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松压片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67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松压片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涉及ー种鱼松压片成型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产大国,渔业资源中尤其以淡水鱼类资源最为丰富,2009年我国淡水鱼类产品总产量已达到2109. 9万吨,其中鲢鱼、草鱼、鳙鱼等低价值鱼占淡水鱼总量的60%以上。目前我国淡水鱼绝大多数为鲜销,加工转化率低。随着内陆渔业生产产量的增加和人们对加工鱼制品和方便食品需求量的增长,低值淡水鱼的深加工对于延长保存期,实现淡水鱼增值,提高原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是解決“卖鱼难、鱼贱伤农”等农业经济瓶颈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淡水鱼加工市场上现有的鱼松、鱼片、糟鱼、鱼香肠,鱼卷等鱼制品,远远满 足不了消费者多祥化及方便食品的消费需求。将风干低值鱼经蒸煮后打击制成绒毛状鱼松,再将鱼松压缩成型,加工成休闲、即食的鱼松片,有利于产品的包装、贮运和消费者食用,既实现了淡水鱼的二次加工增值,符合淡水鱼加工利用的研究方向,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需求变化的趋势,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前景。由于鱼松压片成型性能差、流动性不好,目前市场上通用的药品、食品成型机存在难以定量上料,加工产品厚薄不一致,不能连续生产,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不能满足鱼松压片成型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因此,研究适用于鱼松物料的成型机械,对推动鱼产品的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鱼松压片成型机械。鱼松原料经过该机械压缩后直接压片成型,上料过程、压缩成型过程与卸料过程同步进行,成型效果好、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该鱼松压片成型机械方便清洗,使食品加工安全卫生。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鱼松压片成型机,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定位装置,压缩成型装置,卸料装置。ー种鱼松压片成型机,所述的上料装置为ー种叶片搅动给料装置。ー种鱼松压片成型机,所述的定位装置为ー种固定上下模板相对位置的装置。ー种鱼松压片成型机,所述的压缩成型装置是ー种冲头挤压圆形腔的装置。ー种鱼松压片成型机,所述的卸料装置为ー种长冲头将成型鱼松块推出圆形腔的装置。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定位杆3后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的机构示意图;[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的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和叶片装配后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和叶片装配后的主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冲板的主、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下冲板的主、俯视图。图中,I为机架,2为电动推杆,3为定位杆,4为下模板,5为上模板,6为导向杆,7为电动推杆,8为减速电机,9为搅拌轴,10为料斗,11为导向管,12为叶片,13为步进电机,14为电动推杆,15为钢珠,16为上冲板,17为下冲板,18为轴,19为圆形腔,20为定位孔,21为卸料窗,22为排油孔,23为定位槽,24为圆形腔,25为长冲头,26为短冲头,27为冲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料装置、定位装置、压缩成型装置、卸料装置组成。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在上料装置的下方设置压缩成型装置,在压缩成型装置左边设置卸料装置,在卸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定位装置。其工作流程为鱼松原料从料斗处进料,减速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叶片也在跟随搅拌轴一起转动,料斗里的鱼松原料在叶片的作用下被均匀的分布在上模板的第三组圆形腔C中。步进电机带动上模板间歇性的转动,上模板转动90°,定位杆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上升,定位杆穿过下模板上的定位孔和上模板上的定位孔进行定位,上模板第三组圆形腔C被运送到短冲头和冲头所在的位置,此时,上冲板的短冲头和下冲板的冲头分别在电动推杆提供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向上压缩圆形腔中的鱼松原料,同时第二组圆形腔B进行上料阶段;第三组圆形腔C内的鱼松原料压缩成型后,定位杆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下降,同时短冲头和冲头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分别向上、下运动。步进电机带动上模板转动90°,上模板第三组圆形腔C被运送到卸料区,电动推杆带动长冲头向下推出已经成型的鱼松压片产品,鱼松压片成型产品通过下模板的卸料窗卸下,此时第二组圆形腔B进行压缩成型过程,第一组圆形腔A进行上料过程。如图I和图2所示,上料装置主要由减速电机8、料斗10、搅拌轴9、叶片12组成。鱼松原料从料斗10处上料,减速电机8通过搅拌轴9带动叶片旋转,鱼松原料在叶片12的搅动下均匀的分布在上圆形腔19和圆形腔24中。如图I所示,定位装置主要由电动推杆2、定位杆3、导向管11、导向杆6组成。在短冲头26向下压缩圆形腔内的鱼松原料的过程中,导向杆6在导向管11内垂直移动,保证了短冲头26压缩圆形腔的垂直定位;同时上模板5每转动1/4圆周,定位杆3在电动推杆2的作用下,向上、向下移动一次,穿过定位孔20和定位槽23,保证了压缩成型阶段上模板5和下模板4之间准确的相对位置。如图I和图2所示,压缩成型装置主要由上模板5、下模板4、上冲板16,下冲板17,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3、钢珠15组成。上冲板16和下冲板17分别在电动推杆7和电动推杆14的作用下挤压圆形腔19和圆形腔24内的鱼松。下模板4固定,电动推杆13通过轴18带动上模板5转动,钢珠15将上模板5和下模板4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滑动摩擦,上模板5每转动90°,完成一次挤压成型。[0027]如图I和图2所示,卸料装置主要由上模板5、下模板4、上冲板16、下冲板17、电动推杆7组成。当完成挤压成型的圆形腔运动到下模板4的卸料窗21处,电动推杆7带动上冲板16的长冲头25向下推出圆形腔中的成型块状鱼松。如图3所示,上模板5为圆形板状,上模板5上共有四组圆形腔19和四个定位孔20。四组圆形腔分别为第一组圆形腔A,第二组圆形腔B,第三组圆形腔C,第四组圆形腔D。每组圆形腔包括4个圆形通孔,圆形腔用于盛装鱼松物料;定位孔用于定位杆上升时确定上、下模板的相对位置。 如图4所示,下模板4为圆形板状,其上设置有若干孔,两个排油孔22用于排出压缩成型阶段渗出的汁水,4个圆形腔用于盛装压缩成型阶段的鱼松物料,I个定位槽用于定位杆3定位,卸料窗21用于卸出已成型的鱼松块。如图5和图6所示,叶片12连接在搅拌轴9的末端,减速电机8通过搅拌轴9带动叶片旋转,鱼松原料在叶片12的搅动下均匀的分布在上圆形腔19和圆形腔24中。如图7所示,上冲板16包含有4个长冲头25和4个短冲头26,长、短冲头均为圆柱状,短冲头的作用是挤压圆形腔中的鱼松原料并使之成型,长冲头的作用是推出圆形腔中已成型的鱼松块。如图8所示,下冲板17上设置有4个冲头27,冲头为圆柱状,其作用是辅助鱼松原料的挤压成型。
权利要求1.ー种鱼松压片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定位装置、压片成型装置、卸料装置,所述的压片成型装置用于实现鱼松的压缩成型,进料装置位于压缩成型装置的上方,进料装置实现鱼松物料均匀进入圆形腔,卸料装置用于鱼松成型压片从圆形腔中卸出,定位装置用于保证整个压缩成型过程中个工作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松压片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片成型装置由上模板(5)和下模板4)构成,压缩时,上、下模板相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松压片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上模板(5)开有4组圆形腔,使得进料、压缩成型、卸料等过程同时进行,实现连续化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松压片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下模板(4)上开有沟槽,且沟槽内有排油孔(22),以利于及时排出压缩成型时渗出的汁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松压片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中的料斗(10)的底部设置有叶片(12),叶片(12)的转动使得物料均匀的分布在挤压区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鱼松压片成型机,包括上料装置、定位装置、压缩成型装置、卸料装置。鱼松原料在上料装置的搅拌叶片推动下,均匀地分布在上模板的4个圆形腔中,步进电机带动上模板转过90°,压缩成型装置的上、下冲板同时相向运动,将圆形腔中的鱼松原料压块成型,上模板继续转过90°,卸料装置将圆形腔中成型的鱼松片从下模板的卸料窗推出,定位装置实现压缩成型和卸料过程中上、下模板的准确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鱼松原料的连续压片成型。
文档编号A22C25/00GK202396372SQ20112052680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任金海, 左婷, 徐洁倩, 曹烜熊, 朱冉, 李添喜, 李莹凡, 熊善柏, 陈红 申请人:华中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