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94246发布日期:2021-09-03 22:3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


背景技术:

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 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3.考虑到制备有特殊含义的茶叶,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茶叶泡开后能够上面有图案能够给年轻人惊喜,或者用于送礼,每片上压上人名,然而茶叶在压印前需要将茶叶叶片朝向调整对齐,以便于后续压印工作的进行,传统的茶叶叶片朝向调整大多通过人工手工调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包括调整箱,所述调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外端面底部安装有环管,所述环管的外端面呈环形等距安装有多组喷头,所述调整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取料箱,所述调整箱靠近取料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仓,且下料仓靠近取料箱一侧的底部与取料箱的顶部搭接,所述调整箱的外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取料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环管连通,所述取料箱的内侧安装有隔离网。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整箱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端面安装有传动杆。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杆的侧端面安装有搅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板的外端面呈弧凸面结构。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喷头呈向外侧倾斜式分布。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料筒呈中间窄上下宽式结构。
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采用浮力自调整式结构,通过茶叶叶尖重力比叶柄小的原理,使得茶叶在沉入水中后自动上浮调整,从而提升了茶叶叶片朝向调整的便捷性。
12.2、本发明中,由于采用浮力自调整式结构,从而茶叶在采摘后可直接通过本装置
进行茶叶初步清洗,省去了对茶叶冲洗的步骤,提升了茶叶加工的效率。
13.3、本发明中,通过将采摘后的茶叶片投放至进料筒内侧,从进料筒向调整箱内投放,此时,由于环管位于进料筒的外侧,从而使得茶叶在调整箱的内侧向外侧飘动时,会收到喷头喷出的水的冲击,使得茶叶会在冲击力作用下进入调整箱内侧进行清洗,从而提升了茶叶清洗的均匀性。
14.4、本发明中,从调整箱进入取料箱时,在重力势能作用下,会带动茶叶冲入取料箱的水中,从而保障了部分在调整箱内受到相邻叶片阻挡未实现叶片朝向掉头的叶片散开,进一步保障了叶片朝向调整的效果。
15.5、本发明中,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带动搅板进行转动,通过搅板转动时,将远离下料仓一侧的茶叶传送至下料仓位置,便于茶叶向下料仓方向移动,提升了朝向调整的效率,并且,搅板的外端面呈弧凸面结构,防止对茶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离箱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料筒与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料筒与环管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箱的剖视示意图。
17.图例说明:1、调整箱;2、安装架;3、进料筒;4、环管;5、水泵;6、下料仓;7、取料箱;8、隔离网;9、搅板;10、传动杆;11、喷头;12、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包括调整箱1,调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内侧安装有进料筒3,进料筒3的外端面底部安装有环管4,环管4的外端面呈环形等距安装有多组喷头11,调整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取料箱7,调整箱1靠近取料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仓6,且下料仓6靠近取料箱7一侧的底部与取料箱7的顶部搭接,调整箱1的外部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进水端与取料箱7连通,水泵5的出水端与环管4连通,取料箱7的内侧安装有隔离网8,打开水泵5,使得水泵5将取料箱7内的输送至环管4的北侧,通过环管4向喷头11处流动,喷入调整箱1内侧,而调整箱1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下料仓6再进入取料箱7的内侧,实现水循环,使用时,通过将采摘后的茶叶片投放至进料筒3内侧,从进料筒3向调整箱1内投放,此时,由于环管4位于进料筒3的外侧,从而使得茶叶在调整箱1的内侧向外侧飘动时,会收到喷头11喷出的水的冲击,使得茶叶会在冲击力作用下进入调整箱1内侧进行清洗,又在浮力作用下实现上浮,由于茶叶叶柄重力大于叶尖,茶叶上浮时会存变为叶尖
朝上,此时,茶叶沿着水流进入取料箱7的内侧,茶叶进入取料箱7内侧时,依旧会进行叶尖朝上的上浮,并且,从调整箱1进入取料箱7时,在重力势能作用下,会带动茶叶冲入取料箱7的水中,从而保障了部分在调整箱1内受到相邻叶片阻挡未实现叶片朝向掉头的叶片散开,进一步保障了叶片朝向调整的效果,此时,只需在取料箱7内将叶片拿取即可。
20.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调整箱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外端面安装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侧端面安装有搅板9,搅板9的外端面呈弧凸面结构,通过驱动电机12输出轴带动传动杆10进行转动,传动杆10带动搅板9进行转动,通过搅板9转动时,将远离下料仓6一侧的茶叶传送至下料仓6位置,便于茶叶向下料仓6方向移动,搅板9的外端面呈弧凸面结构,防止对茶叶造成损伤。
21.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喷头11呈向外侧倾斜式分布,进料筒3呈中间窄上下宽式结构,喷头11向外侧倾斜式结构,便于将茶叶向外周推送,进料筒3呈中间窄上下宽式结构,便于茶叶进料后向四周扩散。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箱(1),所述调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内侧安装有进料筒(3),所述进料筒(3)的外端面底部安装有环管(4),所述环管(4)的外端面呈环形等距安装有多组喷头(11),所述调整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取料箱(7),所述调整箱(1)靠近取料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仓(6),且下料仓(6)靠近取料箱(7)一侧的底部与取料箱(7)的顶部搭接,所述调整箱(1)的外部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进水端与取料箱(7)连通,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与环管(4)连通,所述取料箱(7)的内侧安装有隔离网(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箱(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外端面安装有传动杆(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0)的侧端面安装有搅板(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板(9)的外端面呈弧凸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1)呈向外侧倾斜式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3)呈中间窄上下宽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茶叶印花生产线中叶片朝向相同的调整排列机构,包括调整箱,所述调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外端面底部安装有环管。本发明中,首先,采用浮力自调整式结构,从而提升了茶叶叶片朝向调整的便捷性,其次,省去了对茶叶冲洗的步骤,提升了茶叶加工的效率,其次,茶叶会喷头喷水冲击力作用下进入调整箱内侧进行清洗,从而提升了茶叶清洗的均匀性,其次,在重力势能作用下,会再次带动茶叶冲入取料箱的水中,进一步保障了叶片朝向调整的效果,最后,通过搅板转动时,将远离下料仓一侧的茶叶传送至下料仓位置,提升了朝向调整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湖 曹书安 蒋富良 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会同宝田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