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03556阅读:1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黄蜀葵花提取物可用于药品、保健品和食品。
背景技术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 Medic的干燥花, 黄蜀葵花最早记载于《嘉佑本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本草纲目》记载其花气味甘、寒、 滑、无毒,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消疽肿, 浸油涂汤火伤等。现代医学中,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成分,目前对化学成分的研究也集中于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A, TFA)及其单体。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七个黄酮类单体分离鉴定。研究证明具有降低蛋白尿,减轻红细胞尿,减轻肾小管间质病变,消除氧自由基,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力,促进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转运与清除,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体液免疫反应程度,从而减轻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介导性肾损伤,改善肾功能,达到治疗慢性肾炎(CKD)的目的。药理研究表明,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进一步的化学研究表明,黄蜀葵花黄酮类化合物(或称为总黄酮)中以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棉皮素-3'-葡萄糖苷、杨梅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洋槐糖苷、 棉皮素、杨梅素、槲皮素九种成分含量较多,该九种化合物有以下化学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含有棉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异槲皮苷,其重量比例为棉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异槲皮苷=(11-16) (2.5-6) (4-6.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提取物总重量为基准,按重量百分比,所述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大于50 %。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还含有槲皮素、槲皮素-3-洋槐糖苷。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还含有金丝桃苷。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还含有杨梅素、杨梅素-3-葡萄糖苷、棉皮素。
6.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和药用可接受载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胶囊剂、片剂、注射剂、 溶液剂、糖浆剂、颗粒剂、丸剂、粉剂、膏剂或贴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为软胶囊或硬胶囊,所述丸剂为滴丸剂。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肾炎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0.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食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中棉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异槲皮苷的重量比例,本发明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有效成分明确、质量更加稳定,有效成分更完全,疗效更好更稳定并且安全可靠,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有效成分比例更优、含量高、质量高,解决了黄蜀葵花服用剂量大的问题。
文档编号A23L1/29GK102600219SQ2012100825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周九兰, 唐仁茂, 唐海涛, 徐柏颐, 欧阳强, 闵文林 申请人: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