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高收率从茶叶中制备甜味、酽味和香味强、涩味淡的茶类提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将茶类饮料填充于罐或PET瓶等中的商品,由于是消费者习惯的甜味,因此获得了很高的支持,其产量日益增加。最近的倾向是,人们偏好香味或酽味强、涩味得到抑制的茶类饮料。制备茶类提取物时,作为用酶制剂进行处理的方法,人们提出了如下方法结合使用原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来提取茶叶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将红茶叶用鞣酸酶处理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幻;用果胶酶、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处理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含浸淀粉酶或蛋白酶或纤维素酶或者它们的混合酶的水溶液,使其干燥,接着在100-170°C下加热烘烤的谷物茶的制备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用粘性淀粉和选自α-或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至少1种酶的混合物提取的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参照专利文献幻;将红茶的叶用鞣酸酶和至少一种细胞壁消化酶湿润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6);将茶叶提取残渣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处理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7);将茶类的热水提取液预先用鞣酸酶处理,然后冷冻浓缩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8);使绿原酸酯酶与茶提取液作用,制备浑浊少的茶类饮料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9);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蛋白酶和鞣酸酶的存在下提取茶类原料(参照专利文献10);茶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含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原果胶酶的酶组,对茶叶进行酶解提取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1);茶类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蛋白酶存在下,将茶叶用水提取,进一步将所得提取液用蛋白酶进行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2);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茶类原料提取时和/或提取后,用葡糖淀粉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转化酶或α-半乳糖苷酶等的糖分解酶进行酶解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3);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产生绯红密孔菌(Pycnoporus coccineus)的酶和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或原果胶酶,对茶类原料进行酶解提取处理(参照专利文献14)等。但是,这些方法虽然在改善呈现的甜味、酽味、香味等味道、提高收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茶的提取残渣中还残留有细胞壁或蛋白质等有用成分,难以说已将它们完全
有效地利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6-179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52-似877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62-15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7-4746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平1-47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6 日本特公平4-63662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许第3157539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平5-328901号公报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平11-308965号公报专利文献10 日本特开2003-144049号公报专利文献11 日本特开2003-210110号公报专利文献12 日本特开2008-67631号公报专利文献13 日本特开2008-86280号公报专利文献14 日本特开2008-1254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取以往对茶叶的酶处理提取中未能分解、提取尽的来自茶叶的细胞壁成分,并且伴随细胞壁成分的分解,可以将可提取的蛋白质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结果,可以高收率制备富含氨基酸成分、富有甜味、酽味和香味、且涩味淡的茶类提取物的方法。茶叶中含有约25%的蛋白质(第5次修订食品成分表),如果将该蛋白质用蛋白酶分解,预计可获得香味强的茶类提取物。但是,即使只使蛋白酶与茶叶作用,也未见有那么多的氨基酸游离。本申请人在之前的研究中推测茶叶中的蛋白质可能与鞣质结合,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蛋白酶和鞣酸酶的存在下提取茶类原料,得到了香味和酽味强、涩味淡的茶类提取物,并在之前提出了专利申请(参照前述专利文献10)。但是,即使实施专利文献10中记载的方法,也可看到提取后的茶叶中还残留有相当多的未提取的细胞壁成分和蛋白质。为此,本发明人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令人惊异地发现,除了加入蛋白酶和鞣酸酶,再进一步在茶叶中添加特定的纤维素酶、即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则茶叶的可溶性固形成分收率飞跃性提高,大量生成纤维二糖,另外氨基酸收率也提高,所得提取物富有甜味、酽味和香味,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提供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类原料添加(A)蛋白酶、(B)鞣酸酶和(C)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作原料的茶类原料的约40质量% -约80质量%可转换为可溶性固形成分,可大幅提高来自茶类原料的提取物收率,所得茶类提取物大量含有纤维二糖。还可以提高来自茶类原料的氨基酸收率。并且,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茶类提取物富含甜味、酽味和香味,通过添加在茶类饮料等中,可以使茶类饮料等具有甜味、酽味和香味,或使茶类饮料等的甜味、酽味和香味增强。本发明的方法中,伴随着酶处理,酶处理中的粘度降低,变得流畅( 6 6 ),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从酶处理浆中分离茶叶残渣的步骤。具体来说,可大幅缩短分离、过滤等作业所需的时间,可提高制备中的作业性,通过缩短作业时间,获得可以降低制备成本的效果。实施发明的方式本发明的方法中,用作原料的茶类可举出由山茶科的常绿树茶(学名=Camelliasinensis (L)O. Kuntze)的芽、叶、茎等得到的鲜叶、经制茶的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发酵茶。不发酵茶例如可举出煎茶、粗茶、焙茶、玉露、盖茶、天茶等蒸制的不发酵茶,或嬉野茶、青柳茶、各种中国茶等的炒制茶等的不发酵茶;半发酵茶例如可举出包种茶、铁观音茶、乌龙茶等;发酵茶例如可举出红茶、普洱茶、阿波粗茶、岩茶等。也可使用将不发酵茶或半发酵茶用花加香得到的茶等。其中,特别从可获得具有清新自然的香气或甜味、香味等的茶类提取物考虑,优选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等。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的茶类原料添加蛋白酶(A)、鞣酸酶(B)和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C),进行提取处理。本发明的酶处理中使用的蛋白酶㈧是将蛋白质或肽的肽键水解的酶。所述蛋白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来自动植物或来自微生物的蛋白酶,例如可举出蛋白酶A "T"、蛋白酶Μ"” “、蛋白酶P “7 7厂,3G、蛋白酶N “了 7,,、胰酶制剂F、木瓜蛋白酶W-40、菠萝蛋白酶F(以上由天野工A制备);7彡午一K (注册商标)AP、LP、MP、FP、LPL(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nf > (注册商标)FN(大和化成制备);
> (注册商标)2P、f'f f 一 A (注册商标)AP、XP-415、食品用纯化木瓜蛋白酶、匕‘才一七(注册商标)XL-416F、SP-4TO、SP-I5TO (以上由f办七夕么歹‘义”义制备);才'J工>夕一七(注册商标)228卩、9010赂、20八(以上由工4 f ii ^ 7 ^制备)> (注册商标)F、PD酶、IP酶、AO-蛋白酶(以上由矢,n >制备);寸力少一七(科研7 r ;^制备的来自米曲菌的蛋白酶);〃 夕‘一 S (注册商标)NP-2、P、可溶性木瓜蛋白酶(〃/、M > 乂 A )、蛋白酶YP-SS(以上由Y ” ^卜药品工业制备);7 l· —Λ (注册商标)、7。口夕乂、y >7 ^ (注册商标)、二^一卜,一七(注册商标)、7义力,一七(注册商标)(Λ文夕^WO制备)ρ ”(注册商标)SS、P(以上由三菱化学7
一文制备);VERON PS、C0R0LASE PN_L、C0R0LASE N、C0R0LASE 7089,VERON W,VERON P(以上由 AB ^^ ^f A Λ 制备);7° 口手 >p、r 7 今 >、r 匕° > 4 7、7° 口手 > A、寸 了一七(注册商标)(以上由大和化成制备);才〗J工 > 夕一七(注册商标)90N、10NL、22BF、s ” > ^> (注册商标)(以上由工44制备) ’了口 7—七(注册商标)ΑΡ-10( ”
卜药品工业制备);工π > NBS (洛东化成工业制备);夕f f 一七(注册商标)AS、AF(以上由科研7 了 Α"制备);碱性蛋白酶GL440、if ^,7工夕卜(注册商标)4000L、蛋白酶899、7°口歹7 ” ^ 6L、夕(注册商标)(夕工才、7协和制备);以及来自动物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这些蛋白酶可分别单独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蛋白酶(A)的使用量根据效力等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每Ig茶类原料,通常在约0. OlU-约100U,优选约IU-约80U的范围内。作为本发明的酶处理中使用的鞣酸酶(B),只要具有分解鞣质的活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任意鞣酸酶。具体来说,例如有将属于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毛霉属等的鞣酸酶生产菌用这些丝状菌的培养中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固体培养或液体培养,按照常规方法对所得的培养物或其处理物进行纯化处理而得到的鞣酸酶。需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市售的鞣酸酶,例如鞣酸酶〃 ^ 一 7 > (5, 000U/g) " ( -7 ^ - >制备)、鞣酸酶、y n > (500U/g)”(矢,n >制备)、鞣酸酶(三菱化学7—文制备)、7 $午一K TAN(新日本化学制备)等。这些鞣酸酶可分别单独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鞣酸酶(B)的使用量根据效力等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每Ig茶类原料,通常在约0. IU-约50U,优选约0. 5U-约45U的范围内。
本发明方法在下述点上具有本质性特征除上述蛋白酶和鞣酸酶之外,添加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由此,来自茶叶原料的可溶性固形成分收率飞跃性提高,可得到所得茶类提取物富含纤维二糖和氨基酸,且甜味、酽味和香味丰富的显著效果。如上所述,将茶类原料用纤维素酶处理、提取的技术在本申请之前是已知的。茶类原料中除了添加蛋白酶和鞣酸酶之外,还添加来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或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等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时,与只添加蛋白酶和鞣酸酶进行提取时比较可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若茶类原料中除了添加蛋白酶和鞣酸酶,进一步添加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则发生茶叶原料(干燥茶叶)中约40质量% -约80质量%可溶这样令人惊讶的现象,伴随细胞壁成分的分解,还大量生成纤维二糖,并且氨基酸的提取量也增加,伴随这些增加,香味、甜味、酽味等增强,证明可以以高收率获得风味丰富的茶类提取物。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例如可举出力> 口 ν> (注册商标)T3(工^子Ε〗7 ^制备)、7 S f — Λ (注册商标)CS、C(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纤维素酶ss( f力‘七* A〒〃夕7制备)、7夕,一七(注册商标)C(三菱化学7 — *制备)等。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的使用量根据效力等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每Ig茶类原料,通常在约0. IU-约200U,优选约0. 5U-约100U,更优选约IU-约50U的范围内。本发明中,除上述的蛋白酶(A)、鞣酸酶(B)、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C)之外,进一步按照每Ig茶类原料,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通常为800U以上、优选1000U-10000U、更优选1500U-5000U的量添加具有20000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进行提取,可以更高效地分解茶叶组织,增加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效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果胶酶的一种。通常被归类于果胶酶的酶中包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和果胶甲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水解果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主链的α-1,4键的酶,果胶裂解酶是通过β-消去反应来分解果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主链的α-1,4键的酶,果胶甲酯酶是水解果胶的甲基酯的酶。果胶酶是位于破坏植物组织的酶组中心的酶,如上所述,将茶类原料用果胶酶处理、提取的技术在本申请提出之前就是已知的。但是,即使以常规添加量使用以往的例如上述专利文献等中记载的果胶酶对茶类原料进行酶处理,也很难说充分分解了茶类的细胞组织。为此,在研究果胶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果胶甲酯酶的哪一种酶对茶类的细胞组织特别有效时,发现单独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即是有效的,通过使用具有比以往使用的高的活性单位的该酶,细胞组织得到充分分解。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是通过下述方法测定的值按照乂 ¥—才、A y >法(J. Biol. Chem. 153,375-380,1994年),以多聚半乳糖醛酸水溶液为底物,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与其作用,将酶促反应产物——还原糖用比色法进行定量;1单位(IU)的酶是指1分钟内生成1 μ mol半乳糖醛酸的酶量。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果胶酶的市售商品例如可举出果胶酶PL”、果胶酶G “7 7 7 ”(以上由天野工 4 A制备)、果胶酶-G0D0(合同酒精制备)、^ ” ’一^ (注册商标)A、N、S(以上由三菱化学7 — <制备)、^ S f — A (注册商标)AP-2、SPC、SPG、MC、PX、液状^彡f 一A AP-2、(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果胶酶XP_5;M ( f办七’ R r ”卞制备)、《“1 ”卞(注册商标)、《夕子才、7夕7々卟卜,SP-L,々^卜7Ψ4 ^ (注册商标)、7廿4 Λ (注册商标)、*卜口廿4 Λ (注册商标)、if 一义廿4Λ (注册商标)(以上由乂术乂 >尹4 7夕八^才4 >夕· 7卜'J 一制备);七> 口〉> (注册商标)PC5、PE60、PEL、可溶性果胶酶T(以上由工4千“了 <制备)、果胶酶SS、果胶酶HL(以上由\々^卜药品工业制备)等。其中,特别是作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高的果胶酶,可举出例如^彡子一^ AP-2、SPC、SPG(以上由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普通的市售果胶酶制剂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通常为500U/g_约20000U/g左右。因此,为了在Ig茶叶原料中添加800U,必须在Ig茶叶原料中添加0.04g-1.6g这样大量的果胶酶制剂。此时,例如相对于Ig茶叶原料添加0. 06g以上、特别是0. 08g以上的酶制剂量,则赋形剂或其它成分的影响在茶类提取液中较强,所得茶类提取物的口味变淡,带来与茶不同的不自然的甜味,产生杂味等,对呈现的味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作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原本可以直接使用具有20000U/g以上的高活性的果胶酶,但如果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低于20000U/g的果胶酶制剂,则例如需要将该酶制剂通过水混合性有机溶剤(丙酮、乙醇等)沉淀、等电点沉淀、超滤、凝胶过滤等纯化,回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20000U/g以上的组分来使用。本发明中,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进一步结合使用半纤维素酶、原果胶酶、葡糖淀粉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α -半乳糖苷酶等其它的糖分解酶。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示例如下准备相对于1重量份茶类原料溶解了 4质量份-40质量份水以及根据需要的茶类原料的0.1质量% -1质量%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钠的溶液,向其中添加茶类原料,根据需要,在约60°C -约121°C下灭菌约2秒-约20分钟后冷却。接着,首先加入鞣酸酶,均勻混合,然后进一步添加蛋白酶和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在约20°C -约60°C下进行约30分钟-约M小时的酶处理。酶处理后,在约60°C -约121°C下使酶失活约2秒-约20分钟,冷却,采用离心分离、滤纸过滤等适当的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由此可得到澄清的茶类提取物。所得茶类提取物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浓缩手段制成浓缩液的形态。
通过以上的酶处理提取,与完全未进行酶处理的茶类提取物相比,生成约4倍量-约5倍量的氨基酸。另外,茶类原料的细胞组织分解,生成大量的纤维二糖,用作原料的茶类中,约40质量% -约80质量%可变换成可溶性固形成分。按照上述方法,茶类原料的固形成分收率、氨基酸收率和纤维二糖收率均增加,结果可得到(a)以茶类提取物的全部固形成分(换算为Bx)为基准,含有0.8-10质量%纤维二糖,(b)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03-1.0,且(c)纤维二糖/氨基酸的质量比为0. 08-1. 0的茶类提取物;优选(a)以茶类提取物的全部固形成分(换算为Bx)为基准,含有1. 5-8质量%纤维二糖,(b)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 05-0. 5,且(c)纤维二糖/氨基酸的质量比为0. 15-0. 8的茶类提取物;更优选(a)以茶类提取物的全部固形成分(换算为Bx)为基准,含有2-6质量%纤维二糖,(b)纤维二糖/鞣质的质量比为0. 1-0. 3,且(c)纤维二糖/氨基酸的质量比为0. 3-0. 6的茶类提取物。需说明的是,已知纤维二糖具有淡淡的甜味,并且具有遮盖酸味、遮盖苦味、遮盖异味、赋予粘稠感(一感)等的作用,推测由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茶类提取物具有甜味、酽味、香味等,纤维二糖的增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茶类提取物可根据需要在填充到容器中之后或填充之前加热灭菌,由此也可形成可长时间保管的状态。由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茶类提取物通常可以直接以液体状利用,也可根据需要,在该提取物中添加糊精、化工淀粉、环糊精、阿拉伯树胶等赋形剂,制成粉末状。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实施例1向在900g软水中溶解了 0. 6g抗坏血酸钠的溶液中添加IOOg绿茶叶(中国产蒸汽杀青制法),在80°C下灭菌5分钟,冷却至45°C。向其中加入Ig鞣酸酶(三菱化学7 —文制备500U/g),搅拌15分钟。然后添加Ig蛋白酶M( 7 7 -Λ制备力500U/g)和0. 25g^ S + — 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的来自长枝木霉的纤维素酶1500U/g),溶解后在40°C下进行8小时的酶处理。酶处理后,在90°C下灭菌10分钟,冷却至30°C,用漂白布除去茶叶残渣固形物质,然后使用在2号滤纸(8cm)上预涂了 IOg纤维素粉的真空吸滤过滤器,以一定压力进行吸滤(减压度13. 33KPa),得到820g澄清的提取液(过滤所需时间4分32秒)。将该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145. 2g Bx48°的浓缩液。将该浓缩液在95°C下加热灭菌30秒,填充到密闭容器中,然后急速冷却至常温,得到本发明品1的绿茶类提取物。实施例2实施例1中,使用0. 25g七> 口* > (注册商标)T3 (工4子e ^ 7 4制备的来自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2600U/g),代替0. 25g ^ ^ ★一 A C,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4分10秒),得到148. Sg本发明品2。实施例3实施例1中,使用0. 25g ^夕,一C (三菱化学Π制备的来自长枝木霉的纤维素酶3000U/g),代替0. 25g ^ ^ f 一 ^C,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3分47秒),得到167. 2g本发明品3。参考例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测定(y ¥ —彳、> y >法参照J. Biol.Chem. 153,375-380,1994 年)在0. 9ml含有1 %多聚半乳糖醛酸的50mM乙酸缓冲液(pH 4. 5)中添加0. Iml酶溶液的适当的稀释液。将上述混合溶液在45°C下反应适当的时间,然后在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使酶失活,冰冷却,制成反应液。在0. 3ml反应液中加入0. 3ml ^ <一铜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冰冷却,加入0. 3ml才、^ ” >试剂,用试管混合器充分搅拌,进一步加入3ml离子交换水,用试管混合器充分搅拌。将该溶液用离心分离机、以9000转处理3分钟,测定上清液的500nm的吸光度(Abs.)。另一方面,将上述酶溶液的适当的稀释液预先加热失活,使用该溶液,进行与上述完全同样的操作,以此作为空白吸光度。由所使用的酶浓度、酶促反应时间、吸光度计算Ig酶1分钟内生成的半乳糖醛酸的ymol数,以此作为Ig酶的单位⑶。测定的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测定值
^彡f 一 A AP2 (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IMOOU/g参考例2将IOOg ^ ^子一^ AP2(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lM00U/g)溶解于IOOOg离子交换水,用 ' K 7 Π —(注册商标)50VF05P2 (分级分子量30,000 卜U々7制备)超滤浓缩,回收30ml未通过的部分,进一步冷冻干燥,得到12. Og参考品2 (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86500U/g)。实施例4实施例1中,除0. 25g卞HK C之外,添加4. 8g参考品2 (相对于Ig茶叶,上述测定得到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4152U/g),溶解,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3分21秒),得到183. 2g本发明品4。实施例5实施例1中,^ S f — A c的添加量用0. Ig代替0. 25g,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4分52秒),得到137. 2g本发明品5。实施例6实施例1中,^ S f — A C的添加量用0. 05g代替0. 25g,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5分25秒),得到116. 5g本发明品6。比较例1实施例1中,不使用任何酶,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10分25秒),得到66. 8g比较品1。比较例2实施例1中,不使用7 ”C,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过滤所需时间9分57秒),得到72. 9g比较品2。比较例3-15实施例1中,分别使用0. 25g七> π * > AC40 (工4子e < 7 4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纤维素酶)、0.25g纤维素酶T ‘h J ” 4( τ 7 > ^fM A制备的来自绿色木霉的纤维素酶)、0. 25g纤维素酶XP-425( f ir' -fc ir Λ r ^制备的来自绿色木霉的纤维素酶)、0.25g七> >一7 f办七(f力 Λ歹?々7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纤维素酶)、0. 25g ^ AC(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纤维素酶)、0. 25g -fc ^ α ν >HClOO (工4子e 4 7 4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木聚糖酶)、0· 25g半纤维素酶“ T-^y ”90 ( T
J ^f λ A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半纤维素酶)、0.25g ^ ^ —K SNX(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半纤维素酶)、0. 25g ^ S A ACH(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半纤维素酶)、0.25g可溶性果胶酶T( ^ ^ 7 4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果胶酶)、0. 25g ^ ^午一K TG(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的来自长枝木霉的葡聚糖酶)、0. 25g ^ ^午一K INS(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菊粉酶)、0. 25g ^彡f — A AGS(新日本化学工业制备的来自黑曲霉的α-半乳糖苷酶)代替0.25g 7 S f — A C,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完全同样的操作,得到比较品3-14(过滤所用时间与其它测定值一起示于下表1)。成分分析对本发明品1-6和比较品1-14进行鞣质、氨基酸和纤维二糖的浓度(%为质量基
9准)的测定。测定方法氨基酸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鞣质酒石酸铁法纤维二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本发明品1-6和比较品1-15的绿茶原料的产量和各成分的测定值(浓度)以及过滤所用时间示于下表1。表 权利要求
1.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茶类原料添加(A)蛋白酶、(B)鞣酸酶和(C)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茶类原料是绿茶、乌龙茶或茉莉花茶。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每Ig茶类原料,在0.01U-100U的范围内添加蛋白酶㈧。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Ig茶类原料,在0.1U-50U的范围内添加鞣酸酶⑶。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Ig茶类原料,在0.1U-200U的范围内添加来自长枝木霉或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C)。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进一步按照每Ig茶类原料,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达到800U以上的量添加具有20000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进行提取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茶类原料添加蛋白酶、鞣酸酶以及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取在以往的茶叶的酶处理提取中未能分解、提取尽的、来自茶叶的细胞壁成分,并且伴随细胞壁成分的分解,可以将可提取的蛋白质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结果,可以高收率获得富含氨基酸成分、富有甜味、酽味和香味的茶类提取物。
文档编号A23F3/16GK102573507SQ2010800025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加东冴美, 川口理衣, 木野遥, 村井弘二, 藤田怜, 长野和种, 陈风雷 申请人: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