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

文档序号:43964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扩增,具体涉及一种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继印度之后的第二位糖尿病高发人群大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 重的并发症之一,以往治疗糖尿病足,服用药物是常用的方法,但是服用药物
常常效果不佳,不能有效的减少截肢率;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初 见疗效,但面临着组织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反应两大难题。干细胞研究给糖尿 病足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成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最强, 最适合治疗糖尿病足这种包括神经血管在内的混合性病变,但是现有方法所扩 增的细胞常常具有致瘤性和较强的免疫原性,这些因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快速 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取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并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 将收集的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重新混悬均匀,再接种、
培养;
(3) 细胞达85% 95%融合时,对其进行消化并收集细胞,用全培养基重 新悬浮细胞按1:2传代培养;
(4) 培养3代17天后,弃去胎牛血清培养基;
(5) 然后用PBS冲洗,再加入含10%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5天;然后用 胰酶消化,再用血清终止消化即可。
步骤(2)所述的接种、培养优选以下过程按lX10Vml密度接种于直 径为35 cm2的培养皿中,置于37 °C, 5 %C02饱和湿度的C02孵箱中培养。 步骤(5)所述血清为与步骤(1)的骨髓来自同一主体的血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扩增效率;
(2) 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体外培养MSC存在的致瘤性和致敏性的问题。


图1为实施例1扩增后所得的细胞的形状图2是流式检测实施例1扩增后所得细胞的表面抗原CD34-特征图; 图3是流式检测实施例1扩增后所得细胞的表面抗原CD44+特征图; 图4是流式检测实施例1扩增后所得细胞的表面抗原CD105+特征图; 图5 MSC扩增曲线图6是对1例实施扩增后所得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测结果图;(其中图A是 实验结果图,图B是经过LUCIA自动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到的染色体排序结果 图)
图7为裸鼠致瘤性检测的对照组结果图; 图8为裸鼠致瘤性检测的实验组结果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效果较好的实施例,以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1)用装有2ml含500u/ml肝素的生理盐水的20 ml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 骨髓.摇匀后注入50ml的无菌离心管中。再用等量含20u/ml肝素的生理盐水液 稀释后,沿管壁徐徐滴流叠加入等体积的比重为1.077g/ ml的Ficoll人淋巴 细胞分离液上,2000 r/ min ,离心30 min,用毛细吸管首先将最上层脂质吸 出弃掉,再将50X血清约20ml吸出,加入80mlDMEM制成含10X的与骨髓来自同 一主体的血清的培养基共100ml,过滤,冻存于—2(TC下(留最后5天培养时用), 再将毛细吸管伸至单个核细胞层中(位于细胞分离液与血浆之间的乳白色云雾 状白膜层),沿管壁轻轻吸出全部细胞(剩下的红细胞层和血浆层留用于制备 与骨髓来自同一主体的血清)。然后用DMEM培养液离心洗涤2次,每次1500 r/ min ,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收集细胞。(2) 再将收集的细胞用含15W优质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重新混悬均匀 后,计数细胞数,调整细胞密度。然后按lX10Vml接种于直径为35cm2的培养 皿中,置于37 °C, 5 % C02饱和湿度的C02孵箱中培养。1 d后首次换液,弃 去未贴壁细胞,以后每2天更换培养液1次,
(3) 当细胞达85 % 95 %融合时用0.25 %胰蛋白酶和0.02 %EDTA混合液 37 'C消化25min 。当细胞突起縮回,细胞之间间隙增大,细胞接近圆形时用 胎牛血清终止消化。用吸管反复吹打平皿底壁,使己经消化的细胞脱离平皿底 壁。收取细胞悬液,1000 r/min,离心5min,弃上清后用全培养基重新悬浮细 胞按1:2传代培养。
(4) 培养3代17天后,弃胎牛血清培养基。
(5) 然后用PBS冲洗二次后,加入含10%与骨髓来自同一主体的血清的培 养基,继续培养5天,再用胰酶消化培养瓶中贴壁第4代MSC后,用与骨髓来自 同一主体的血清及时终止消化即可。
实施例2
(1) 观察实施例l扩增后所得细胞的数量和形状图l为实施例l扩增后所 得的细胞的形状图。从图l可以看出,细胞排列呈旋涡状或平行排列,细胞形 态呈长梭形。说明本方法培养的细胞形态符合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 征。
(2) 流式检测实施例l扩增后所得细胞的表面抗原CD105+、 CD44+、 CD34-的特征。图2是流式检测实施例l扩增后所得细胞的表面抗原CD105+特征图;图 3是流式检测实施例l扩增后所得细胞的表面抗原CD44+特征图;图4是流式检测 实施例1扩增后所得细胞的表面抗原CD34-特征图。说明本方法培养的细胞表面 抗原的表达符合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
图5为MSC扩增曲线图,从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约22天的时 间从10ml人的骨髓液中培养出2.0X108以上的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效率比较 高。
(3) 对5例实施扩增后所得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测图6是其中1例扩增后所 得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测结果图。其中图A是实验结果图,图B是经过LUCIA自动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到的染色体排序结果图,结果提示染色体正常;无变异或 缺失。从图6可以看出,扩增后所得的细胞并没发现染色体变异、缺失,同时 仍保持其二倍体的稳定性。
(4) 致瘤性检测将实施例1扩增后所得细胞注入裸鼠体内,4个月后 经病理科活检证实并无肿瘤细胞生成,见图7 8,图7为致瘤性检测的对照 组结果图,图8为致瘤性检测的对照组结果图由图7和图8对比可见。
图6、 7、 8说明扩增后MSC染色体稳定,裸鼠致瘤性试验(一),此时 的MSC没有向肿瘤细胞分化,形成肿瘤的倾向。注入5位患者自体也证实的这 一结果(最早的患者已经随访l年)。
(5) 致敏性检测将实施例1扩增后所得的细胞用生理盐水通过离心洗 涤3次的细胞悬液,注入2 3个月的成年豚鼠皮下,48h后再注入一次,观 察3天后,注射局部虽然出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但豚鼠并无明显过 敏反应。说明我们培养的细胞没有明显的致敏性,注入5位患者自体也证实的 这一结果。
将最后生理盐水稀释的细胞悬液送检验科进行细菌、霉菌、真菌、支原体、 衣原体、病毒检测并无以上病原生成。排除了体外培养过程中MSC受到污染的 情况,保证了MSC细胞悬液的无菌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并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将收集的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重新混悬均匀,再接种、培养;(3)细胞达85%~95%融合时,对其进行消化并收集细胞,用全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按1∶2传代培养;(4)培养3代17天后,弃去胎牛血清培养基;(5)然后用PBS冲洗,再加入含10%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5天;然后用胰酶消化,再用血清终止消化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2)所述的接种、培养包括以下过程按lX10Vml密度接种于 直径为35 cm2的培养皿中,置于37 。C, 5 %C02饱和湿度的C02孵箱中培养。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5)所述血清为与步骤(1)的骨髓来自同一主体的血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细胞扩增,具体涉及一种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骨髓,然后分离并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将收集的细胞重新混悬均匀,再接种、培养;(3)细胞达85%~95%融合时,对其进行消化并收集细胞,再传代培养;(4)培养3代16天后,弃去胎牛血清培养基;(5)然后用PBS冲洗,再加入含10%与骨髓来自同一主体的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天;然后用胰酶消化,再用血清终止消化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扩增效率;并且有效地解决了体外培养MSC存在的致瘤性和致敏性的问题。
文档编号C12N5/0775GK101412987SQ200810008030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
发明者姜友昭, 张忠辉, 李晓艳, 梁自文, 陆德宾, 兵 陈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