使用时,将支柱14立于土地内,防止发生倾倒,诱虫灯17会诱使昆虫进入到入口 13,昆虫推动活动板4向内活动,进入到入口 13内,感应器6感应到昆虫的进入,会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到接收器9,接收器9的输出端会将传递信号传递给电机7,电机7带动连接轴8使立柱10旋转,立柱10上的盖板11会实现高速旋转,将即将要飞行的昆虫拍死,昆虫的尸体会落入筒体16底部,感应器6感应不到昆虫的进入,电机7就会停止运转。实现智能化控制。一段时间后,将出口 12上的盖15打开,将昆虫尸体从出口 12排出即可。所述的感应方式为光感应。
[0019]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包括顶盖,在顶盖下端设置筒体,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置若干个入口,在入口处设置活动板和滑板,所述的活动板通过卡扣设置在入口的上端,活动板倾斜在滑板上;在筒体上端设置电机,电机通过连接轴连接立柱,在立柱上设置若干个盖板,盖板与入口相对应,在所述的滑板上设置感应器,在电机一侧设置接收器,感应器连接接收器,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机控制立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外侧设置若干个诱虫灯,诱虫灯与活动板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活动板是由轻质透明塑料制成,所述的筒体下端倾斜,在筒体下端设置支柱,支柱通过螺纹连接在筒体上,在筒体下端设置出口,出口处设置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与滑板之间的夹角为15° -45°,在所述的顶盖上设置凹槽,顶盖通过凹槽设置在筒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为光感应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昆虫诱捕器。包括顶盖,在顶盖下端设置筒体,在筒体上设置若干个入口,在入口处设置活动板和滑板,所述的活动板通过卡扣设置在入口的上端,活动板倾斜在滑板上;在筒体上端设置电机,电机通过连接轴连接立柱,在立柱上设置若干个盖板,盖板与入口相对应,在所述的滑板上设置感应器,在电机一侧设置接收器,感应器连接接收器,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机,电机控制立柱。感应器感应到昆虫进入后,会将信息传递给接收器,接收器会将指令带给电机,电机带动立柱上的盖板进行运转,对昆虫进行捕捉,实现智能化捕捉。
【IPC分类】A01M1/04
【公开号】CN204616844
【申请号】CN201520302909
【发明人】王景顺, 徐进, 李晓珍, 郭伟伟, 赵江伟, 程彦, 张现利, 张丹, 索新霞, 王英霞
【申请人】王景顺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