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秸秆微贮发酵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29278发布日期:2019-06-28 22:2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秸秆微贮发酵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涉及生物质秸秆饲料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其农作物秸秆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一,而秸秆作为农业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资源性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客观上由于秸秆利用可实现技术的匮乏,主观上由于对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中的巨大的资源开发潜力认识不足,直接导致大量秸秆资源的浪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为燃料,发电和饲料化,当秸秆用来作为燃料或是发电时,由于运输制作等成本偏高导致这类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大范围使用;而秸秆饲料化是一种秸秆高值利用的方式,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循环,将种植业与畜牧业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前人对于秸秆饲料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玉米青贮等,对于水稻秸秆的微贮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研究并不常见,而在长江流域由于水稻农作物的大量种植,其秸秆的回收利用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探究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于秸秆各类评定指标的影响,从而探寻水稻秸秆制备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使制备的生物饲料具备贮藏性能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对实际水稻秸秆的饲料产业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秸秆微贮发酵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2∶2∶1的菌比,占比为0.2%的菌剂添加量,60%的含水率,粉碎为3cm的水稻秸秆去除空气封袋微贮,在25-30天开包取食即可。

本发明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饲料进行微贮发酵实验。简要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取3种贮藏菌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litis),分别接种于酪蛋白胨-牛肉膏培养基、pda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在28℃~30℃的振荡器中培养2~10天;

步骤2:选取未霉变的干水稻秸秆,揉搓粉碎至约为3cm片段,备用;

步骤3:取培养好的菌种,测定其od值,加蒸馏水稀释至od值为1,移液器吸取1ml菌液经离心机高速旋转后去除水分称取菌种重量,计算出每瓶液体培养基中所含菌种的量;

步骤4:根据秸秆的量,0.2%的菌剂添加量、60%的含水量,以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2∶2∶1的菌比加入三种菌液,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以及营养物质白糖(白糖∶水分=1∶100),食盐(0.8%),尿素(2%)与秸秆充分混合,挤压去除空气后封袋无氧发酵;

步骤5:封袋后3天内观察是否有胀气现象,实行一定时间的放气,在发酵25-30天开袋使用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微贮秸秆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微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饲料能长期贮存。在厌氧反应条件下,益生菌利用秸秆中的碳水化合物迅速发酵,使得乳酸含量逐渐提升至60%-70%,从而有效抑制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繁殖,使微贮秸秆饲料不易发生霉变,氨态氮含量均低于5%,使微贮秸秆饲料可以长期保存。

2.本发明提供的微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饲料具有营养价值高的特点。选用酿酒酵母进行实验,其本身就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成分,其粗蛋白含量与进口鱼粉相当;同时经测算微贮后的秸秆的粗蛋白最高达到16%,甚至超过天然牧草的14.4%。

3.本发明提供的微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饲料具有饲养成本低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微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中,制备饲料的原料主要为水稻秸秆,均属于农业废弃物的二次利用;经测算,一吨秸秆收储运以及人工费用为300元,而作为饲料的发酵秸秆售卖价格为1000-2000。

4.本发明提供的微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饲料具有食用安全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微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秸秆为原料,用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等有益菌进行发酵,制备得到的饲料中没有任何化学药剂,不含抗生素、激素等,无毒害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权利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农作物水稻秸秆微贮生物饲料制备的方法,所述的微贮饲料由如下的原料以及添加料:无霉变自然晾干的水稻秸秆(含水率在15%左右)、总菌剂添加量2%、每种菌剂比例(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2∶2∶1)、蒸馏水60%、白糖量(加水量的1%)、食盐量(秸秆量的0.8%)、尿素量(秸秆量的2%)。

一种利用农作物水稻秸秆微贮生物饲料制备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取3种贮藏菌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litis),分别接种于酪蛋白胨-牛肉膏培养基、pda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在28℃~30℃的振荡器中培养2~10天;

步骤2:选取自然晾干的未霉变、未结块的的水稻秸秆,揉搓粉碎至约为3cm片段,备用;

步骤3:取培养好的菌种,测定其od值,加蒸馏水稀释至od值为1,移液器吸取1ml菌液经离心机高速旋转后去除水分称取菌种重量,计算出每瓶液体培养基中所含菌种的量;

步骤4:根据秸秆的量,0.2%的菌剂添加量、60%的含水量,以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2∶2∶1的菌比加入三种菌液,同时加入混合营养物质白糖(加水量的1%),食盐(秸秆量的0.8%),尿素(秸秆量的2%)的蒸馏水,与水稻秸秆充分搅拌混合,挤压去除空气后封袋无氧发酵;

步骤5:封袋后3天内观察是否有胀气现象,实行一定时间的放气,在发酵25-30天开袋使用即可。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秸秆饲料化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水稻秸秆微贮发酵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探究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于秸秆各类评定指标的影响,并找到水稻秸秆制备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采用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2∶2∶1的菌比,占比为0.2%的菌剂添加量,60%的含水率,粉碎为3cm的水稻秸秆去除空气封袋微贮,在25‑30天开包取食即可。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具备贮藏性能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对实际水稻秸秆的饲料产业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李骅;刘玉涛;吴鑫;李超;董子钰;李旭辉;耿春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2.21
技术公布日:2019.0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