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296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
背景技术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饮食,饺子的包制一般为手工和机械两种,手工包制的饺子比较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馅皮的比例可以根据人们的口味需求改变,而且一般不会出现废品,但是包制的速度较慢,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太会包制饺子;机械包制饺子,由于设备比较复杂,而且机械的价格较高,一般适用于饭店等场合,其包制速度快,但是馅皮比例不好控制,容易出现废品,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人为控制馅
皮比例、包制的水饺与手工包制的接近、包制速度快、使用简单方便的仿手工包饺子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是由壳体组成,其特点是
壳体为对称的两片,两片间活动连接,两片壳体的中部为凹陷的半椭圆球形的馅槽,馅槽与
壳体的外边缘间形成一定宽度的压边,两片壳体上的压边的面在壳体对折时接触贴合。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壳体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轴,两
连接轴分别固定在上操作手柄和下操作手柄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上操作手柄和下操作手柄间固定有多个壳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上操作手柄和下操作手柄间固定有1-15个壳体。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壳体为对称的两片,两片间活动连接,两片壳体的中部为凹陷的半椭圆球形的馅槽,馅槽与壳体的外边缘间形成一定宽度的压边,这样可将饺子皮先放入馅槽内,然后根据需要放入适量的饺子馅,将两片壳体对折挤压,在压边的作用下,将饺子皮的四周捏合,实现包饺子的目的,结构和操作都很简单,馅皮的比例是人为调节,所以适合人们的饮食习惯;壳体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轴,两连接轴分别固定在上操作手柄和下操作手柄上,这样便于操作,可以提高操作包制速度;在上操作手柄和下操作手柄间固定有l-15个壳体,这样一次可以包制多个饺子,大大提高了包制速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参照
图1、图2,是壳体1为对称的两片,两片间活动连接,两片壳体1的中部为凹陷的半椭圆球形的馅槽2,馅槽2与壳体1的外边缘间形成一定宽度的压边3,两片壳体1对折后,压边3面可吻合,这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0015] 实施例2, 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参照图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壳体1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轴4,两连接轴4分别固定在上操作手柄5和下操作手柄6上,其他与实施例l完全相同。 实施例3, 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参照图4,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上操作手柄5和下操作手柄6间固定有多个壳体l,一般固定有1-15个壳体l,本实施例为8个,即一次最多可以同时包制8个饺子,其他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预先准备好饺子皮和馅,将饺子皮先放入馅槽2内,饺子皮要大于馅槽2,然后根据需要放入适量的饺子馅,将上操作手柄5、下操作手柄6相向对折,带动两片壳体1对折,用力挤压,由于饺子皮大于馅槽2,所以露出馅槽2的饺子皮会在压边3的压力下捏合,从而将饺子馅包制在饺子皮中,完成包制工作。
权利要求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是由壳体(1)组成,其特征是壳体(1)为对称的两片,两片间活动连接,两片壳体(1)的中部为凹陷的半椭圆球形的馅槽(2),馅槽(2)与壳体(1)的外边缘间形成一定宽度的压边(3),两片壳体(1)上的压边(3)的面在壳体(1)对折时接触贴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其特征是壳体(1)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轴(4),两连接轴(4)分别固定在上操作手柄(5)和下操作手柄(6)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其特征是在上操作手柄(5)和下操作手柄(6)间固定有多个壳体(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其特征是在上操作手柄(5)和下操作手柄(6)间固定有2-15个壳体(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手工包饺子器,是壳体为活动连接的对称两片,两片壳体的中部为凹陷的半椭圆球形的馅槽,馅槽与壳体的外边缘间形成一定宽度的压边,两片壳体上的压边的面在壳体对折时接触贴合,壳体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轴,两连接轴分别固定在上操作手柄和下操作手柄上,在上操作手柄和下操作手柄间固定有多个壳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人为控制馅皮比例、包制的水饺与手工包制的接近、包制速度快、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A23L1/164GK201479813SQ20092002445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姜伟, 姜炳炎, 王传福 申请人:姜炳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