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理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2642阅读:3284来源:国知局
茶叶理条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机械,具体讲就是茶叶理条机。



背景技术:

茶叶理条机就是茶叶炒制过程中对茶叶的叶片进行整理的设备。现有的理条机大多是槽锅结构的,即并列布置的槽部构成的理条槽锅与动力及传动机构相连并实施沿垂直于槽长方向的往复运动,茶叶在槽内被槽壁推挤、整压,同时伴随茶叶彼此间的挤压实现叶片的收拢、卷束而成条束状,因而制得条形自然的杆束状成品茶的条形。

理条机的槽锅下方设置加热单元即加热框上布置加热丝或管等为槽锅提供热能。槽锅与机架连接布置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槽锅的槽长方向的两端一端低、一端高,茶叶自高端进入、槽锅运动过程中茶叶自然向低端移动最后由低端出茶,该方案中加热框是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且与槽锅的倾斜姿态均是相符、固定的;其二是槽锅的槽长方向的两端基本等高,茶叶布设至槽内,槽锅运动过程中茶叶均布在槽腔内,槽锅的槽长方向的一端与槽锅框的一边铰接,槽锅框的下方布置固定设置在机架的加热框,出茶时升降机构驱动或人工抬升槽锅的铰接边向对的锅边,茶叶便沿斜置的槽腔滑落,此结构中的加热框位置固定,槽锅倾斜时热量损失且需要独立的倾斜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理条机,理条槽锅倾斜时加热框与其同步倾斜,避免热量损失。

为实现上述方面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置底部框架,底部框架上方连接有理条槽锅,理条槽锅的槽长方向的一端与下方的底部框架的框边部位由第一铰接轴铰接,底部框架与理条槽锅之间的区域设置布设有加热单元的加热框架,与第一铰接轴所在位置同侧的加热框架的框边与其下方的机架之间由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垂直于理条槽锅的槽长方向布置在水平面内,机架与底部框架之间设置第一导向限位机构,第一导向限位机构构成的导向限位方向垂直于理条槽锅的槽长方向且位于水平面内,远离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的理条槽锅和加热框架端边之间设置第二导向限位机构,第二导向限位机构构成的导向限位方向垂直于理条槽锅的槽长方向且位于水平面内,动力机构与底部框架相连并驱动其连同理条槽锅作同步的往复直线运动。

上述方案中,动力机构与底部框架相连并驱动其连同理条槽锅作同步的往复直线运动,这样可以实现正常的茶叶炒制工作,即茶叶理条作业在理条槽锅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完成;同时,由于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的设置可以使理条槽锅和加热框架同步同向的转动、斜置,本发明中的理条槽锅无论是倾斜状态的炒制茶叶还是平置状态下理条槽锅和加热框架的彼此之间位置关系没有变化,所以可以保证热能的无功消耗减到最小,并且在理条槽锅倾斜过程中动力机构也不必停机,避免了设备的频繁启动造成的耗能和电器设备损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2分别是本发明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理条槽锅和加热框架处于平置状态;

图3、4是本发明中第一、二导向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理条槽锅和加热框架处于斜置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一种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底部框架20,底部框架20上方连接有理条槽锅30,理条槽锅30的槽长方向的一端与下方的底部框架20的框边部位由第一铰接轴21铰接,底部框架20与理条槽锅30之间的区域设置布设有加热单元的加热框架40,与第一铰接轴21所在位置同侧的加热框架40的框边与其下方的机架10之间由第二铰接轴41铰接,第一铰接轴21、第二铰接轴41垂直于理条槽锅30的槽长方向布置在水平面内,机架10与底部框架20之间设置第一导向限位机构50,第一导向限位机构50构成的导向限位方向垂直于理条槽锅30的槽长方向且位于水平面内,远离第一铰接轴21、第二铰接轴41的理条槽锅30和加热框架40端边之间设置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构成的导向限位方向垂直于理条槽锅30的槽长方向且位于水平面内,动力机构与底部框架20相连并驱动其连同理条槽锅30作同步的往复直线运动。

本发明中,动力机构驱动底部框架20连同理条槽锅30同步作垂直于槽长方向上往复运动,茶叶在理条槽锅30的槽受到槽壁的推挤及茶叶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条形的整理即理条。本发明中,将底部框架20与理条槽锅30相连且两者之间预留出适当空间用于布置加热框架40,结合加热框架40和理条槽锅30同端设置第一铰接轴21、第二铰接轴41以确保两者可以同步转动,所以理条槽锅30可以处在平置和斜置状态下对茶叶实施理条作业,还可以转动至便于倾泻茶叶的大倾斜角度状态,加热框架40都将伴随理条槽锅30的倾斜而倾斜。

以下着重说明加热框架40、理条槽锅30及底部框架20之间构造关系。

所述的第一导向限位机构5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滚轮51和底部框架20上设置的导杆22,滚轮51和导杆22构成滚动导向配合,导杆22的长度方向与理条槽锅30的槽长方向垂直且位于水平面内,滚轮51的回转轴芯方向与底部框架20的往复运动方向平行,滚轮51的回转轴芯方向与导杆2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滚轮51在导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2~3个。

优选方案是构成第一导向限位机构50的导杆22为圆管状,导杆22的上下方向上管壁处对应设置上、下两个滚轮51构成滚轮组,滚轮51上有与导杆22的圆柱面吻合轮槽,导杆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2~3组,理条槽锅30的槽长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导向限位机构50

上述方案要解决底部框架20的往复运动状态的实现,导杆22的两端与底部框架20固连,只要是导杆22的运动方向或者说运动路径被限定了,底部框架20的往复运动路径也就随之确定。由于导杆22的上下杆面均与滚轮51配合而被限位,加之滚轮51上的圆弧形轮槽的设置,导杆22在上、下方向以及平行于理条槽锅30槽长方向的自由度被限制约束,所以导杆22只能实施沿其自身杆长方向的往复运动,就是实现了底部框架20的往复运动。

所述的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包括理条槽锅30上设置的滚动轮31和加热框架40的框边处设置的导向杆42,导向杆42的长度方向与理条槽锅30的槽长方向垂直且位于水平方向,滚动轮31在导向杆4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2~3个。

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构成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的导向杆42为条板状,导向杆42的上、下板面处对应设置上、下两个滚动轮31构成滚动轮组。

由于加热框架40的框边处设置条板状的导向杆42由上、下两个滚动轮31寄予滚动式夹持,所以加热框架40与理条槽锅30之间借助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实现相对位移,即理条槽锅30随底部框架20运动时加热框架40保持原位且不会构成前者运动过程中的障碍。并且借助该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得以维持该端理条槽锅30与加热框架40之间上下方向的间距。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撑、维系理条槽锅30自由端的高度位置,

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所在端的底部框架20与理条槽锅30之间由过渡框架70连接,过渡框架70由上、下横杆71、72和左、右立杆73、74连接构成方框状,下横杆72由间隔同芯布置的第一铰链721与底部框架20铰接,第一铰链721的回转轴芯方向与底部框架20往复运动方向一致,上横杆71的杆端有同芯向外延布置的凸形柱75,理条槽锅30上连接座32,连接座32的垂直于上横杆71的板面上开设条形孔321,条形孔321的长度方向整体呈上下方向布置,凸形柱75的凸柱751置于条形孔321内,凸形柱75的台面752抵靠在条形孔321孔口端面上,所述的连接座32彼此相对的设置两个且孔口相对。

理条工作过程时,底部框架20带动过渡框架70作同步的往复运动,过渡框架70运动时其上的凸形柱75上的台面752与条形孔321孔口端面配合推动理条槽锅30作同步往复运动。当理条槽锅30绕第一铰接轴21转动倾斜时,凸形柱75上的凸柱751仍置于条形孔321内且其在条形孔321内的上下位置有适当调整,这样既保证了过渡框架70与理条槽锅30的同步往复运动又确保了理条槽锅30一端抬升而处于斜置状态下两者彼此之间的相互位移、适应。

作为优选方案,还有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理条槽锅30与底部框架20之间的铰接连接,即所述的第一铰接轴21所在端的理条槽锅30两侧部位有自上而下布置竖杆211,竖杆211上端与理条槽锅30相连、下端经由第一铰接轴21与底部框架20构成铰接连接,与理条槽锅30之间由过渡框架70连接。

为了实现加热框架40与理条槽锅30之间的伴随式同步斜置,加热框架40的端边部位经由第二铰接轴41与机架10上设置的连接板12铰接连接。

鉴于加热框架40与理条槽锅30工作过程需要斜置以便及时出茶或在小夹角状态下理条操作,同时方便、合理地布置动力机构,本发明选用了以下方案:动力机构布置在机架10沿理条槽锅30长度的中部位置的底部框架20旁侧,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及曲柄连杆传动机构,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底部框架20上且连杆的摆动面与理条槽锅30长度方向垂直,机架10与加热框架40之间设置顶升机构11,顶升机构11位于远离第一铰接轴21、第二铰接轴41的理条槽锅30一端和曲柄连杆所在位置之间的部位处,即顶升机构11选择布置在理条槽锅30、加热框架40的具备升降可能的自由端下方。具体抬升斜置过程如下,顶升机构11动作首先抬升加热框架40绕第二铰接轴41转动,一端抬升后加热框架40呈倾斜状,在其斜置过程中,构成第二导向限位机构60的滚动轮31和导向杆42相互滚动配合的同时还向理条槽锅30提供向上的托力,理条槽锅30的一端则同步向上抬升,理条槽锅30随之呈现斜置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