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562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包括上端容器、导流管和底部罩网,其中上端容器设置在底部罩网的上方,上端容器通过导流管与底部罩网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可防止底播过程中珊瑚幼虫的逃逸,有效地提高珊瑚幼虫的附着率,加快珊瑚礁退化自然海域的修复。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采用有性繁殖手段,而非人工珊瑚枝块移植,可减少对自然海区珊瑚母株的依赖,避免对自然海区珊瑚母株造成伤害。
【专利说明】
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珊瑚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珊瑚虫属于一种海生腔肠动物,呈圆柱状,具触手,生活在均温20°C以上的赤道及热带或亚热带浅海区域,能在前代珊瑚虫石灰质残骸上不断从四周分泌碳酸钙骨质,依次堆叠最终形成色彩艳丽的珊瑚礁。目前发现6100多种的珊瑚虫中,约有500多种为造礁珊瑚。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作水下热带雨林,既能增加海域的生物多样性,间接提高渔业产量,也能加速海岸线的扩展延伸和保护沿岸免受海水侵蚀,其在海洋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
[0003]但近十年以来,由于人类在近海的频繁活动,以及工、农业所产生的陆源污染物汇集于沿海地带,严重地破坏了海洋尤其是近海区的生态环境,使近海海域中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最终导致海岸生态的退化,其中以珊瑚礁的退化最为严重。尽管珊瑚礁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外在干扰过于频繁及超过其自我修复能力时,珊瑚礁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退化。目前,我国某些近海的珊瑚礁出现了面积达90%的退化,且退化趋势有加剧迹象。这既使众多的海洋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使海岸线失去保护屏障。因此,对退化的珊瑚礁进行人工修复的工作刻不容缓。为了减缓珊瑚礁的退化,增加珊瑚数量,维持现有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稳定,投放人工生态珊瑚礁和有性增殖是目前采取一种积极的人工修复手段。但由于自然海域条件复杂,有性繁殖出的浮浪幼虫的附着效果往往不佳,附着率非常低,无法保证珊瑚虫能在礁石等基质上附着。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在海中投置珊瑚幼体附着装置的方法,珊瑚幼虫随自然海流浮游一定时间后在附着装置上附着,但这种方法往往非定向的,客观干扰因素很多,某些珊瑚幼虫附着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够克服目前珊瑚人工修复过程中珊瑚幼虫附着率低的问题,加快退化珊瑚礁的修复进度。
[0005]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包括上端容器、导流管和底部罩网,其中上端容器设置在底部罩网的上方,上端容器通过导流管与底部罩网连接。
[0007]其具体的使用原理如下:
[0008]在底播珊瑚幼虫之前,首先使底部罩网严实地罩着附着礁,隔绝外界生物的干扰,而上端容器高于海面,然后使用瓢将珊瑚幼虫小心S近上端容器,并将珊瑚幼虫缓缓地放入上端容器,此时珊瑚幼虫依靠水压或自重经过上端容器、导流管流入底部罩网,并在底部罩网的独立空间内分散开来,然后在附着礁上进行附着。
[0009]上述方案中,底部罩网能够隔绝外界生物,避免对珊瑚幼虫附着效果造成影响,且底部罩网能够防止珊瑚幼虫逃逸,这使得大部分的珊瑚幼虫都能够成功地附着在附着礁上,因此使用该装置能够克服目前珊瑚人工修复过程中珊瑚幼虫附着率低的问题。
[0010]优选地,所述上端容器包括圆底桶、冲水管和管夹,圆底桶设置与底部罩网的上方;圆底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脚,管夹设置在圆底桶顶端端口的边缘位置上,管夹对冲水管的一端进行固定,圆底桶的底端开设有螺纹连接口,圆底桶通过螺纹连接口与导流管的一端进行连接与连通。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冲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抽水栗,用于将海区干净海水抽到圆底桶内,所以在向圆底桶放入珊瑚幼虫时,冲水管可以持续地出水使圆底桶内壁的珊瑚幼虫翻滚均匀,不易黏在桶壁上,并且不断形成水压带动珊瑚幼虫由底部出口随导流管沉降到底部罩网内。
[0011]优选地,所述底部罩网包括连接器、支架和筛絹网,支架与筛絹网连接,筛絹网对支架的底面、侧面和顶面进行包覆从而在支架内形成一个独立空间,连接器设置在支架的顶部,导流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支架、筛絹网连接且与形成的独立空间进行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有螺纹连接口,导流管通过螺纹连接口与支架、筛絹网连接且与形成的独立空间进行连通。
[0013]优选地,为了防止筛絹网漂浮,并适应不同地形,所述位于支架底面的筛絹网上,设置有铅粒。
[0014]优选地,所述设置的铅粒的数量为多粒。
[0015]优选地,为了能够保持底部罩网内水流循环,并保证珊瑚幼虫的均匀附着,所述形成的独立空间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造流器,造流器与支架的中部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呈弯曲状,第一支架条的中部与第二支架条的中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固定后的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之间的夹角为60°?90°。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选用玻璃钢纤维材质制成。
[0018]优选地,所述底部罩网高1-1.5m,网罩底边长3_5m,宽1.5_3m。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可防止底播过程中珊瑚幼虫的逃逸,有效地提高珊瑚幼虫的附着率,加快珊瑚礁退化自然海域的修复。
[00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采用有性繁殖手段,而非人工珊瑚枝块移植,可减少对自然海区珊瑚母株的依赖,避免对自然海区珊瑚母株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包括上端容器1、导流管2和底部罩网3,其中上端容器I设置在底部罩网3的上方,上端容器I通过导流管2与底部罩网3连接。
[0027]其具体的使用原理如下:
[0028]在底播珊瑚幼虫之前,首先使底部罩网3严实地罩着附着礁,隔绝外界生物的干扰,然后使用瓢将珊瑚幼虫小心S近上端容器I,并将珊瑚幼虫缓缓地放入上端容器I,此时珊瑚幼虫依靠水压或自重经过上端容器1、导流管2流入底部罩网3,并在底部罩网3的独立空间内分散开来,然后在附着礁上进行附着。
[0029]上述方案中,底部罩网3能够隔绝外界生物,避免对珊瑚幼虫附着效果造成影响,且底部罩网3能够防止珊瑚幼虫逃逸,这使得大部分的珊瑚幼虫都能够成功地附着在附着礁上,因此使用该装置能够克服目前珊瑚人工修复过程中珊瑚幼虫附着率低的问题。
[0030]本实施例中,上端容器I包括圆底桶11、冲水管12和管夹13,圆底桶11设置与底部罩网3的上方;圆底桶11的底部设置有三个支脚111,管夹13设置在圆底桶11顶端端口的边缘位置上,管夹13对冲水管12的一端进行固定,圆底桶11的底端开设有螺纹连接口 101,圆底桶11通过螺纹连接口 101与导流管2的一端进行连接与连通。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冲水管12的另一端连接抽水栗,用于将海区干净海水抽到圆底桶11内,所以在向圆底桶11放入珊瑚幼虫时,冲水管12可以持续地出水使圆底桶11内壁的珊瑚幼虫翻滚均匀,不易黏在桶壁上,并且不断形成水压带动珊瑚幼虫由底部出口随导流管2沉降到底部罩网3内。
[0031]上述方案中,圆底桶11为玻璃钢材质,直径为30-50cm,高度为50-70cm,内壁光滑,可减少幼虫的粘结,玻璃钢材质抗腐蚀,且结实耐用。冲水管12直径约l_2cm。
[0032]本实施例中,底部罩网3包括连接器31、支架32和筛絹网33,筛絹网33规格为40目,支架32与筛絹网33连接,筛絹网33对支架32的底面、侧面和顶面进行包覆从而在支架32内形成一个独立空间,连接器31设置在支架32的顶部,导流管2的一端通过连接器31与支架32、筛絹网33连接且与形成的独立空间进行连通。其中连接器31包括有螺纹连接口 101,导流管2通过螺纹连接口 101与支架32、筛絹网33连接且与形成的独立空间进行连通。
[0033]上述方案中,底部罩网3高1-1.5m,网罩底边长3-5m,宽1.5-3m。其中位于支架32底面的筛絹网33上,设置有多粒铅粒5。同时形成的独立空间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造流器4,造流器4与支架32的中部连接。造流器4由漂浮在海面上的电池102供电。支架32包括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呈弯曲状,第一支架条的中部与第二支架条的中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固定后的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之间的夹角为60° ~90°。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选用玻璃钢纤维材质制成。
[0034]底部罩网3可防止珊瑚幼虫逃逸并促进珊瑚幼虫附着,而且保护珊瑚幼虫免受天敌的吞食。
[0035]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进行了一次珊瑚幼虫定向底播,其具体过程如下:
[0037]一、珊瑚幼虫的来源
[0038]珊瑚受精卵在室内孵化,经培育后形成浮浪幼虫,在浮游期时迅速将幼虫运至底播选址进行底播。
[0039]二、底播时间选择
[0040]珊瑚幼虫定向底播的适宜时间为4月至6月,因为珊瑚大多在此时间段产卵,并且水温适合,提高幼虫的成活率。[0041 ] 三、底播选址
[0042]选择地势平缓、悬浮物含量少、海水透明度大、光照充裕、周边无工业排放污染和饵料丰富的海域进行底播,底播选址以位于同类珊瑚礁群附近尤佳,并且选址所在海流的上方或下方有珊瑚礁群,因为在繁殖季节,幼虫可以随着海流浮游至附着礁,进一步提高幼虫的附着率。
[0043]四、附着礁投放
[0044]在自然海区选取死亡时间不超过半年、骨骼完整和经过清洗的石珊瑚骨骼或者选取混凝土材质的帐篷型、飞碟型和梯型等不同形状的人工生态附着礁或选择珊瑚礁海域自然岩石作为主要附着礁。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将附着礁用运载船运载到投放点,一边通过水下录像机观测,一边用吊绳将附着礁降到海底直至平稳固定,进行底播前应提前15天投放附着礁,以让附着礁生长一定数量的珊瑚藻,而珊瑚藻对珊瑚幼虫的附着有促进作用。
[0045]五、底播前幼虫的运输
[0046]对于较远的路程(3h车程以上),选择将已成长为浮游期的浮浪幼虫通过虾苗袋运送到底播地址,每个双层虾苗袋(40cm*70cm)运输不超过5000个幼虫,每个袋装水四分之一,幼虫装进虾苗袋后冲入氧气并扎牢袋口,迅速运载至底播地质。对于较近的地址(l-2h车程),选择用塑料桶(25L)进行运输,每个桶运输不超过3000个幼虫,全程打氧运输。运输过程选择在凌晨进行,避免白天的太阳直射和高温。
[0047]六、定向底播过程
[0048]将幼虫用船运至底播地点之后,幼虫十分脆弱,应小心加入自然海区新鲜海水,让幼虫慢慢适应新的海水及温度,往底播装置的圆底桶加入三分之二的自然海水,并将冲水管连接小型抽水栗,抽取自然海水不断冲入圆底桶内,并形成翻滚的状态。圆底桶底部连接导流管,导流管另一端与底播网罩相连,潜水员在水底固定底播网罩,并检查网罩是否严实密封,防止幼虫逃逸,并且打开支架上的造流器,在网罩内形成一定的循环水流。在以上初试检查整个装置无测漏现象,方可将幼虫用瓢S近圆底桶上方,轻轻让幼虫浮游起来,随着水流流向底部附着礁。完成底播。
[0049]七、定期检测
[0050]由于早期定植的珊瑚幼虫十分脆弱,对新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因此需要定期采样观测其进食和生长情况。在自然海域饵料稀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底播人工饵料加快珊瑚幼虫的生长。
[0051 ]技术人员按上述方法于2015年5月初在广东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实施底播,在5月底进行海底监测发现大量珊瑚幼虫已附着并长成珊瑚虫个体,其成活率大大提高,证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的优越性。
[005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容器、导流管和底部罩网,其中上端容器设置在底部罩网的上方,上端容器通过导流管与底部罩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容器包括圆底桶、冲水管和管夹,圆底桶设置与底部罩网的上方;圆底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脚,管夹设置在圆底桶顶端端口的边缘位置上,管夹对冲水管的一端进行固定,圆底桶的底端开设有螺纹连接口,圆底桶通过螺纹连接口与导流管的一端进行连接与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罩网包括连接器、支架和筛絹网,支架与筛絹网连接,筛絹网对支架的底面、侧面和顶面进行包覆从而在支架内形成一个独立空间,连接器设置在支架的顶部,导流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支架、筛絹网连接且与形成的独立空间进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有螺纹连接口,导流管通过螺纹连接口与支架、筛絹网连接且与形成的独立空间进行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支架底面的筛絹网上,设置有铅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的铅粒的数量为多粒。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的独立空间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造流器,造流器与支架的中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呈弯曲状,第一支架条的中部与第二支架条的中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固定后的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之间的夹角为60°?9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条和第二支架条选用玻璃钢纤维材质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罩网高1-1.5m,网罩底边长3-5m,宽1.5_3m。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5623872SQ20162043176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3日
【发明人】肖宝华, 杨小东, 廖宝林, 张武财, 谢子强, 朱鸣
【申请人】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深圳市碧海蓝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