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肥猪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7702发布日期:2019-01-18 23:22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肥猪发酵饲料,属于饲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生猪产量占世界一半。但我国饲料资源紧缺,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同时,非常规饲料原料利用明显不足,通常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或作为肥料加以简单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通过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非常规饲料原料可提高营养价值,是低质饲料资源开发的安全高效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肥猪发酵饲料,可以增加发酵底物真蛋白量,降低粗纤维量,提高饲料适口性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全面改善饲料营养价值,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步: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以玉米粉60%、豆粕10%、ddgs6%、苜蓿粉5%、麦麸5%、甜叶菊渣5%和构树叶粉5%为原辅料,在此原辅料基础上加入试剂:尿素2%、硫酸铵1%、磷酸氢钙0.5%和硫酸镁0.5%,混合得到发酵底物;

第二步:制备菌种: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分别培养,扩大繁殖后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的菌液浓度均≥1×1000000个/ml,组合发酵菌种菌液由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的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第三步:发酵:组合发酵菌种菌液物与发酵底按1: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30-35℃发酵48~72小时,终产物烘干;

第四步:饲料制备:将第三步所得原料加入重量0.25‰的维生素、0.003‰的微量元素、1.6‰的赖氨酸、0.9‰的蛋氨酸以及0.7‰苏氨酸,充分混合后制得饲料成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以降低发酵底物粗纤维量,增加真蛋白量,提高饲料适口性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全面改善饲料营养价值,;

(2)、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了工业废料和粮食加工副产品,不仅解决了资源再利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降低了育肥猪饲料的成本,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3)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饲料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一步: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以玉米粉60%、豆粕10%、ddgs6%、苜蓿粉5%、麦麸5%、甜叶菊渣5%和构树叶粉5%为原辅料,在此原辅料基础上加入试剂:尿素2%、硫酸铵1%、磷酸氢钙0.5%和硫酸镁0.5%,混合得到发酵底物;

第二步:制备菌种: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分别培养,扩大繁殖后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的菌液浓度均≥1×1000000个/ml,组合发酵菌种菌液由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的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第三步:发酵:组合发酵菌种菌液物与发酵底按1: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30-35℃发酵48~72小时,终产物烘干;

第四步:饲料制备:将第三步所得原料加入重量0.25‰的维生素、0.003‰的微量元素、1.6‰的赖氨酸、0.9‰的蛋氨酸以及0.7‰苏氨酸,充分混合后制得饲料成品。

实施例2

第一步:制备发酵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以玉米粉60%、豆粕10%、ddgs6%、苜蓿粉5%、麦麸5%、甜叶菊渣5%和构树叶粉5%为原辅料,在此原辅料基础上加入试剂:尿素2%、硫酸铵1%、磷酸氢钙0.5%和硫酸镁0.5%,混合得到发酵底物;

第二步:制备菌种: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分别培养,扩大繁殖后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的菌液浓度均≥1×1000000个/ml,组合发酵菌种菌液由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的菌液按照体积比为1:2:2:1的比例混合而成;

第三步:发酵:组合发酵菌种菌液物与发酵底按1:1.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30-35℃发酵48~72小时,终产物烘干;

第四步:饲料制备:将第三步所得原料加入重量0.25‰的维生素、0.003‰的微量元素、1.6‰的赖氨酸、0.9‰的蛋氨酸以及0.7‰苏氨酸,充分混合后制得饲料成品。

使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选用健康的20日龄育肥猪9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喂养普通的饲料),试验期为60天。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试验前对猪舍进行清洗消毒。试验期间严格控制温湿度,保证猪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过程中记录日采食量,并对猪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猪试验开始体重和平均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猪试验结束的平均体重分别为88.65kg/只和90.40kg/只,而对照组育肥猪试验结束的平均体重为88.10kg/只,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猪试验结束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育肥猪分别提高0.55kg/只和2.30kg/只。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25g/只和757g/只,而对照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为717g/只,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育肥猪分别提高8g/只和40g/只。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猪料重比分别为2.98和2.94,而对照组育肥猪料重比为2.99,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育肥猪分别降低0.01和0.05。

喂养实施例1和2饲料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明显比对照组好,且料肉比有明显降低,饲料利用率较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肥猪发酵饲料,所述的发酵饲料以玉米粉、豆粕、DDGS、麦麸、甜叶菊渣和大叶枸粉为原辅料,在此原辅料基础上加入试剂:尿素、硫酸铵、磷酸氢钙和硫酸镁,混合得到发酵底物,以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乳酸菌的菌液混合成组合发酵菌种菌液,发酵底物与组合发酵菌种菌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发酵,终止产物烘干,加入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酸,充分混合后制得饲料成品。本发明可以增加饲料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动物对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全面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壮;闻爱友;华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1.12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