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形茶的整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6339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形茶的整形方法。



背景技术:

扁片型绿茶外形扁平挺直,边有棱角,整形是外形关键工序,传统加工中以抖条、拷扁、辉锅三道工序。

抖条,将锅壁磨光,抹少许蔡鸥,锅温140-150℃,先抖、炒,扬高抖散,至四成干。锅温降至110℃,开始滚条,其方法是手掌伸直,五指分开,将叶子从锅中捞起,沿锅壁向上翻炒拍打,至五、六成干。抖条全程20-30min。

拷扁,锅温降至90℃,将茶坯沿锅壁由下而上捞至壁之中上段,以掌之后部向锅壁上用暗劲弹压,全程30-40min。

辉锅,锅温50-60℃,拷扁手法,视茶坯干度逐步减轻压力。

传统整形过程存在的问题:时间长,产量低、干茶色泽不统一,生产的绿茶品质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扁形茶外形、色泽整齐度,本发明提出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扁形茶的整形方法,具体如下:(1)制作整形棒:用耐高温海棉或纯棉布包裹棒体,制成整形棒;其中,有三种不同规格,具体为:重棒:重量为500克;稍重棒:重量为450克;轻棒,重量为300克;(2)将茶叶置于往复式理条机中理条整形,槽温设定在80-90℃,每槽投叶量100-120克,振动频率120-150转/分钟;(3)用轻棒加压:控制温度85℃,时间为3-5分钟;(4)用重棒加压:控制温度80℃,时间为1.5分钟;(5)用稍重棒加压:控制温度80℃,时间为2.5分钟。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取往复运动措施,槽锅内茶叶在热辐射作用下均匀受热并散失水分,挥发青草气味,软化组织,同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茶叶沿着锅体轨迹被摩擦挤压,翻滚成条,使茶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条索紧直,芽叶完整,锋苗显露,色泽绿润,达到整形的目的。整形后干茶匀整、破碎率低,扁平厚实,厚薄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在6chm-42型往复式理条机中理条整形,槽温80℃-90℃,每槽投叶量100克(g)-120克(g),振动频率120转/分钟(rpm)-150转/分钟(rpm),轻棒加压3分钟(min)-5分钟(min),待茶芽扁平而挺直,并带有刺手感时下机摊凉回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扁形茶的整形方法,具体如下:(1)制作整形棒:用耐高温海绵或纯棉布包裹棒体,制成整形棒;其中,有三种不同规格,具体为:重棒:重量为500克;稍重棒:重量为450克;轻棒,重量为300克;(2)将茶叶置于往复式理条机中理条整形,槽温设定在80‑90℃,每槽投叶量100‑120克,振动频率120‑150转/分钟;(3)用轻棒加压:控制温度85℃,时间为3‑5分钟;(4)用重棒加压:控制温度80℃,时间为1.5分钟;(5)用稍重棒加压:控制温度80℃,时间为2.5分钟。本发明采取往复运动措施,槽锅内茶叶在热辐射作用下均匀受热并散失水分,挥发青草气味,软化组织,使茶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条索紧直,芽叶完整,锋苗显露,色泽绿润,达到整形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黄竞;夏昌雷;张翔;王静静;杨巧巧;柏炜;沈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