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666发布日期:2019-07-17 05:10阅读:1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果脯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余甘子又名牛甘果,油甘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余甘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b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4种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丰富的有机硒,能明显提高人体红细胞sod活性,降低血液中lpo含量;维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鲜余甘子中含维生素c500-1841毫克,比素有维生素之王的猕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种保健医疗作用。余甘子的生长周期短,将其加工成可实现对余甘子原料的综合利用。但余甘子果实组织结构比较紧密坚硬,果脯加工过程中透糖比较困难,而且口感不佳,工序又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余甘子果实组织结构比较紧密坚硬,果脯加工过程中透糖比较困难,而且口感不佳,工序又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然农法余甘子,筛选出带籽全果实,并对果实进行清洗;

步骤2:将果肉带籽打碎后,在真空减压环境下对其水加热14~18小时;

步骤3: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分别获得第一道过滤汁和剩余果肉;

步骤4:继续提取剩余果肉,在真空减压环境下对其水加热6~10小时;

步骤5: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获得第二道过滤汁;

步骤6:将第一道过滤取汁和第二道过滤取汁合二为一,并浓缩成8倍浸膏;

步骤7:取样浸膏,并化验,以保证浸膏符合食品加工标准。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超音波震波清洗余甘子果实。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水加热的温度为55℃。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水加热的温度为92℃。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浸膏的酸碱值ph:4~4.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余甘子加工工艺通过多次提取打碎后的果肉,工序简单且解决了果脯加工透糖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将所得的过滤纸合二为一制成浸膏,不仅保质期长,而且口感细腻,深受客户喜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步骤1:自然农法余甘子,筛选出带籽全果实,即肉厚、核小、无虫蛀的果实,并对果实进行清洗;优选的,步骤1中通过超音波震波清洗余甘子果实,将果实表面的污物清洗干净,用户亦可通过其他适用的方式来对果实进行清洗;

步骤2:将果肉带籽打碎后,在真空减压环境下水加热14~18小时;优选的,步骤2中水加热的温度为55℃。

步骤3: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分别获得第一道过滤汁和剩余果肉;

步骤4:继续提取剩余果肉,在真空减压环境下水加热6~10小时;优选的,步骤5中水加热的温度为92℃。

步骤5: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获得第二道过滤汁;

步骤6:将第一道过滤取汁和第二道过滤取汁合二为一,并浓缩成8倍浸膏;优选的,步骤6中浸膏的酸碱值ph:4~4.5。

步骤7:取样浸膏,并化验,以保证浸膏符合食品加工标准,例如,72℃稳定度测试、大肠杆菌测试、金黄葡萄球菌测试、农药检测和重金属检测等。

实施例1:

步骤1:自然农法余甘子,筛选出带籽全果实,并通过超声波对果实进行清洗;

步骤2:将果肉带籽打碎后,在真空减压环境下水加热16小时,且水温为55℃;

步骤3:16小时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分别获得第一道过滤汁和剩余果肉;

步骤4:继续提取剩余果肉,在真空减压环境下水加热8小时,且水温为92℃;

步骤5: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获得第二道过滤汁;

步骤6:将第一道过滤取汁和第二道过滤取汁合二为一,并浓缩成8倍浸膏;优选的,步骤6中浸膏的酸碱值ph:4~4.5。

步骤7:取样浸膏,并化验,以保证浸膏符合食品加工标准。

实施例1所得的余甘果浸膏保质期长,而且口感细腻,深受客户喜爱。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子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自然农法余甘子,筛选出带籽全果实,并对果实进行清洗;将果肉带籽打碎后,在真空减压环境下水加热14~18小时;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分别获得第一道过滤汁和剩余果肉;继续提取剩余果肉,在真空减压环境下水加热6~10小时;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并将提取液过滤取出,获得第二道过滤汁;将第一道过滤取汁和第二道过滤取汁合二为一,并浓缩成8倍浸膏;取样浸膏,并化验,以保证浸膏符合食品加工标准。本发明通过多次提取打碎后的果肉,工序简单且解决了果脯加工透糖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将所得的过滤纸合二为一制成浸膏,不仅保质期长,而且口感细腻,深受客户喜爱。

技术研发人员:侯贝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鑫锐晟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8
技术公布日:2019.07.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