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1574发布日期:2020-12-25 08:0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炒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现有的机械式杀青装置通过搅拌板对茶叶进行翻炒,无法做到人工那样对茶叶形成揉压,使得茶叶的品质不如手工制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炒茶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炒制锅,所述炒制锅底部嵌套有加热环,所述箱体上侧固定连接立板,所述立板上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连接翻炒装置;

所述翻炒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铲板,所述铲板外侧固定连接多个平板,每个平板内部设有第一气腔,所述铲板内部设有第二气腔,第二气腔与第一气腔相连通,所述铲板外侧固定连接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第二气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铲板的材质为硅胶。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孔内滑动连接滑杆,所述滑杆中部固定连接活塞,所述活塞与套管的内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盲板,所述活塞与盲板之间形成压缩腔,所述活塞与盲板之间固定连接支撑弹簧,所述套管外侧固定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压缩腔相连通,所述排气管与充气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立板上以驱动电机的主轴为基准环形阵列固定连接多个圆杆,多个圆杆远离立板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圆环,所述圆环与主轴同轴设置,所述圆环外圆均匀分布多个弧形槽,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圆环的外圆面接触设置。

优选地,所述炒制锅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炒茶机通过滑杆沿着圆环的外圆面转动,配合支撑弹簧的弹力始终贴合圆环的外圆面,随着圆环的外圆面起伏,进而形成滑杆的轴向往复运动,对压缩腔周期性的压缩,将压缩腔内的气体压入平板内,使得平板形成形变,进入两个平板之间的茶叶能够得到挤压,通过挤压模拟人工揉茶,提高机制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轴与铲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炒制锅11,炒制锅11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挡板13,挡板13避免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离开炒制锅11,炒制锅11底部嵌套有加热环12,加热环12为专利公告号为cn209498436u中公开的加热装置,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箱体1上侧固定连接立板2,立板2上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3上固定连接翻炒装置;翻炒装置包括连接杆41,连接杆41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主轴3固定连接,连接杆41另一端固定连接铲板42,铲板42的材质为硅胶,铲板42外侧固定连接多个平板43,平板43与铲板42均为食品级硅胶制成,能够耐200摄氏度的温度,每个平板43内部设有第一气腔431,铲板42内部设有第二气腔421,第二气腔421与第一气腔431相连通,铲板42外侧固定连接充气管44,充气管44与第二气腔421相连通。向铲板42及平板43内充气,进而平板43体积增加,进入两个平板43之间的茶叶能够得到挤压,通过挤压模拟人工揉茶产生的效果,提高机制茶的质量。

具体的,连接杆41上固定连接套管5,套管5的内孔内滑动连接滑杆51,滑杆51中部固定连接活塞52,活塞52与套管5的内孔滑动密封连接,套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盲板53,活塞52与盲板53之间形成压缩腔54,活塞52与盲板53之间固定连接支撑弹簧55,套管5外侧固定连接排气管56,排气管56与压缩腔54相连通,排气管56与充气管44固定连接。

具体的,立板2上以驱动电机的主轴3为基准环形阵列固定连接多个圆杆6,圆杆6设置三个,多个圆杆6远离立板2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圆环7,圆环7与主轴3同轴设置,圆环7外圆均匀分布多个弧形槽71,滑杆51的一端与圆环7的外圆面接触设置。滑杆51沿着圆环7的外圆面转动,配合支撑弹簧55的弹力始终贴合圆环7的外圆面,随着圆环7的外圆面起伏,进而形成滑杆51的轴向往复运动,对压缩腔54周期性的压缩,将压缩腔54内的气体压入平板43内,使得平板43形成形变。

实施例2

如图2-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铲板42远离平板43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板材8,弹性板材8一端与连接杆41固定连接,弹性板材8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拉杆81,拉杆81另一端与滑杆51的下端铰接连接。滑杆51的轴向往复运动,周期拉拽弹性板材8的下端,由于弹性板材8上端固定,进而弹性板材8形成弯曲,与弹性板材8贴合固定的铲板42同步弯曲,铲板42另一侧的平板43在铲板42背部弯曲时,相邻两个平板43之间的间隙形成扇形式张开,随着铲板42的翻炒,茶叶进入两个平板43之间,进而随着弹性板材8的周期弯曲,对茶叶进行揉搓挤压,提高茶叶炒制效率。

具体的,驱动电机的主轴3端头设有平面31,驱动电机的主轴3设有套环32,连接杆41与套环32固定连接,套环32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锁紧螺栓33,锁紧螺栓33对应平面31设置,锁紧螺栓33旋松进而方便套环32拆卸。

在使用时,滑杆51沿着圆环7的外圆面转动,配合支撑弹簧55的弹力始终贴合圆环7的外圆面,随着圆环7的外圆面起伏,进而形成滑杆51的轴向往复运动,对压缩腔54周期性的压缩,将压缩腔54内的气体压入平板43内,使得平板43形成形变,进入两个平板43之间的茶叶能够得到挤压,通过挤压模拟人工揉茶,提高机制茶的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炒制锅(11),所述炒制锅(11)底部嵌套有加热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侧固定连接立板(2),所述立板(2)上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3)上固定连接翻炒装置;

所述翻炒装置包括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主轴(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1)另一端固定连接铲板(42),所述铲板(42)外侧固定连接多个平板(43),每个平板(43)内部设有第一气腔(431),所述铲板(42)内部设有第二气腔(421),第二气腔(421)与第一气腔(431)相连通,所述铲板(42)外侧固定连接充气管(44),所述充气管(44)与第二气腔(42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42)的材质为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上固定连接套管(5),所述套管(5)的内孔内滑动连接滑杆(51),所述滑杆(51)中部固定连接活塞(52),所述活塞(52)与套管(5)的内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套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盲板(53),所述活塞(52)与盲板(53)之间形成压缩腔(54),所述活塞(52)与盲板(53)之间固定连接支撑弹簧(55),所述套管(5)外侧固定连接排气管(56),所述排气管(56)与压缩腔(54)相连通,所述排气管(56)与充气管(4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上以驱动电机的主轴(3)为基准环形阵列固定连接多个圆杆(6),多个圆杆(6)远离立板(2)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圆环(7),所述圆环(7)与主轴(3)同轴设置,所述圆环(7)外圆均匀分布多个弧形槽(71),所述滑杆(51)的一端与圆环(7)的外圆面接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锅(11)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挡板(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炒制锅,所述炒制锅底部嵌套有加热环,所述箱体上侧固定连接立板,所述立板上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连接翻炒装置,所述翻炒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铲板,所述铲板外侧固定连接多个平板,每个平板内部设有第一气腔,所述铲板内部设有第二气腔,第二气腔与第一气腔相连通,所述铲板外侧固定连接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第二气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压缩腔内的气体压入平板内,使得平板形成形变,进入两个平板之间的茶叶能够得到挤压,通过挤压模拟人工揉茶,提高机制茶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段连焕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