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动控制恒温电热腐竹煮浆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腐竹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腐竹,又称腐皮或豆腐皮,是煮沸豆浆表面凝固的薄膜,可鲜吃或晒干后吃,腐竹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很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其工艺为去皮一浸泡一混合一磨浆一过滤去渣一煮浆一揭皮提取腐竹一干燥即得腐竹产品。目前,腐竹加工的煮浆挑膜这是腐竹制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操作步骤是先旺火猛攻,当锅内豆浆煮开后,炉灶即可停止鼓风,并用木炭、煤或木屑盖在炉火上抑制火焰,降低炉温,同时撇去锅面的白色泡沫。过5 6分钟,浆面自然结成一层薄膜,即为腐竹膜。此时用剪刀将腐竹膜对开剪成两半,再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使腐竹膜形成条竹状。通常每锅15公斤豆浆可揭·60张腐竹。起锅后的腐竹一般晾在竹竿上。在煮浆揭膜这一环节中,成败的关键有三一是降低炉温后,如炭火或煤火接不上或者太慢,锅内温差过大,就会变成腐花,不能结膜。因此停止鼓风后,必须将预先备好烧红的炭火加入,使其保持恒温。有条件的可采用锅炉蒸汽输入锅底层,不直接用火煮浆。二是锅温未降,继续烧开,会造成锅底烧疤,产量下降。三是锅内的白沫没有除净,会直接影响薄膜的形成。其生产过程存在劳动强度大,不好控制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控制恒温电热腐竹煮浆锅。本发明的自动控制恒温电热腐竹煮浆锅,包括锅架与腐竹槽,其特征在于锅架与腐竹槽之间安装有不少于两个并联连接的电热管(3),腐竹槽(I)底部设有不少于两个串联连接的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的输出端接于电热管(3),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 )的输入端与市电开关连接,电源通过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 )向电热管(3 )供电进行加热,电加热腐竹槽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同步被加热,当腐竹槽超过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额定上限温度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断电,当腐竹槽温度降到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额定下限温度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接通电源,向电热管(3)供电;从而实现腐竹槽自动控制恒温在所设定温度范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腐竹加工的煮浆挑膜工序的劳动强度大,不好控制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I——主视示意2——俯视示意3——电热管与双金属温开关电路布置示意图
图中腐竹槽(1),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电热管(3),锅架(4),锅架脚(5)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I一 3所示,本发明的自动控制恒温电热腐竹煮浆锅,腐竹槽(I)采用不锈钢薄板,采用现有技术焊接制造;锅架(4),锅架脚(5)采用A3碳钢型材,采用现有技术焊接制造;双金属温开关(2)为现有技术的纽扣双金属温开关,电热管(3)为现有技术的石英电热管。其锅架(4)与腐竹槽(I)之间安装有16个并联连接的电热管(3),腐竹槽(I)底部设置32个双金属温开关(2),即电热管(3)两端均有一个双金属温开关(2)串联连接。使用时,双金属温开关(2)的输入端与市电开连接,电源通过双金属温开关(2)向电热管(3)供电进行加热,电加热腐竹槽时,双金属温开关(2)同步 被加热,当腐竹槽超过双金属温开关
(2)额定上限温度时,双金属温开关(2)的双金属变形而断电,当腐竹槽温度降到双金属温开关(2)额定下限温度时,双金属温开关(2)的双金属变形而接通电源,向电热管(3)供电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腐竹槽自动控制恒温在所设定温度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恒温电热腐竹煮浆锅,包括锅架与腐竹槽,其特征在于锅架与腐竹槽之间安装有不少于两个并联连接的电热管(3),腐竹槽(I)底部设有不少于两个串联连接的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的输出端接于电热管(3),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 )的输入端与市电开关连接,电源通过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 )向电热管(3 )供电进行加热,电加热腐竹槽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同步被加热,当腐竹槽超过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额定上限温度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断电,当腐竹槽温度降到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额定下限温度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2)接通电源,向电热管(3)供电;从而实现腐竹槽自动控制恒温在所设定温度范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自动控制恒温电热腐竹煮浆锅,锅架与腐竹槽之间安装有不少于两个并联连接的电热管,腐竹槽底部设有不少于两个串联连接的双金属片温控开关,双金属片温控开关的输出端接于电热管,双金属片温控开关的输入端与市电开关连接,当腐竹槽超过上限温度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断电,当腐竹槽温度降到下限温度时,双金属片温控开关接通电源,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恒温在所设定温度范围;有效解决腐竹加工的煮浆挑膜工序的劳动强度大,不好控制等问题。
文档编号A23C20/02GK102940049SQ2012104782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廖福存, 黄结云 申请人:廖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