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株产生beta、alpha两种半乳糖苷酶的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产生beta、alpha两种半乳糖苷酶的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及应用。
背景技术:
类芽孢菌属细菌是芽孢杆菌属分类上的新发展,1993年Ash等人将11个种从芽孢杆菌中独立出来,成立了类芽孢菌属,至今已有22个种归属于类芽孢菌属。由于类芽孢杆菌产生抗逆性强的芽孢,在产品开发上备受重视,是芽孢菌中具有开发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类芽孢杆菌各方面应用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在生物农药、环境污染治理、发酵生产环化糊精葡萄糖转移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结果,但有关类芽孢菌产生半乳糖苷酶活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作用糖苷键的不同,半乳糖苷酶可分为bata和alpha两种类型。Bata-半乳糖苷酶又称乳糖酶,多用于发酵乳制品的加工。该酶水解乳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降低牛奶中乳糖含量。bata-半乳糖苷酶广泛分布于细菌、酵母和真菌中,尤其以乳酸菌存在最为普遍,因此发酵乳制品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大豆中存在多种低聚糖如棉籽糖和水苏糖,它们属于α-半乳糖苷酶类寡糖,而人体内缺乏水解这类寡糖的水解酶α-半乳糖苷酶,它们可不经消化吸收直接到达结肠,在结肠中被细菌发酵产气,引起胃肠胀气,这类寡糖又称为抗营养因子。乳酸菌发酵的酸豆奶是人们喜爱的饮品,多很乳酸菌如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具有α -半乳糖苷酶,也就是说,经过乳酸菌发酵的酸豆奶中含有少量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因此利用产生bata或alpha-半乳糖苷酶的益生菌株,发酵的酸奶或豆奶其附加值将会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株产生beta、alpha两种半乳糖苷酶的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产生beta、alpha两种半乳糖苷酶的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分离自新疆传统酸奶中,是一株利用乳糖产生乙酸、乳酸的类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命名为伊利诺类芽抱杆菌(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KWT5,已于2012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 No 68890上述伊利诺类芽抱杆菌(PaenibacillusiIlinoisensis)CGMCC No :6889 :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以周生鞭毛运动,产生芽孢,芽孢端生;菌落较大且大小不均,无突起;其生理生化特征是接触酶为阳性,V-P反应阴性。不产硫化氢。吲哚反应阴性。不能还原硝酸盐。详见表I。表I 伊利诺类芽抱杆菌(Paenibacillus illinoi sens is) CGMCC No :6889 的生理生化特性
权利要求
1.一株产生beta、alpha两种半乳糖苷酶的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命名为伊利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KWT5,已于2012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 No 6889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beta、alpha两种半乳糖苷酶的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在乳制品和微生态制剂制备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生beta、alpha两种半乳糖苷酶的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及应用,所述菌株命名为伊利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KWT5,已于2012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 No6889。本发明所述伊利诺类芽孢杆菌在最佳培养基上的bata-半乳糖苷酶酶活性是0.239±0.014U/mg,alpha-半乳糖酶酶活性是0.160±0.015U/mg,预示该菌株在乳制品、豆制品发酵和微生态制剂制备中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
文档编号A23C9/12GK103013889SQ20121058093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孔健, 刘陶陶, 孔文涛, 陆文伟, 孙芝兰 申请人: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