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秸秆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秸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麦收结束后,常有大量的麦秸堆积在土地间,容易引发火灾,同时当麦秸遇雨后会发生霉烂,从而污染环境,影响卫生,将麦秸重新处理,将其作为饲草发展养牛,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由于麦秸中粗纤维较多,难以消化,适口性较差,因此需对麦秸进行处理,目前市场上的麦秸处理方法不能够有效的提升麦秸的营养价值,需予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秸秆的处理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选择平坦、地势较高、干燥且取用方便的场地作为垛址,在垛址上开挖方槽,在方槽内铺上塑料底膜;
(2)人工清除麦秸中的泥土及杂质,并将麦秸铡成2~3cm的短杆备用;
(3)将尿素溶解在清水中溶解,尿素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10,配置成尿素溶液备用;
(4)分批将麦秸短杆堆垛在方槽内的塑料底膜上,在堆垛时喷洒尿素溶液,均匀喷洒并且将麦秸短杆压实;
(5)当麦秸堆满方槽后,将塑料底膜折叠在麦秸表面,并重新在麦秸表面覆盖一层薄膜,通过麦秸泥将薄膜的四周密封,经过2~7周后即可打开喂用,夏季在2~3周左右,随温度降低时间逐渐延长;
(6)处理后麦秸需在喂食前取出晾晒,首先少量添加,后期逐渐添加喂食量。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麦秸堆垛在一起进行氨化处理,事先对麦秸进行清洁并铡短,可保证麦秸与尿素溶液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果,处理后的麦秸木质化纤维膨胀,提高渗透性,使消化酶更易与之接触,从而提高麦秸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秸秆的处理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选择平坦、地势较高、干燥且取用方便的场地作为垛址,在垛址上开挖方槽,在方槽内铺上塑料底膜;
(2)人工清除麦秸中的泥土及杂质,并将麦秸铡成2~3cm的短杆备用;
(3)将尿素溶解在清水中溶解,尿素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10,配置成尿素溶液备用;
(4)分批将麦秸短杆堆垛在方槽内的塑料底膜上,在堆垛时喷洒尿素溶液,均匀喷洒并且将麦秸短杆压实;
(5)当麦秸堆满方槽后,将塑料底膜折叠在麦秸表面,并重新在麦秸表面覆盖一层薄膜,通过麦秸泥将薄膜的四周密封,经过2~7周后即可打开喂用,夏季在2~3周左右,随温度降低时间逐渐延长;
(6)处理后麦秸需在喂食前取出晾晒,首先少量添加,后期逐渐添加喂食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