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90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酒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精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溶解于蜂胶或中药品中的酒精提纯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回收酒精的方法,大部分采用只有一级提纯罐和冷却塔来回收溶解于蜂胶或中药品中的酒精,此种方法虽说结构简单,但是很难把大部分气态酒精回收起来,这部分气态酒精常常随空气跑掉,这样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使生产成本迟迟降不下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酒精回收装置,特别是提供一种溶解于蜂胶或中药品中的酒精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酒精回收装置,它包括提纯罐1,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安装在提纯罐1上的搅拌装置4,真空管道7的外周围安装有第一级冷却装置6,真空管道7将提纯罐1与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相连,其特征在于,本发明还包括将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平衡罐(第二级酒精回收罐)12相连的真空管道10、第二级冷却装置9,还包括将平衡罐(第二级酒精回收罐)12、真空泵13相连的真空管道14、第三级冷却装置11,还包括将真空泵13、第三级酒精回收罐15相连的真空管道17、第四级冷却装置16,还包括真空泵13和第三级酒精回收罐15。在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与真空泵13之间安装有一个以上(包括一个)平衡罐(第二级酒精回收罐)12,用真空管道10、14相连接。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也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也可作为摘要附图。
其中1、提纯罐2、加热罐3、进料口4、搅拌装置5、搅拌电机6、第一级冷却装置7、真空管道8、第一级洒精回收罐9、第二级冷却装置10、真空管道11、第三级冷却装置12、平衡罐(第二级酒精回收罐)13、真空泵14、真空管道15、第三级酒精回收罐16、第四级冷却装置17、真空管道


现结合实施例对附图作进一步说明提纯罐1的结构是双层的,内层为提纯罐1,外层为加热罐2,当含有酒精的蜂胶或中药品通过进料口3进入提纯罐1中时,首先经过搅拌装置4进行搅拌,同时在加热罐2中加入有一定温度的水或气,这样使提纯罐的温度升高,此时溶解在蜂胶或中药品中的酒精则变为气体挥发,气态酒精经过第一级冷却装置6时大部分变为液态,经真空管道7流入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内,可通过底阀放出。由于本发明设有真空泵13,其作用是保持一定负压。当真空泵13开启时,剩余在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内的气态酒精将通过真空管道10和第二级冷却装置9抽到平衡罐12内,平衡罐1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多个,本附图为一个。流动的气态酒精经过第二级冷却装置9冷却后,又变为液态酒精存入平衡罐12内,液态酒精可以通过平衡罐12底部的阀门放出来。这时平衡罐12内的酒精仍提不干净,还有一部分气态酒精会继续沿真空管道14向前流动,当气态酒精经过第三级冷却装置11、真空管道14和第四级冷却装置16冷却后,又变为液态酒精,最终经过真空管道17流入第三级回收罐15内,此时能将酒精基本回收干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下列优点1、本发明加装了真空泵13,它能将停留在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中的气态酒精抽到平衡罐12内,经过真空管道10和第二级冷却装置9冷却后,将气态酒精变为液态酒精抽到平衡罐12内,液态酒精可通过平衡罐12底部的阀门放出来。
2、平衡罐12中遗留的一部分气态酒精再经过第三级冷却装置11和第四级冷却装置16冷却后变成液态酒精,通过真空管道14、17最后流入第三级回收罐15内,从而达到极高的回收率。
3、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酒精回收率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容易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酒精回收装置,它包括提纯罐(1),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安装在提纯罐(1)上的搅拌装置(4),真空管道(7)的外周围安装有第一级冷却装置(6),真空管道(7)将提纯罐(1)与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相连,其特征在于,本发明还包括将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平衡罐(第二级酒精回收罐)(12)向相连的真空管道(10)、第二级冷却装置(9),还包括将平衡罐(第二级酒精回收罐)(12)、真空泵(13)向相连的真空管道(14)、第三级冷却装置(11),还包括将真空泵(13)、第三级酒精回收罐(15)向相连的真空管道(17)、第四级冷却装置(16),还包括真空泵(13)和第三级酒精回收罐(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级酒精回收罐(8)与真空泵(13)之间安装有一个以上(包括一个)平衡罐(第二级酒精回收罐)(12),用真空管道(10)、(14)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精回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蜂胶或中药品中的酒精提纯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增加了真空泵和冷却装置,它能将溶解于蜂胶或中药品中的酒精提纯干净,克服了现有提纯不干净而造成的浪费,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广泛地应用在化工,制药行业中酒精或者其液体的回收。
文档编号C12G3/00GK1982271SQ20061016345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9日
发明者张志伟 申请人:张志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