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摘中午茶叶以制作绿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5098发布日期:2019-02-26 18:5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摘中午茶叶以制作绿茶的方法,属于制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绿茶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在现有的茶叶制作工艺中,很多制茶厂都是将在同一天内采摘的茶叶混合一起炒制,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早晨、中午和晚上的天气状况各不相同,茶叶上附着的露水也不相同,因此如果用相同的摊晾、炒制、提香等工艺来炒制,则会出现口感不纯,味道较杂的问题。另外,现有提香工序一般是先在90℃提香1小时,后在130℃提香35分钟,提香过程中提香机门不打开,茶叶不拿出,这种提香工序存在的问题是:1、提香温度不高导致绿茶不耐泡,在冲泡3~4次后就没有茶香味;2、提香机内的温度较高,容易造成茶叶变质;3、香味不浓,无蜜兰香、栗香、嫩包谷水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摘中午茶叶以制作绿茶的方法,所制成的茶叶具有色泽佳,味道香(有栗香、嫩包谷水味和密兰香三味一体),耐泡等特点,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摘中午茶叶以制作绿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在中午11~14点采茶,雨天不采茶;

2)摊凉:将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厚度0.7~1.2cm,摊放4h~5h,至茶叶发白,手捏柔软,但还不会碎的程度;

3)杀青:在100℃以上,杀青至无青草气味、焦气味和水闷气味;

4)摊凉:将杀青后的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5)回软:将茶叶置于用不锈钢制作的密封杠内回软;

6)揉捻:揉捻要求是,比常规绿茶制作多揉3~7分钟;

7)烘干:在105℃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至茶叶手捏会响为止;

8)摊凉:将烘干后的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9)次日提香:先在75℃提香55分钟,取出隔5~10小时后,然后在125℃提香30分钟,取出隔5~10小时后,最后在135℃提香10分钟,其中最后一次提香要开关提香机的门5~8次,每次拉开后要立即关上,每隔1~2分钟开关一次;

10)摊凉:将提香后的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11)包装入库。

还包括在烘干步骤与揉捻步骤之间的做形工序,做形工序为制成条形、芽形、卷曲形、针形、珠形或球形。

在做形工序时,当茶叶达到六成干时,即火温到90度~100度时转入人搓团提毫工序。

所述人搓团提毫工序为开始搓大团,然后小团,塑造外形,到七成干时用轻一重一轻的手法进行提毫到白毫显露近八成干时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茶叶集中在中午11~14点采摘,此时茶叶上附着的露水几乎一致,经申请人试验,采摘此段时间内茶叶来制作的绿茶口感较纯,无杂味。同时,本发明在提香过程中将提香机门打开,每次提香将茶叶取出,提香温度达135℃,与常规的制作方式相比,本发明绿茶更耐泡,用100℃的开水可冲泡5~6次,也不容易变质。另外,采用本发明制茶方法制成的茶叶,拥有集栗香、嫩香和密兰香三味一体,口感清香,色泽亮佳等特点,其中栗香即炒熟板栗香,嫩香即煮熟鲜嫩玉米香,密兰香即蜜糖香与兰花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采摘中午茶叶以制作绿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在中午11~14点采茶,采茶时用布袋或竹制品装,雨天不采茶。

2)摊凉:将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厚度0.7~1.2cm,摊放4h~5h,至茶叶发白,手捏柔软,但还不会碎的程度,此时茶叶表面水蒸发干至80%。

3)杀青:在100℃以上,最好是在115℃,杀青至无青草气味、焦气味和水闷气味;同时至杀青叶水分含量一致,叶质柔软度相近,化学变化程度相近;具体的判断方法为:一看,看叶色是否己经由鲜绿转为暗绿;二闻,青草气消失,茶叶显露;三触摸,手捏叶软,略有粘性,嫩茎醒折之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

4)摊凉:将杀青后的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5)回软:将茶叶置于用不锈钢制作的密封杠内回软,时间最好是在3~10小时。

6)揉捻:揉捻要求是,比常规绿茶制作多揉3~7分钟,对于较嫩的芽叶,揉捻过程中压力宜轻,时间在14~23分钟,对于粗老芽叶,加压相应较重,揉捻时间在23~35分钟;低级原料经筛分后,如果筛面茶条索松泡,可以复揉。

7)做形:制成条形、芽形、卷曲形、针形、珠形或球形,当茶叶达到六成干时,即火温到90度~100度时转入人搓团提毫工序,即开始搓大团,然后小团,塑造外形,到七成干时用轻一重一轻的手法进行提毫到白毫显露近八成干时即可。

8)烘干:在105℃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至茶叶手捏会响为止。

9)摊凉:将烘干后的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10)次日提香:次日先在75℃提香55分钟,取出摊晾隔5~10小时后,然后在125℃提香30分钟,取出摊晾隔5~10小时后,最后在135℃提香10分钟,其中最后一次提香要开关提香机的门5~8次,每次拉开后要立即关上,每隔1~2分钟开关一次。

11)摊凉:将提香后的茶叶铺设在簸箕或晒席上自然冷却至常温;

12)包装入库:入库毛茶要按品质、批次、级别进行拼和,然后筛选分。。

申请人试验,茶叶对比说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摘中午茶叶以制作绿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早上9~10点采茶;2)摊凉;3)杀青;4)摊凉;5)回软;6)揉捻;7)烘干;8)摊凉;9)次日提香:先在75℃提香55分钟,取出隔5~10小时后,然后在125℃提香30分钟,取出隔5~10小时后,最后在135℃提香10分钟,其中最后一次提香要开关提香机的门5~8次,每次拉开后要立即关上,每隔1~3分钟开关一次;10)摊凉;11)包装入库;采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茶叶,具有色泽佳,拥有栗香、嫩包谷水味和密兰香三味一体,耐泡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黔西南州贵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8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