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茶叶甩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甩条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揉捻后,需要对成团的茶叶进行分散、整形,现在工序是由人工完成,靠人的双手将揉捻后成团的茶叶抖散。这样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人工抖散工作效率低,工作效果不好,只起到抖散的作用,抖散后的茶叶依然弯曲,形状较差,影响成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甩条机,实现分散、整形工序的机械完成,在抖散茶叶的同时,将揉捻后弯曲的茶叶拉直,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叶甩条机,包括圆柱形的筒体,筒体上端开有进料口,筒体下端为格栅状镂空隔板,筒体中央安装有上下贯通的转轴,转轴上水平排列有多层旋杆,旋杆为圆柱形杆状体,旋杆与转轴固连,多层旋杆呈螺旋交错排列,转轴上端延伸出筒体外,筒体外的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筒体外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主动轮、皮带与转轴上从动轮传动连接,筒体上端的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槽,筒体下方安装有脚架,在镂空隔板下,放置有盛料盆。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现分散、整形工序的机械完成,在抖散茶叶的同时,将揉捻后弯曲的茶叶拉直。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中I是主动轮,2是电动机,3是筒体,4是从动轮,5是转轴,6是进料口,7是旋杆,8是进料槽,9是脚架,10是盛料盆,11是镂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茶叶甩条机,包括圆柱形的筒体3,筒体3上端开有进料口 6,筒体3下端为格栅状镂空隔板11,筒体3中央安装有上下贯通的转轴5,转轴5上水平排列有多层旋杆7,旋杆7为圆柱形杆状体,旋杆7与转轴5固连,多层旋杆7呈螺旋交错排列,转轴5上端延伸出筒体3外,筒体3外的转轴5上安装有从动轮4,筒体3外安装有电动机2,电动机2通过主动轮1、皮带与转轴5上从动轮4传动连接,筒体3上端的进料口 6上安装有进料槽8,筒体3下方安装有脚架9,在镂空隔板11下,放置有盛料盆10。[0012]使用时,启动电动机2,电动机2通过主动轮1、皮带、从动轮4、转轴5带动旋杆7高速旋转,将揉捻后的茶叶团堆放在进料槽8上,推动茶叶团,茶叶团从进料口 6进入筒体3,茶叶团被多层螺旋排布的旋杆7打散,并在圆柱形旋杆7的击打下拉直,打散、拉直后的茶叶通过镂空隔板11落入盛料盆10,完成茶叶理条。
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甩条机,其特征是:包括圆柱形的筒体(3),筒体(3)上端开有进料口(6),筒体(3)下端为格栅状镂空隔板(11),筒体(3)中央安装有上下贯通的转轴(5),转轴(5)上水平排列有多层旋杆(7),旋杆(7)为圆柱形杆状体,旋杆(7)与转轴(5)固连,多层旋杆(7)呈螺旋交错排列,转轴(5)上端延伸出筒体(3)外,筒体(3)外的转轴(5)上安装有从动轮(4 ),筒体(3 )外安装有电动机(2 ),电动机(2 )通过主动轮(I)、皮带与转轴(5 )上从动轮(4 )传动连接,筒体(3 )上端的进料口( 6 )上安装有进料槽(8 ),筒体(3 )下方安装有脚架(9),在镂空隔板(11)下,放置有盛料盆(10)。
专利摘要一种茶叶甩条机,包括圆柱形的筒体,筒体上端开有进料口,筒体下端为格栅状镂空隔板,筒体中央安装有上下贯通的转轴,转轴上水平排列有多层旋杆,旋杆为圆柱形杆状体,旋杆与转轴固连,多层旋杆呈螺旋交错排列,转轴上端延伸出筒体外,筒体外的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筒体外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主动轮、皮带与转轴上从动轮传动连接,筒体上端的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槽,筒体下方安装有脚架,在镂空隔板下,放置有盛料盆,实施本实用新型,实现分散、整形工序的机械完成,在抖散茶叶的同时,将揉捻后弯曲的茶叶拉直。
文档编号A23F3/06GK202958650SQ201220675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胡勇, 谢国华, 李国均 申请人:筠连县乌蒙韵茶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