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素餐粉加工用加热蒸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1136发布日期:2020-05-08 12:5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素餐粉加工用加热蒸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素餐粉加工用加热蒸熟设备。



背景技术:

全素餐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它集营养均衡、效果显著、食用方便等优点于一身。自全谷粉及有机胚芽粉面世以来,得到众多减肥瘦身人士的喜爱和欢迎。

现有全素餐粉在磨粉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蒸熟,传统的蒸熟方式为人工将全素餐粉原料摊铺在蒸笼上,随后利用蒸汽进行加热蒸熟,这种传统的加热蒸熟方式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加工人员的劳动负担较大,同时,加工过程中人工操作可能导致餐粉原料污染和洒落,影响餐粉加工的卫生。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素餐粉加工用加热蒸熟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全素餐粉加工用加热蒸熟设备,以解决传统的加热蒸熟方式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加工人员的劳动负担较大,同时,加工过程中人工操作可能导致餐粉原料污染和洒落,影响餐粉加工卫生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素餐粉加工用加热蒸熟设备,包括底座箱和底座箱上端设置的传输带,所述底座箱的上端前后两侧安装有侧边框,所述传输带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多个传输辊,且传输辊转动在两个侧边框相对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传输辊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传输带的上方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有进料斗、料厚控制组件和蒸熟装置,所述进料斗通过安装架悬架在传输带的上方,且进料斗的下方开设有与传输带相匹配的条形下料口;

所述蒸熟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侧边框上端的蒸熟室,所述蒸熟室的两端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安装有隔热帘,所述蒸熟室的上端插设有进汽管,所述进汽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热蒸汽源相连接,且进汽管的输出端到达蒸熟室的内腔并贯通连接有蒸汽管网,所述蒸汽管网固定安装在蒸熟室的内顶壁上,且蒸汽管网的下端安装有多个蒸汽喷嘴。

优选的,所述进汽管上安装有蒸汽阀和蒸汽表。

优选的,所述蒸汽管网为网格状设计,所述蒸汽喷嘴的数量多于等于40个,且多个蒸汽喷嘴呈矩阵分布。

优选的,所述料厚控制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侧边框上的丝杆,且两个丝杆的上端安装有同一个顶板,所述丝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套,且两个滑套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料厚控制板的侧壁上部,所述料厚控制板的上端通过多个支撑弹簧与顶板相连接,所述滑套的下端抵触有螺母,且螺母螺纹套设在丝杆上。

优选的,所述传输带远离进料斗一侧的下端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上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安装在底座箱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为斜口结构,且导流板的上端与传输带的下端相抵触。

优选的,位于前侧的所述侧边框的前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内置有plc控制器。

(3)有益效果:

1、通过传输带、蒸熟装置、进料斗和收集箱的组合结构,餐粉原料从进料斗流出并通过传输带传输入蒸熟装置中蒸熟,随后落入收集箱中完成收集,可以持续不断的对餐粉原料进行不停机的蒸熟,大大提高了餐粉加工的蒸熟效率。

2、通过料厚控制组件和蒸熟装置的组合结构,餐粉原料经过料厚控制组件后,刮平为符合蒸熟要求的原料层并通过传输带传输到蒸熟装置内进行蒸熟,保证了对餐粉原料的充分加热蒸熟,同时自动化操作,大大减少了加工人员的负担。

3、本申请可以持续不断的对餐粉原料进行不间断的持续蒸熟,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和洒落,保证了餐粉加工的卫生,提高餐粉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料厚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蒸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箱1、侧边框2、传输带3、蒸熟装置4、蒸熟室41、进汽管42、蒸汽管网43、蒸汽喷嘴44、隔热帘45、蒸汽阀46、蒸汽表47、进料斗5、安装架6、料厚控制组件7、丝杆71、滑套72、料厚控制板73、支撑弹簧74、顶板75、调节螺母76、控制面板8、收集箱9、导流板10、传输辊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全素餐粉加工用加热蒸熟设备,包括底座箱1和底座箱1上端设置的传输带3,所述底座箱1的上端前后两侧安装有侧边框2,所述传输带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多个传输辊11,且传输辊11转动在两个侧边框2相对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传输辊11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驱动机构可为控制面板8所控制的驱动电机,驱动机构控制传输带3对餐粉原料传输,所述传输带3的上方自上游向下游依次设有进料斗5、料厚控制组件7和蒸熟装置4,所述进料斗5通过安装架6悬架在传输带3的上方,且进料斗5的下方开设有与传输带3相匹配的条形下料口,进料斗5内的餐粉原料通过条形下料口落到传输带3上,经过料厚控制组件7后,刮平为符合蒸熟要求的原料层并通过传输带3传输到蒸熟装置4内进行蒸熟,保证了对餐粉原料的充分加热蒸熟,同时自动化操作,大大减少了加工人员的负担。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蒸熟装置4包括设置在两个侧边框2上端的蒸熟室41,所述蒸熟室41的两端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安装有隔热帘45,所述蒸熟室41的上端插设有进汽管42,所述进汽管42的输入端与外部热蒸汽源相连接,且进汽管42的输出端到达蒸熟室41的内腔并贯通连接有蒸汽管网43,所述蒸汽管网43固定安装在蒸熟室41的内顶壁上,且蒸汽管网43的下端安装有多个蒸汽喷嘴44,外部热蒸汽源将热蒸汽通过进汽管42输入蒸熟室41中,经过蒸汽管网43的分流并通过多个蒸汽喷嘴44对经过蒸熟室41的餐粉原料进行蒸熟,结合传输带3的传输,持续不断的对餐粉原料进行不间断的持续蒸熟。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进汽管42上安装有蒸汽阀46和蒸汽表47,蒸汽阀46用于控制外部热蒸汽源的启闭,结合蒸汽表47有效的列出饱和水蒸气的热力学性质数据,保证安全生产。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管网43为网格状设计,所述蒸汽喷嘴44的数量多于等于40个,且多个蒸汽喷嘴44呈矩阵分布,网格状的蒸汽管网43结合多个蒸汽喷嘴44可以有效的保证蒸汽在蒸熟室41的均匀分布,快速均匀的蒸熟餐粉原料。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料厚控制组件7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侧边框2上的丝杆71,且两个丝杆71的上端安装有同一个顶板75,所述丝杆71上滑动套设有滑套72,且两个滑套72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料厚控制板73的侧壁上部,所述料厚控制板73的上端通过多个支撑弹簧74与顶板75相连接,所述滑套72的下端抵触有螺母76,且螺母76螺纹套设在丝杆71上,通过调节两个螺母76,可以有效的调节料厚控制板73下端与传输带3上端的间距,从而摊铺并控制进料斗5流出餐粉原料的厚度,保证餐粉原料在传输带3上均匀分布并匹配符合蒸熟的料厚,保证餐粉原料的充分蒸熟。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传输带3远离进料斗5一侧的下端设有收集箱9,且收集箱9的上方设有导流板10,所述导流板10倾斜安装在底座箱1的侧壁上,收集箱9用于收集蒸熟后的餐粉原料并进行露天冷却,同时导流板10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证餐粉原料沿着导流板10滑落至收集箱9内,防止洒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10的上端为斜口结构,且导流板10的上端与传输带3的下端相抵触,导流板10的上端刮落可能粘附在传输带3环形外壁上的餐粉原料,同时,保证刮落的原料进入收集箱9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位于前侧的所述侧边框2的前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8,且控制面板8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控制面板8内置有plc控制器,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所述控制面板8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加工人员通过对控制面板8上控制按钮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传输带3的传输速度,以及控制传输带3的启停,有效的保证餐粉原料可以均匀加热持续蒸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