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的储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9754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植物种子保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米的储藏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长霉后会产生黄曲霉素,实验证明,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主要损害肝脏功能并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能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并且,黄曲霉素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只有在280℃以上高温下才能被破坏,它对热不敏感,100℃/20小时也不能将其黄曲霉素完全去除。因此,长霉的大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大米储藏方式的改进很必要,消除大米在储存过程是容易出现受潮、长霉、变质的现象,保证饮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米的储藏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米的储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然晾晒:将大米均匀的平铺在放置有宣纸的竹席上,进行晾晒,每隔2~4小时对大米进行一次梳理翻动,每天日晒时间4~6小时,连续日晒2~4天;

b、初次筛选:采用机械去除破碎粒、枯叶及草籽杂质,选取符合规定标准的品质、成熟度的大米;

c、二氧化碳处理:将经步骤b处理的大米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向容器内注入co2,并使得容器内co2的浓度为90%~95%,同时用紫外线照射10~12小时杀菌灭虫;

d、二次筛选:将经上一步骤处理的大米进行筛选,挑出有霉变、虫斑、霉点的大米;

e、人工干燥:将大米放入烘房中,干燥至大米含水率小于8%,停止干燥,用透气的麻袋将大米包好;

f、装袋:抽出每个包装袋内的空气,然后按照每1万千克大米充入8-12千克二氧化碳的比例向包装袋内充入二氧化碳,然后将包装袋密封住。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涉及的大米整个收获、加工、储藏过程,大米籽粒始终保持新鲜,大米籽粒中原有的水分得到保持,所有大米籽粒保持质软状态,营养成分未被破坏;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杀死了参杂在大米籽粒中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防止了储存过程中卵、幼虫、蛹和成虫对大米的蚕食。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大米在保存过程中的成本,而且无需特别的选时将种子进行通风处理,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大米的储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然晾晒:将大米均匀的平铺在放置有宣纸的竹席上,进行晾晒,每隔2~4小时对大米进行一次梳理翻动,每天日晒时间4~6小时,连续日晒2~4天;

b、初次筛选:采用机械去除破碎粒、枯叶及草籽杂质,选取符合规定标准的品质、成熟度的大米;

c、二氧化碳处理:将经步骤b处理的大米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向容器内注入co2,并使得容器内co2的浓度为90%~95%,同时用紫外线照射10~12小时杀菌灭虫;

d、二次筛选:将经上一步骤处理的大米进行筛选,挑出有霉变、虫斑、霉点的大米;

e、人工干燥:将大米放入烘房中,干燥至大米含水率小于8%,停止干燥,用透气的麻袋将大米包好;

f、装袋:抽出每个包装袋内的空气,然后按照每1万千克大米充入8-12千克二氧化碳的比例向包装袋内充入二氧化碳,然后将包装袋密封住。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米的储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自然晾晒:将大米均匀的平铺在放置有宣纸的竹席上,进行晾晒,每隔2~4小时对大米进行一次梳理翻动,每天日晒;采用机械去除破碎粒、枯叶及草籽杂质,选取符合规定标准的品质、成熟度的大米,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向容器内注入CO2,同时用紫外线照射10~12小时杀菌灭虫;挑出有霉变、虫斑、霉点的大米;将大米放入烘房中,干燥至大米含水率小于8%,停止干燥,用透气的麻袋将大米包好;抽出每个包装袋内的空气,然后按照每1万千克大米充入8‑12千克二氧化碳的比例向包装袋内充入二氧化碳,然后将包装袋密封住。

技术研发人员:罗勤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市翰雅粮油购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5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