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3269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壳聚糖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减肥排毒等功效的壳聚糖胶囊、咀嚼片和片剂及其制作方法。
另一方面,肥胖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流行病,中国的肥胖患病率正迅速上升。有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内,中国人的肥胖人群可能会超过两亿。肥胖与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相伴,更增加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当今的医学难题。肥胖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也随体重指数的上升而增加,肥胖者发生II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肥胖患者患冠心病危险是普通人群的2至3倍。肥胖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冠心病的预测方面,体重要比血压、吸烟或糖耐量更显优势。肥胖也增加发生癌症、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的危险性,肥胖可导致高血压,高血压还可导致脑血管病,而且是脑血管病发病的最危险的因素。虽然过多的膳食脂肪摄入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但对于体重过重的人来说,只靠节食,很难达到成功减肥的目的。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天然动物纤维,早在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此物质,1823年欧吉尔(O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出,并命名为CHITIN,译名为几丁质。1894年,Hoppe-Seyler将脱乙酰化甲壳质命名为CHITOSAN,即为壳聚糖。1977年全球首次CHITOSAN学术交流会在美国召开,CHITOSAN从此受到瞩目,展开人类历史上另一新产品纪元。1990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爱媛大学的研究者提出壳聚糖能预防癌症和抑制癌细胞转移,以及防止血压上升等理论,成为医学上轰动的话题,壳聚糖是迄今为止唯一被日本政府允许可宣传疗效的机能性保健食品。1991年美国、欧洲的医学科学界、大学、营养食品研究机构将其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之后人体必须的第六生命要素。1995年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FDA)及欧洲共同政府(EC)已批准壳聚糖生产。
因为壳聚糖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物,所以在体内聚集在带负电的脂滴周围,形成屏障而阻碍脂肪的吸收,同时它还可以和胆汁酸结合影响脂类乳化使其吸收减少。壳聚糖有促进胆固醇转化作用。胆固醇在肝脏内转化为胆汁酸,胆汁酸是消化液中的重要成分,在胆囊中有一定储量,胆汁酸通常在完成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后,由小肠再吸收回到肝脏,这就是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因为壳聚糖容易和胆汁酸结合并全部排出体外,那么,为了保持胆汁酸正常含量就必须在肝脏中将胆固醇转化胆汁酸,其结果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必然下降,也具有显著地减肥功能。
现代人类进入缺乏甲壳素时代。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能食用到甲壳素,只要吃五谷杂粮、水果、蔬菜,就能吸收到比较充足的甲壳素。可以说,这个时期是人类原始的无意识的从自然食物中摄取甲壳素时期。然而,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大量农药、化肥杀虫剂的使用,地膜、大棚、无土栽培法的推广,使昆虫大量消失绝迹,正常的食物链遭到破坏,人类从此进入了体内缺乏甲壳素的时代。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缺乏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生理功能失调等。为了治疗这些病,人类也像给植物不断增加农药和化肥那样,不断生产花样翻新的药物,然而这些现代化的药物并没有收到人们想象的预期效果。医学专家告诫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像食用碘盐那样补充甲壳素,来强健我们的体魄。
壳聚糖的主要作用1、吸收脂肪成份,减少脂肪残留,有效减肥。
2、激发、强化人体自身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
3、吸附体内毒素、农药、重金属、化学色素、放射线,排除于体外。
4、强化肝机能,抑制肝癌病发。对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效果良好。
5、去除有害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中风。
6、抗癌,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7、抑制血糖值上升,改善糖尿病。
8、增生肠内有益菌,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9、治疗烧伤、烫伤、加速外伤愈合。
10、促进男女荷尔蒙分泌旺盛,增强活力,恢复青春,润肤美容。
N-乙酰-D-氨基葡萄糖在母乳存在而在牛乳几乎测不到。事实上,牛乳或其它人工食品喂养的婴幼儿就是爱闹病,尤其爱闹拉肚子或大便干燥。医学统计也表明,人工喂养婴儿与母乳喂养婴儿相比,前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高于后者。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一种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构成的含氨多糖及低聚糖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可以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增生而牛乳中几乎测不到。许多临床报告与基础研究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有报道,出生6~8天的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8%,而人工喂养婴儿仅占61%,甚至有人报道在出生1~3天的人工喂养婴儿肠道内根本未检出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在代谢过程中,将产生多种有机酸。在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可以查出乙酸与乳酸,也可检得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等挥发性脂肪酸。这些酸对腐败菌有抑制作用,而人工喂养婴儿一般都检不出这些酸类,因而腐败菌增多,致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肠道疾病,这也是婴儿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的重要原煤因之一。可见双歧杆菌在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营养调节和防御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曾有专家提议,应将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的多少作为婴儿的健康指标。
当然,母乳喂养对婴儿益处不止是增加了双歧因子,而且还增加了体内的免疫因子,如免疫球蛋白等提高了婴儿的自身免疫功能,增强了抗病能力。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一直提倡母乳喂养,年轻的妈妈千万不要嫌麻烦或怕影响体形健美,而人为地实施人工喂养。在万般无奈必须人工喂养时则应适当给婴儿补充双歧因子,以增加体内双歧杆菌,减少疾病菌的发生。在日本,双歧因子已做为食品添加剂,加入到婴儿代乳食品之中。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抗氧化剂,极好的自由基清除剂,能保护生物膜免受自由基攻击,有效的抗衰老营养素,预肪心血管病,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保持心肌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有效恢复疲劳等功能。更重要的是,维生素C与壳聚糖抑制脂肪的消化吸收有协同作用。如果在给予SD大鼠高脂饮食的同时持续大量给予壳聚糖和维生素C钠盐,在脂肪消化吸收受到抑制的同时,矿物质如钙离子以及脂溶性维生素E吸收受到了抑制,因此在长期服用壳聚糖和维生素C时补充一定的钙质是非常必要的,但给予葡萄糖胺单体未见到维生素E吸收受到了抑制的情况。
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在所有有机酸的市场中,柠檬酸市场占有率70%以上,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至今,我国尚未见具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减肥排毒等多重保健功能的壳聚糖保健产品面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壳聚糖保健食品,由壳聚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组成,其胶囊中各成份及其用量如下壳聚糖60-80wt%N-乙酰-D-氨基葡萄糖 10-35wt%维生素C 1-4wt%柠檬酸1-4wt%其余是辅料。
上述四种主料可从市场直接购得,然后根据剂型的需要,加入不同的辅料,例如硬脂酸镁、环糊精、淀粉等。制备方法是目前常规保健食品方法均可实施。
本发明中,壳聚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制备方法是从虾蟹、鲎壳原料制得的甲壳质,甲壳质用NaOH水浸制得甲壳胺;甲壳质与盐酸反应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醋酐反应得N-7酰-D-氨基葡萄糖。
本发明若从虾蟹、鲎壳等甲壳原料直接制备,使制备成本下降,即将原料制得甲壳质,将甲壳质用NaOH水浸的常规方法可制得甲壳胺,该现有技术均能实施将甲壳质与盐酸反应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醋酐反应即得N-乙酰-D-氨基葡萄糖。该反应也是现有技术,但是本发明从甲壳原料分别制得甲壳胺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增加了不多的工艺却降低了主料的成本。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所述1、甲壳质的制备(1)将虾蟹、鲎壳用水清洗,甩干、除去杂质、晒干、计量、投入反应釜,加入5%HCl常温浸泡8h,捞出,用水洗涤,PH值显中性,甩干后晒干。
(2)将干燥品投入反应釜内,加5%NaOH液,升温至105℃保温2h,捞出用水洗涤,PH值显中性,甩干,80℃烘干得白色甲壳质。
2、甲壳胺的制备将甲壳质投入反应釜内,加50%NaOH液,升温至120℃,保温若干时间,捞出沥干,用水洗涤,PH值中性,80℃烘干得白色甲壳质。
3、N-乙酰-D-氨基葡萄糖将甲壳质、盐酸按比例投入反应釜,85℃反应4h,加活性炭70℃脱色0.5h,过滤、冷却、结晶,经甩干,80℃烘干得白色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然后,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醋酐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低温反应4h,经过滤,80℃干燥得白色N-乙酰-D-氨基葡萄糖。
壳聚糖胶囊的制备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75℃-85℃干燥后粉碎,过80-16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按上述组份逐级投入混料机充分混合混匀,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净化条件下灌装胶囊,最后将胶囊分装、包装、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入库保存。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1、甲壳质的制备2、甲壳胺的制备3、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制备4、壳聚糖胶囊的制备本发明中,壳聚糖保健食品咀嚼片的制作方法为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75℃-85℃干燥后粉碎,过80-16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按上述组份逐级投入混料机,再加入辅料后充分混合均匀,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通过制粒机制成均匀小颗粒,35-45℃下干燥,再上压片机,制成规定的片型,剔除不规则片型,上包装机,包装后即为成品,加入的辅料是奶粉 1-20wt%硬脂酸镁 0.5-1.0wt%β-环糊精1-10wt%香精少许。
其中,香料可采用水果型香料或薄荷型香料或巧克力香料。
本发明中,壳聚糖保健食品片剂的制作方法为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75℃-85℃干燥后粉碎,过100-20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按上述组份逐级投入混料机,再加入辅料后充分混合均匀,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通过制粒机制成均匀小颗粒,35-45℃下干燥,再上压片机,制成规定的片型,剔除不规则片型,上包装机,包装后即为成品,加入的辅料是粘合剂 淀粉 1-3wt%崩解剂 NaHCO31-8wt%或羧甲基淀粉钠2-5wt%包衣料 少许。
本发明的特点是壳聚糖复合胶囊、咀嚼片和片剂产品均具有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力、减肥排毒等多重保健功能,且携带、服用方便,安全有效,其主要成分是来自海洋的唯一带正电荷的天然动物纤维。适合于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和抵抗力低下者的日常保健。本发明各组份功效明确,制备方法易工艺化,产品效果良好,各种制剂适合多种场合和不同人群的需求。
实施例2一种壳聚糖复合咀嚼片,一次性投料共计1000kg。先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80℃干燥后粉碎,检验合格后粉碎,过80-16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700kg、N-乙酰-D-氨基葡萄糖200kg、维生素C 10kg、柠檬酸10kg,投入混合机混匀,抽样检验合格,备用;再将混匀的主料和辅料奶粉、硬脂酸镁、β-环糊精、香精充分混合后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通过制粒机制成均匀小颗粒,35-45℃下干燥,再上压片机,制成规定的片型,剔除不规则片型,上包装机,包装后即为成品。
实施例3一种壳聚糖复合咀嚼片,一次性投料共计1000kg。先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80℃干燥后粉碎,检验合格后粉碎,过80-16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600kg、N-乙酰-D-氨基葡萄糖250kg、维生素C 35kg、柠檬酸35kg,投入混合机混匀,抽样检验合格,备用;再将混匀的主料和辅料粘合剂(淀粉)、崩解剂(NaHCO3或羧甲基淀粉钠),充分混合后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通过制粒机制成均匀小颗粒,35-45℃下干燥,再上压片机,制成规定的片型,素片外包衣,剔除不规则片型,上包装机,包装后即为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壳聚糖保健食品,由壳聚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组成,其特征在于胶囊中各成份及其用量如下壳聚糖 60-80wt%N-乙酰-D-氨基葡萄糖 10-35wt%维生素C 1-4wt%柠檬酸 1-4wt%其余是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壳聚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制备方法是从虾蟹、鲎壳原料制得的甲壳质,甲壳质用NaOH水浸制得甲壳胺;甲壳质与盐酸反应得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醋酐反应得N-乙酰-D-氨基葡萄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它的胶囊的制作方法为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75℃-85℃干燥后粉碎,过80-16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按上述组份逐级投入混料机充分混合混匀,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净化条件下灌装胶囊,最后将胶囊分装、包装、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它的咀嚼片的制作方法为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75℃-85℃干燥后粉碎,过80-16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按上述组份逐级投入混料机,再加入辅料后充分混合均匀,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通过制粒机制成均匀小颗粒,35-45℃下干燥,再上压片机,制成规定的片型,剔除不规则片型,上包装机,包装后即为成品,加入的辅料是奶粉 1-20wt%硬脂酸镁 0.5-1.0wt%β-环糊精 1-10wt%香精 少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聚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中的香料可采用水果型香料或薄荷型香料或巧克力香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它的片剂的制作方法为将甲壳胺用水清洗,甩干、75℃-85℃干燥后粉碎,过80-160目筛,得壳聚糖粉,再将壳聚糖粉、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按上述组份逐级投入混料机,再加入辅料后充分混合均匀,放入辐射箱内辐照灭菌,通过制粒机制成均匀小颗粒,35-45℃下干燥,再上压片机,制成规定的片型,剔除不规则片型,上包装机,包装后即为成品,加入的辅料是粘合剂 淀粉1-3wt%崩解剂 NaHCO31-8wt%或羧甲基淀粉钠2-5wt%包衣料 少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减肥排毒等功效的壳聚糖胶囊、咀嚼片和片剂及其制作方法。其主要成份为壳聚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等。将主要成份按比例混匀制成胶囊;将主要成份加奶粉、硬脂酸镁、β-环糊精等辅料制成咀嚼片;将主要成份加辅料淀粉、NaHCO
文档编号A23L1/05GK1423961SQ02157749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陈爱忠 申请人:上海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