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834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食物成分,也是维持人体正常肠道功能 所必须的。日常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便可引起便秘、糖尿病、肥胖症等一系列病症。因此, 膳食纤维对维持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膳食纤维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生产高纤维素食品,也 可制成药品用于临床治疗。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多种原料膳食纤维,添加于饮料、面 点、糖果、汤料、膨化食品和保健食品中,并被公认为是保健活性因子。在现有的技术中,纤 维的提取方式通常是将蒸煮后的原料放在塑料桶内,加水并进行人工搅拌,再用滤网勺将 漂浮在上部的悬浮纤维捞出。此种方式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费工、而且提取量小,效率 低。另外,每次提取之前的原料漂洗也是通过人工进行,由于漂洗是对加碱蒸煮过的原料进 行草味脱除,因此,在漂洗脱味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过多的接触碱性物质,容易对手上的皮 肤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提取量大、效率高、并能减轻劳动强度 的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机包括一个缸筒,在缸筒顶部的固定架上配置有动力部分,并与筒内的搅拌轴 连接,缸筒上部一侧配装有进料槽,筒壁上设置有观测窗及装有控制阀门的纤维出口和出 渣口,与纤维出口和出渣口对应的缸筒下部,分别围装或置放有纤维收集过滤槽和叶渣池。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了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包括具有一个缸筒,缸筒的下 部围装或置放有纤维收集过滤槽和叶渣池,在缸筒顶部的固定架上配置有动力部分,包括 电机、减速器、传动轮,传动轮通过固定架与缸筒内的搅拌轴连接,并带动搅拌轴转动;缸筒 的上部一侧配装有进料槽,可将蒸煮脱味后需要漂洗和提取纤维的原料通过进料槽进入缸 筒内,先进行漂洗工序,然后再进行原料纤维的提取。在缸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观察窗,在缸 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工作梯,在筒壁上设置的纤维出口和出渣口上均装有控制阀门;与纤维 出口和出渣口对应的缸筒的下部,围装或置放有U状或半圆弧状的纤维收集过滤槽,滤槽 的下部带有支腿,槽中装有密度为较细的过滤网,过滤网下为滤水箱,滤水箱通过排水口接 地面排水道。所述缸筒和纤维收集过滤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在缸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观察窗,观测窗为透明材料,其上带有刻度标尺,通过 观测窗可以看到筒内层析界面。所述纤维收集过滤槽以U状或半圆弧状围装或置放在缸筒下部,槽中装有密度较细的过滤网,过滤网的下部连接滤水箱。 为了方便观测缸筒内的界面情况,以及根据界面的高低控制所需阀门的开启,在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工作梯,该工作梯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固定在筒壁上,也可以在筒 壁上设置挂梯环,使工作梯以活动挂接的方式与筒壁上的挂梯环连接。 在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工作梯,在筒壁上设置的纤维出口和出渣口上均装有控制 阀门,其中,纤维出口是以从上至下交错的形式,排列布置在缸筒的圆周部位,并以筒壁上 安装的观侧窗的底面为最低界面。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并可 在机内实现膳食纤维的漂洗及提取两道工序的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具有劳动强度 低,省时、省力、加工量大、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纤维收集过滤槽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2 中1-缸筒、2-固定架、3-传动轮、4-减速器、5-电机、6-搅拌轴、7_纤维出口、8_纤 维收集过滤槽、9-出渣口、10-叶渣池、11-观测窗、12-进料槽,其中,8-1为过滤网、8-2为 滤水箱、8-3为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具有一个缸筒(1),缸筒 (1)的下部围装或置放有纤维收集过滤槽(8)和叶渣池(10),其中,缸筒(1)和纤维收集过 滤槽(8)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缸筒(1)顶部的固定架(2)上配置有动力部分,包括电 机(5)、减速器(4)、传动轮(3),传动轮(3)通过固定架(2)与缸筒(1)内的搅拌轴(6)连 接,并带动搅拌轴(6)转动。缸筒(1)的上部一侧配装有进料槽(12),可将蒸煮脱味后需 要漂洗和提取纤维的原料通过进料槽(12)进入缸筒(1)内,先进行漂洗工序,然后再进行 原料纤维的提取。在缸筒(1)的筒壁上设置有观察窗(11),观测窗(11)为透明材料,其上 带有刻度标尺,通过观测窗(11)可以看到筒内层析界面。为了方便观测缸筒(1)内的界面 情况,以及根据界面的高低控制所需阀门的开启,在缸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工作梯,该工 作梯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固定在筒壁上,也可以在筒壁上设置挂梯环,使工作梯以活动 挂接的方式与筒壁上的挂梯环连接。在筒壁上设置的纤维出口(7)和出渣口(9)上均装有 控制阀门,其中,纤维出口(7)是以从上至下交错的形式,排列布置在缸筒的圆周部位,并 以筒壁上安装的观侧窗(11)的底面为最低界面。与纤维出口(7)和出渣口(9)对应的缸 筒(1)的下部,围装或置放有U状或半圆弧状的纤维收集过滤槽(8),滤槽的下部带有支腿 (8-3),槽中装有密度为较细的过滤网(8-1),过滤网(8-1)下为滤水箱(8-2),滤水箱(8_2) 通过排水口接地面排水道。在缸筒(1)内,界面以上是原料纤维,随水从纤维出口溢流至纤 维收集过滤槽(8),水从滤网滤出,槽内即为原料纤维湿饼,再利用下工序的设备进行脱色、干燥、高活化、微粉碎后,制得一种浅色粉状的高活性原料膳食纤维成品。在提取原料纤维 时,需在缸筒(1)内重复操作,当层析界面以上水中不再有原料纤维悬浮时,剩余叶渣可从 出渣口(9)的阀门排入叶渣池(10),即告完成该批产品提取工序。原料叶渣料也是可用之 料,可作为饲料、及生产乳酸菌、工业酒精的原料。另外,该机可实现漂洗提取两用,在提取 纤维之前,先在机中进行原料的漂洗工序,既对加碱蒸煮后进入机内的原料进行加酸中和 漂洗,除去氯化钠。然后再进行原料纤维的提取。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包括一个缸筒,在缸筒顶部的固定架上配置有动力部分,并与筒内的搅拌轴连接,缸筒上部一侧配装有进料槽,筒壁上设置有观测窗及装有控制阀门的纤维出口和出渣口,与纤维出口和出渣口对应的缸筒下部,分别围装或置放有纤维收集过滤槽和叶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的下部围装或置放有纤维收集过滤槽和叶渣池,在缸筒顶部的固定架上配置有动力部分,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轮,传动轮通过固定架与缸筒内的搅拌轴连接,并带动搅拌轴转动;缸筒的上部一侧配装有进料槽,在缸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观察窗,在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工作梯,在筒壁上设置的纤维出口和出渣口上均装有控制阀门;与纤维出口和出渣口对应的缸筒的下部,围装或置放有U状或半圆弧状的纤维收集过滤槽,滤槽的下部带有支腿,槽中装有过滤网,过滤网下为滤水箱,滤水箱通过排水口接地面排水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筒的外壁上设 置有工作梯,该工作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固定在筒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筒的外壁上设 置有工作梯,在筒壁上设置挂梯环,工作梯以活动挂接的方式与筒壁上的挂梯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膳食纤维的生产设备,包括一个缸筒,在缸筒顶部的固定架上配置有动力部分,并与筒内的搅拌轴连接,缸筒上部一侧配装有进料槽,筒壁上设置有观测窗及装有控制阀门的纤维出口和出渣口,与纤维出口和出渣口对应的缸筒下部,分别围装或置放有纤维收集过滤槽和叶渣池。该实用新型具有劳动强度低,省时、省力、加工量大、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文档编号A23L1/308GK201754748SQ20102017108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7日
发明者武运 申请人:新疆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