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15046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切叶、晒青、凉青、做青、杀青、包揉、配料、烘培、干燥等工艺,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乌龙茶外形好看,光泽度好,香味持久,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其中月桂叶可以健胃理气,甜叶菊具有养精提神、减肥养颜、养阴生津、消除疲劳的功效,淡竹叶可以清热除烦。
【专利说明】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做法,是一种半发酵茶,根据桑叶的性质,采用乌龙茶中大红袍的做青技术和铁观音包揉技术加工而成,做青的目的是去掉青臭气,显露花果香,提高口感,通过包揉机械的高强度搓揉挤压的作用,达到紧实、圆结外形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晴天露水干后,采摘第三片到第六片成熟的叶片,用竹楼装,保证桑叶新
鲜;
(2)切叶:8-12片叶叠好,切去叶柄,然后按长1-1.5cm,宽0.4-0.6cm规则切成长方
形;
(3)晒青:选择下午4点以后,要求阳光柔和余射,均匀薄摊在竹帘上,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中间翻动2-3次,时间30-60分钟,桑叶减重10-15%,叶质柔软,叶色转暗绿,叶子边缘稍卷为适度;
(4)晾青:晒青结束后,随即进行晾青,在晾青过程中,使萎凋的桑叶水份重新分布,叶片由萎凋状态变为苏胀状态,并缓慢地蒸发水分,继续萎凋,晾青时间以热散失为主,晾青结束即移入做青间进行做青;
(5)做青:做青是在做青室内综合做青机里进行的,做青室一般设在较密闭清爽的地方,保持室温25-27°C,相对湿度80-85%,温度不够可用火盆在室内四周移动,提高室温,促进发酵,萎凋桑叶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每隔30?60分钟摇青一次,每次摇2?6分钟,摇青叶留在筒内静置,摇青次数6?10次,青草气消失,露出浓烈花香为做青适度;
(6)杀青:在110滚筒进行,锅温300-350°C,时间4_6分钟,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7)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0005](8)配料:将质量比为3-4:2-3:3-4:1-2:1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合,加水提取3-4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9)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为2-3:90-100,上下翻至均匀,在70-90°C下进行烘培,至略有刺手感下机,翻抖散热至30-40°C时进行复包揉; (10)静置定型:包揉塑形使茶叶外形达到要求后,紧缩茶包,静置定型5-6h待茶坯冷却,外形固定后解包干燥.(11)干燥:先毛火,采用敞开式烘干机烘,温度100°c,烘到7成干时下烘摊凉25-35分钟,再降温足火,烘至手捏成粉即可。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乌龙茶外形好看,光泽度好,香味持久,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其中月桂叶可以健胃理气,甜叶菊具有养精提神、减肥养颜、养阴生津、消除疲劳的功效,淡竹叶可以清热除烦。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1)鲜叶采摘:晴天露水干后,采摘第三片到第六片成熟的叶片,用竹楼装,保证桑叶新
鲜;
(2)切叶:8-12片叶叠好,切去叶柄,然后按长1.5cm,宽0.5cm规则切成长方形;
(3)晒青:选择下午4点以后,要求阳光柔和余射,均匀薄摊在竹帘上,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中间翻动2-3次,时间40分钟,桑叶减重10-15%,叶质柔软,叶色转暗绿,叶子边缘稍卷为适度;
(4)晾青:晒青结束后,随即进行晾青,在晾青过程中,使萎凋的桑叶水份重新分布,叶片由萎凋状态变为苏胀状态,并缓慢地蒸发水分,继续萎凋,晾青时间以热散失为主,晾青结束即移入做青间进行做青;
(5)做青:做青是在做青室内综合做青机里进行的,做青室一般设在较密闭清爽的地方,保持室温25-27°C,相对湿度80-85%,温度不够可用了火盆在室内四周移动,提高室温,促进发酵,萎凋桑叶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每隔30?60分钟摇青一次,每次摇2?6分钟,摇青叶留在筒内静置,摇青次数6?10次,青草气消失,露出浓烈花香为做青适度;
(6)杀青:在110滚筒进行,锅温300-350°C,时间4_6分钟,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7)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0008](8)配料:将质量比为3-4:2-3:3-4:1-2:1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合,加水提取3-4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9)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为3:100,上下翻至均匀,在70-90°C下进行烘培,至略有刺手感下机,翻抖散热至30-40°C时进行复包揉;
(10)静置定型:包揉塑形使茶叶外形达到要求后,紧缩茶包,静置定型5-6h待茶坯冷却,外形固定后解包干燥.(11)干燥:先毛火,采用敞开式烘干机烘机,温度100°C,烘到7成干时下烘摊凉25-35分钟,再降温足火,烘至手捏成粉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晴天露水干后,采摘第三片到第六片成熟的叶片,用竹楼装,保证桑叶新鲜; (2)切叶:8-12片叶叠好,切去叶柄,然后按长1-1.5cm,宽0.4-0.6cm规则切成长方形; (3)晒青:选择下午4点以后,要求阳光柔和余射,均匀薄摊在竹帘上,叶片不重叠或稍重叠,中间翻动2-3次,时间30-60分钟,桑叶减重10-15%,叶质柔软,叶色转暗绿,叶子边缘稍卷为适度; (4)晾青:晒青结束后,随即进行晾青,在晾青过程中,使萎凋的桑叶水份重新分布,叶片由萎凋状态变为苏胀状态,并缓慢地蒸发水分,继续萎凋,晾青时间以热散失为主,晾青结束即移入做青间进行做青; (5)做青:做青是在做青室内综合做青机里进行的,做青室一般设在较密闭清爽的地方,保持室温25-27°C,相对湿度80-85%,温度不够可用火盆在室内四周移动,提高室温,促进发酵,萎凋桑叶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每隔30?60分钟摇青一次,每次摇2?6分钟,摇青叶留在筒内静置,摇青次数6?10次,青草气消失,露出浓烈花香为做青适度; (6)杀青:在110滚筒进行,锅温300-350°C,时间4_6分钟,略有粘性,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止; (7)包揉:经过包揉机多次搓揉挤压后进行烘培,杀青叶包裹成球状,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经过多次滚、转、揉、压而形成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的外形特征; (8)配料:将质量比为3-4:2-3:3-4:1-2:1的黄皮叶、淡竹叶、月桂叶、葡萄藤叶、甜菊叶混合,加水提取3-4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成粉; (9)烘培:将上述得到的粉料与包揉后的茶叶混合,所述的粉料与茶叶的质量比为2-3:90-100,上下翻至均匀,在70-90°C下进行烘培,至略有刺手感下机,翻抖散热至30-40°C时进行复包揉; (10)静置定型:包揉塑形使茶叶外形达到要求后,紧缩茶包,静置定型5-6h待茶坯冷却,外形固定后解包干燥.(11)干燥:先毛火,采用敞开式烘干机烘机,温度100°C,烘到7成干时下烘摊凉25-35分钟,再降温足火,烘至手捏成粉即可。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431080SQ201310331017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杨春香, 王贞华, 殷建, 肖立新, 范涛, 胡宾, 王佩云, 万瑞红 申请人:泾县乌龙山茗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