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8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发酵装置,特别是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泔脚)指饭店、宾馆等餐饮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食堂的食物下料和食物残余。厨余的主要组成有果蔬、果皮、果核、肉食、骨头等,还有一定量的废餐具、牙签及餐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厨余的发生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处置手段已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卫生的需要。为了完全消除或使厨余垃圾对人体健康、市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必须积极开发各种厨余处理技术。由于厨余垃圾(泔 脚)有机物含量高,目前最主要的资源化技术是生物转化法。生物处理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类。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厨余垃圾时,由于厨余垃圾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采用单相厌氧发酵工艺处理,容易出现酸化现象,产甲烷菌受到抑制。因此,通常采用两相厌氧发酵工艺,但该工艺所需的设备多,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鉴于现有的两相厌氧处理厨余垃圾时,在工程应用上存在的种种不足,设计一种集酸解和厌氧发酵产沼气为一体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对实现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实现酸解液和沼液自动循环加补。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原料收集池2、酸解塔5、厌氧发酵罐10 ;原料收集池2、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分别与酸解塔5连接。所述原料收集池2为敞口式、底部呈圆锥状的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搅拌器1,底部设有原料排放口、其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顶部连接,管道上设有二通阀I 3。所述酸解塔5为圆柱体结构,顶部设有原料进口和二通阀II 4,底部设有由二通阀控制的物料排放口 13,内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床6,固定床6用于放置酸解物料和菌种,其数量及大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右下侧设有酸解液排放口、并通过管道与厌氧发酵罐10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8,防止料液返回酸解塔5中,右上部设有沼液循环入口,厌氧发酵罐10循环利用的沼液从此口进入。所述厌氧发酵罐10为底部呈椭圆形的圆柱体结构、其顶部设有沼气排放口 16,由二通阀III 9控制沼气的排放,底部设有残留物排放口 14,由二通阀IV 12控制残留物的排放,左下部设有酸解液入口,进行沼气发酵的酸解液从此口进入,右中部设有沼液循环出口 15,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沼液循环入口连接。所述原料收集池2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左上方连接,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右下侧连接。工作原理将收集的厨余垃圾中不易分解的牙签、餐具及骨头等去除,放入原料收集池2中,启动搅拌器I将物料打碎,同时加入占物料总体积30%的酸解菌种,混合均匀后,打开二通阀I 3将物料放入酸解塔5中的第一层固定床6中,第一层固定床6充满物料后,通过溢流口 7自动流向第二层,一直至物料充满酸解塔5中的所有固定床6,加料结束;随着酸解塔5中厨余垃圾的酸解进行,得到的酸解液从酸解塔5右下部的管道进入预先启动且已正常产沼气的厌氧发酵罐10中,由于酸解液的产生量远远低于厌氧发酵料液11的总体积,因此,进入至厌氧发酵罐10中的酸解液不会引起料液酸化,可以正常产沼气;当酸解塔5中厨余垃圾的酸解反应和厌氧发酵罐10中的厌氧发酵产沼气都正常时,发酵产生的沼气储在厌氧发酵罐10中使得发酵罐中的压力大于酸解塔5中的压力,会将厌氧发酵罐10中的厌氧发酵料液11压出发酵罐,经右中部的沼液循环出口 15返回至酸解塔5右上部的第一层固定床6中,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加,返回的沼液也增加,并从第一层固定床6的溢流口 7逐层往下流动,最终到达酸解塔5的底部,并储存于酸解塔5中,在此过程中,由于单向止回阀8的作用,沼液不会从酸解塔5右下部的酸解液排放口返回。当使用沼气时,厌氧发酵罐10中压力会逐渐下降并小于酸解塔5中的压力,此时酸解塔5中的酸解液又通过管道从酸解液排放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能实现酸解液和沼液自动循环补加;2、酸解塔具备酸解和储液双重功能,厌氧发酵罐无需单独设置水压间;3、能耗低、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 :搅拌器、2 :原料收集池、3 :二通阀I、4 :二通阀II、5 :酸解塔、
6:固定床、7 :溢流口、8 :单向止回阀、9 :二通阀111、10 :厌氧发酵罐、11 :厌氧发酵料液、12 二通阀IV、13 :物料排放口、14 :残留物排放口、15 :沼液循环出口、16 :沼气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原料收集池
2、酸解塔5、厌氧发酵罐10 ;原料收集池2、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分别与酸解塔5连接。原料收集池2为敞口式、底部呈圆锥状的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搅拌器1,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其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顶部连接,管道上设有二通阀I 3。酸解塔5为圆柱体结构,顶部设有原料进口和二通阀II 4,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 13,内部设有I个固定床6,右下侧设有酸解液排放口、并通过管道与厌氧发酵罐10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8,右上部设有沼液循环入口。厌氧发酵罐10为底部呈椭圆形的圆柱体结构、其顶部设有沼气排放口 16,底部设有残留物排放口 14,左下部设有酸解液入口,右中部设有沼液循环出口 15,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沼液循环入口连接。原料收集池2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左上方连接,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右下侧连接。实施例2 :如图I所示,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原料收集池2、酸解塔5、厌氧发酵罐10 ;原料收集池2、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分别与酸解塔5连接。原料收集池2为敞口式、底部呈圆锥状的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搅拌器1,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其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顶部连接,管道上设有二通阀I 3。酸解塔5为圆柱体结构,顶部设有原料进口和二通阀II 4,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 13,内部设有5个固定床6,右下侧设有酸解液排放口、并通过管道与厌氧发酵罐10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8,右上部设有沼液循环入口。厌氧发酵罐10为底部呈椭圆形的圆柱体结构、其顶部设有沼气排放口 16,底部设有残留物排放口 14,左下部设有酸解液入口,右中部设有沼液循环出口 15,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沼液循环入口连接。原料收集池2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左上方连接,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右下侧连接。实施例3 :如图I所示,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原料收集池
2、酸解塔5、厌氧发酵罐10 ;原料收集池2、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分别与酸解塔5连接。 原料收集池2为敞口式、底部呈圆锥状的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搅拌器1,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其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顶部连接,管道上设有二通阀I 3。酸解塔5为圆柱体结构,顶部设有原料进口和二通阀II 4,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 13,内部设有8个固定床6,右下侧设有酸解液排放口、并通过管道与厌氧发酵罐10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8,右上部设有沼液循环入口。厌氧发酵罐10为底部呈椭圆形的圆柱体结构、其顶部设有沼气排放口 16,底部设有残留物排放口 14,左下部设有酸解液入口,右中部设有沼液循环出口 15,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沼液循环入口连接。原料收集池2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左上方连接,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右下侧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收集池(2)、酸解塔(5)、厌氧发酵罐(10);原料收集池(2)、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分别与酸解塔(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收集池(2)为敞口式、底部呈圆锥状的圆柱体结构,内部设有搅拌器(1),底部设有原料排放口、其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顶部连接,管道上设有二通阀I (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解塔(5)为圆柱体结构,顶部设有原料进口和二通阀II (4),底部设有物料排放口( 13),内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床(6),右下侧设有酸解液排放口、并通过管道与厌氧发酵罐(10)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止回阀(8),右上部设有沼液循环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罐(10)为底部呈椭圆形的圆柱体结构、其顶部设有沼气排放口(16),底部设有残留物排放口( 14),左下部设有酸解液入口,右中部设有沼液循环出口( 15),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沼液循环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收集池(2)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左上方连接,厌氧发酵罐(10)通过管道与酸解塔(5)的右下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原料收集池、酸解塔、厌氧发酵罐;原料收集池、厌氧发酵罐通过管道分别与酸解塔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酸解液和沼液自动循环补加,酸解塔具备酸解和储液双重功能,厌氧发酵罐无需单独设置水压间,能耗低、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2730117SQ2012203469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苏有勇, 吴桢芬, 叶节连, 陈恒杰, 潘奇林, 施航, 韩挺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