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7155发布日期:2020-11-03 23:3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馄饨自动包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



背景技术:

馄饨、水饺最为中国传统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速冻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水饺裹包步骤简单,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裹包。馄饨自动化包裹还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例如专利cn107836483a公开的元包馄饨生产设备,其成型模包括底板、夹紧或松开的夹板机构,夹板机构包括夹板一和夹板二,夹板一和夹板二配合夹紧馄饨坯,夹板二的两侧均设有弧形的折叠板,左侧的折叠板带动左侧面皮与夹板一接触后即发生回位,然后右侧的折叠板带动右侧面皮搭接于左侧面皮上并配合夹板一挤压捏合搭接部位,由于搭接部位较小,左侧的折叠板若持续施压将干涉右侧的折叠板工作,故左侧的折叠板需要复位,复位后左侧面皮可能翘起或者说发生变形,左右两侧面皮实际搭接状态与预期不符,导致左右两侧面皮未捏合,或捏合不牢固,后期易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能解决现有翻边捏合机构无法实现馄饨坯左右两侧面皮有效捏合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捏合挡块以及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翻折单元和第二翻折单元;

所述捏合挡块竖立安装于用于夹持馄饨坯的机械手上;

所述第一翻折单元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成型导轨,一对所述成型导轨安装于第一翻折支架,一对所述成型导轨的主体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翻折单元包括均竖立设置的左侧翻页板和右侧翻页板,所述左侧翻页板和所述右侧翻页板分别连接翻折电机,各所述翻折电机安装于第二翻折支架,所述左侧翻页板的侧部下端设有凸块,所述右侧翻页板的侧部下端设有缺口,所述左侧翻页板和右侧翻页板的初始状态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经过翻页驱动转动后与送料方向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凸块与所述缺口拼合。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成型导轨的进料端部形成由外而内渐缩的扩口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导轨的进料端部向外弯曲成弧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翻折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左侧翻页板/右侧翻页板通过联轴器、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自上而下贯穿密封箱并通过轴承与密封箱的被贯穿部位配合,所述密封箱与所述第二翻折支架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翻折支架包括电机安装板、上横梁板、下横梁板和侧板,所述翻折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左右两侧部位分别通过腰形孔和螺栓、螺母连接有所述上横梁板,所述密封箱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腰形孔和螺栓、螺母连接有所述下横梁板,两侧的所述上横梁板、所述下横梁板分别与侧板垂直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箱包括相互拼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分别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连接轴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通过两对夹爪夹持馄饨坯馅料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两对夹爪于夹持状态下呈沿竖向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馄饨翻边捏合机构使用时,夹持于机械手上的馄饨坯依次经过第一翻折单元和第二翻折单元,其左右两侧面皮先在成型导轨的挤压作用下翻折90°,然后在左侧翻页板、右侧翻页板的翻转作用下再次翻折90°并与捏合挡块接触,其中,左右两侧面皮捏合过程中需要左侧面皮部分搭接于右侧面皮外,右侧翻页板翻转到位后,右侧面皮与左侧面皮搭接的部位外露于缺口,使得右侧翻页板在左右两侧面皮捏合的过程中无需复位,以维持右侧面皮相应翻折状态,左侧面皮翻折到位的同时于缺口处实现与右侧面皮的搭接,并通过与缺口拼合的凸块将左右两侧面皮搭接的部位挤压捏合,使得馄饨坯的左右两侧面皮捏合牢固,后期不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馄饨翻边捏合机构与机械手、传动机构、顶部翻折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机械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翻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翻折单元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翻折单元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包括捏合挡块401、第一翻折单元400a和第二翻折单元400b;

捏合挡块401竖立安装于用于夹持馄饨坯p的机械手100上,机械手在传动机构300的作用下依次经过顶部翻折机构300、第一翻折单元400a和第二翻折单元400b,优选地,机械手100通过两对竖向延伸的夹爪夹持馄饨坯馅料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

第一翻折单元400a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成型导轨415,一对成型导轨安装于第一翻折支架,一对成型导轨的主体413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一对成型导轨的进料端部414向外弯曲成弧形状以形成由外而内渐缩的扩口结构,该扩口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馄饨坯的左右两侧面皮缓和地翻折90度,防止馄饨坯破裂;

第二翻折单元400b包括均竖立设置的左侧翻页板402和右侧翻页板403,左侧翻页板402和右侧翻页板403分别连接翻折电机412,各翻折电机412安装于第二翻折支架411,左侧翻页板402的侧部下端设有凸块404,右侧翻页板403的侧部下端设有缺口,左侧翻页板402和右侧翻页板403的初始状态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经过翻页驱动转动后与送料方向垂直设置并且凸块404与缺口拼合。

其中,翻折电机412的输出轴与左侧翻页板402/右侧翻页板403通过联轴器405、连接轴406连接,连接轴406自上而下贯穿密封箱407并通过轴承与密封箱407的被贯穿部位配合,密封箱407与第二翻折支架411连接。第二翻折支架411包括电机安装板408、上横梁板409、下横梁板410和侧板,翻折电机412安装于电机安装板408,电机安装板408的左右两侧部位分别通过腰形孔和螺栓、螺母连接有上横梁板409,密封箱407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腰形孔和螺栓、螺母连接有下横梁板410,两侧的上横梁板409、下横梁板410分别与侧板垂直连接。腰形孔配合螺栓、螺母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左侧翻页板402、右侧翻页板403的左右调节,以适应馄饨坯的相对位置。

夹持于机械手上的馄饨坯依次经过第一翻折单元和第二翻折单元,由于机械手通过两对夹爪夹持馄饨坯馅料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其左右两侧面皮先在成型导轨的挤压作用下沿馅料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翻折90°,然后在左侧翻页板、右侧翻页板的翻转作用下再次沿馅料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翻折90°并与捏合挡块接触。其中,左右两侧面皮捏合过程中需要左侧面皮部分搭接于右侧面皮外,右侧翻页板翻转到位后,右侧面皮与左侧面皮搭接的部位外露于缺口,使得右侧翻页板在左右两侧面皮捏合的过程中无需复位,以维持右侧面皮相应翻折状态,左侧面皮翻折到位的同时于缺口处实现与右侧面皮的搭接,并通过与缺口拼合的凸块将左右两侧面皮搭接的部位挤压捏合,使得馄饨坯的左右两侧面皮捏合牢固,后期不易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捏合挡块以及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翻折单元和第二翻折单元;

所述捏合挡块竖立安装于用于夹持馄饨坯的机械手上;

所述第一翻折单元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成型导轨,一对所述成型导轨安装于第一翻折支架,一对所述成型导轨的主体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翻折单元包括均竖立设置的左侧翻页板和右侧翻页板,所述左侧翻页板和所述右侧翻页板分别连接翻折电机,各所述翻折电机安装于第二翻折支架,所述左侧翻页板的侧部下端设有凸块,所述右侧翻页板的侧部下端设有缺口,所述左侧翻页板和右侧翻页板的初始状态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经过翻页驱动转动后与送料方向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凸块与所述缺口拼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成型导轨的进料端部形成由外而内渐缩的扩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导轨的进料端部向外弯曲成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左侧翻页板/右侧翻页板通过联轴器、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自上而下贯穿密封箱并通过轴承与密封箱的被贯穿部位配合,所述密封箱与所述第二翻折支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折支架包括电机安装板、上横梁板、下横梁板和侧板,所述翻折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左右两侧部位分别通过腰形孔和螺栓、螺母连接有所述上横梁板,所述密封箱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腰形孔和螺栓、螺母连接有所述下横梁板,两侧的所述上横梁板、所述下横梁板分别与侧板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包括相互拼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分别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连接轴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通过两对夹爪夹持馄饨坯馅料部分的左右两侧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夹爪于夹持状态下呈沿竖向延伸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能解决现有翻边捏合机构无法实现馄饨坯左右两侧面皮有效捏合的技术问题。一种馄饨翻边捏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捏合挡块以及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翻折单元和第二翻折单元;第一翻折单元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成型导轨,一对成型导轨的主体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翻折单元包括均竖立设置的左侧翻页板和右侧翻页板,左侧翻页板和右侧翻页板分别连接翻折电机,各翻折电机安装于第二翻折支架,左侧翻页板的侧部下端设有凸块,右侧翻页板的侧部下端设有缺口,左侧翻页板和右侧翻页板的初始状态与送料方向平行设置、经过翻页驱动转动后与送料方向垂直设置并且凸块与缺口拼合。

技术研发人员:卢立新;潘嘹;董玉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