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式炒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筒式炒茶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筒式炒锅和设于所述炒锅下方的炒锅加热装置,所述筒式炒锅通过设在筒体外壁两侧的转轴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筒体外壁一侧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下方依次还设有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杠杆上固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盘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筒式炒锅上,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设有踏板,所述第二杠杆与第一杠杆之间通过拉索连接。
【专利说明】一种筒式炒茶机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2013103506650,申请日:2013-08-13,发明名称:一种筒式炒茶机。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茶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炒茶器械。
【背景技术】
[0003]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茶叶有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而成,手工炒制的茶叶质量好,但效率低,易碎,浪费青茶叶。随着炒茶设备的不断更新,半自动的家用炒茶机日渐普及,给广大茶农带来了便捷和方便,故此推广机械炒茶,便成为当前本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但是现有的炒茶机精度不高,几乎都只是将传统的土灶转移到机架上,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效率。如何改善机械炒茶这一缺陷,变成本行业设备开发人员致力于攻克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方便出料的炒茶机。
[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式炒茶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筒式炒锅和设于所述炒锅下方的炒锅加热装置,所述筒式炒锅通过设在筒体外壁两侧的转轴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筒体外壁一侧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下方依次还设有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杠杆上固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盘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筒式炒锅上,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设有踏板,所述第二杠杆与第一杠杆之间通过拉索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壁上另一侧转轴的端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筒体外壁上另一侧转轴相垂直。
[0007]所述的筒式炒茶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当需要出料时,踏下踏板和拉动拉杆即可控制炒锅前俯。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用于控制炒茶锅俯仰的第一、第二杠杆,可以确保炒茶锅在炒制时,不会因重力影响主动下俯导致工作不稳定。当需要出料时,只需踏下踏板和拉动拉杆即可控制炒锅前俯,便于出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筒式炒茶机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筒式炒茶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0]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筒式炒茶机,包括机架1、驱动机构、筒式炒锅2和设于筒式炒锅2下方的炒锅加热装置3,炒锅加热装置3可以为电热丝也可以为燃气炉。
[0011]所述筒式炒锅2通过设在筒体外壁两侧的转轴铰接在机架1上,一侧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盘4,所述第一齿轮盘4下方依次还设有第一杠杆5和第二杠杆6,所述第一杠杆5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杠杆5上固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盘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7,所述第一杠杆5的另一端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拉簧8,所述第二杠杆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筒式炒锅2筒体的下部,另一端设有踏板9,所述第二杠杆6与第一杠杆5之间通过拉索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壁上另一侧转轴的端部连接有拉杆10。
[0013]进一步的,所述拉杆10与所述筒体外壁上另一侧的转轴相垂直。
[0014]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筒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机构、筒式炒锅和设于所述炒锅下方的炒锅加热装置,所述筒式炒锅通过设在筒体外壁两侧的转轴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筒体外壁一侧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下方依次还设有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杠杆上固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盘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二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筒式炒锅上,所述第二杠杆的另一端设有踏板,所述第二杠杆与第一杠杆之间通过拉索连接;炒锅加热装置为电热丝。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炒茶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上另一侧转轴的端部连接有拉杆;所述的工作方法包括:当需要出料时,踏下踏板和拉动拉杆即可控制炒锅前俯。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431011SQ20141085542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吴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