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馄饨捏合方法及捏合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1752发布日期:2023-05-06 11:3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馄饨捏合方法及捏合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馄饨捏合方法及捏合装置。


背景技术:

1、食品工厂制作的速冻馄饨采用机械化加工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提高产量。在馄饨的制作工序中,捏合工序直接决定了馄饨的成型形状,因此至关重要。

2、授权公告号为210248150u名称为一种馄饨成型装置的中国专利,及授权公告号为cn213281309u名称为馄饨捏合装置的中国专利,都记载了采用两个成型爪配合进行捏合,但是两个成型爪在对馅皮捏合时会在捏合点形成面团,不仅影响美观,还对口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针对上述问题,公布号为cn113080215a的中国专利记载了一种元宝馄饨成型方法,该方法利用独立驱动的左、右成型爪捏合成型馄饨,成型爪捏合馅皮时成型区域部分层叠设置,并带动馅皮层叠设置,使得馄饨成型外观美观,避免了在捏合处产生面皮团。但是其捏合程序复杂,设备要求高,需要停顿等协作过程,一旦出现偏差极难调整,停工时间长不能满足高强度的生产需求。为达到捏合位置的层叠效果还有一部分设计,在原有直接驱动方式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两个成型爪初始位置的不同,达到层叠捏合的目的,但是上述方法会造成捏合后的馄饨外围翻边不一致,对外观影响极大,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所以现在还没有一种让人满意的机械加工馄饨捏合方法。

4、而且利用成型爪捏合馄饨还存在成型爪对馅皮局部拉扯严重,面皮易破损,不合格产品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馄饨捏合方法,该方法降低成型爪对馅皮的磨损,保证馅皮完好,减少成型过程中的馅皮破损率,同时利用更为简单的方式实现层叠仿手工捏合,简化了捏合程序设置及设备复杂度,提高工业性,并且保证了成型馄饨的美观。

2、提供本发明方法的捏合设备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馄饨捏合方法,是以中部包设有馅料的对折面皮作为半成型馄饨进行捏合成型,其特征在于:通过两个偏心安装在转轴上的成型爪的转动,带动半成型馄饨馅料区域外侧面皮向半成型馄饨馅料区域底侧相向运动,使面皮层叠捏合得到成型馄饨。

4、所述偏心安装为成型爪与转轴的轴心位置偏离。

5、进一步的,两个成型爪与转轴轴心位置的偏离距离不同,以保证成型爪相向运动时端部不发生碰撞为限。

6、进一步的,两成型爪捏合初始位置对称或近乎对称。

7、进一步的,两个成型爪的转轴独立驱动,或一个动力源联动驱动。

8、本发明的馄饨捏合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将成型爪偏心设置在驱动转轴上,优点是偏心安装后,可以有效减少成型爪带动面皮转动过程中成型爪对面皮局部的拉扯,解决传统的安装方式会存在一个对应转轴的扭点,该处面皮极易在成型爪旋转过程中破损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2、本申请方法还进一步巧妙的利用了前述偏心设置,对左、右成型爪的距离转轴轴线的偏心量进行差别设置,达到了两个成型爪形成交替捏合,且不发生碰撞,这样简化了交替捏合操作,无需进行特别停顿等捏合程序设置,从而简化了设备驱动结构,拓宽了驱动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独立或联动驱动;3、偏心设置达成的捏合操作,还可以保证成型爪在捏合初始位置时保持对称位置或近乎对称的状态,从而保证捏合成型的馄饨翻边保持一致,保证馄饨的美观性。

9、一种利用本发明方法的捏合设备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馄饨捏合设备,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成型爪和第二成型爪,所述第一成型爪和第二成型爪各自包括弧状板、设置在弧状板一侧上部的连接部、转轴,所述连接部偏离转轴轴心安装在转轴上。

10、在捏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成型爪、第二成型爪的弧状板前端部分层叠。

11、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步进电机。

12、还包括一个齿轮齿条传动副连接步进电机与转轴,步进电机驱动齿条往复运动,齿条驱动齿轮带动一个成型爪运动,同时两个成型爪通过齿轮啮合联动,形成一主动、一被动的开合配合。

13、还包括二个齿轮齿条传动副连接步进电机与转轴,步进电机驱动齿条往复运动,两个齿轮齿条副分别带动一个成型爪运动,两成型爪形成开合配合。

14、所述齿条齿轮传动副的齿轮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下部设置安装部,安装部与转轴同轴设置,安装部底面设有直线安装槽,直线安装槽用于安装成型爪连接部,直线安装槽与安装部轴心的间距为1~8mm。

15、所述第一、第二成型爪与转轴轴心的偏离距离不同,以成型爪端部不发生碰撞为限。

16、所述弧形板的厚度由上至下递减。

17、所述弧形板由食品级塑料制成,或弧形板表面一体设置有特氟龙层。

18、两成型爪的转轴位于半成型馄饨的馅料区域上边界两侧角部,两成型爪偏心安装于转轴的同一侧,形成对称或近乎对称设置,且成型爪在初始位置时整体对应于半成型馄饨的面皮上。

19、本发明的设备,对半成型馄饨进行捏合,利用简单的方式实现馅皮的层叠捏合,可以适用大部分的传统驱动方式,无需过多的程序设置,并且保证了馄饨馅皮的折边美感及捏合部位的美感,实现了食品的快速稳定高质量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馄饨捏合方法,是以中部包设有馅料的对折面皮作为半成型馄饨进行捏合成型,其特征在于:通过两个偏心安装在转轴上的成型爪的转动,带动半成型馄饨馅料区域外侧面皮向半成型馄饨馅料区域底侧相向运动,使面皮层叠捏合得到成型馄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馄饨捏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安装为成型爪与转轴的轴心位置偏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馄饨捏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成型爪与转轴轴心位置的偏离距离不同,以保证成型爪相向运动时端部不发生碰撞为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馄饨捏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成型爪捏合初始位置对称或近乎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馄饨捏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成型爪的转轴独立驱动,或一个动力源联动驱动。

6.一种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成型爪和第二成型爪,所述第一成型爪和第二成型爪各自包括弧状板、设置在弧状板一侧上部的连接部、转轴,所述连接部偏离转轴轴心安装在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捏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成型爪、第二成型爪的弧状板前端部分层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步进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齿轮齿条传动副连接步进电机与转轴,步进电机驱动齿条往复运动,齿条驱动齿轮带动一个成型爪运动,同时两个成型爪通过齿轮啮合联动,形成一主动、一被动的开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齿轮齿条传动副连接步进电机与转轴,步进电机驱动齿条往复运动,两个齿轮齿条副分别带动一个成型爪运动,两成型爪形成开合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齿轮传动副的齿轮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下部设置安装部,安装部与转轴同轴设置,安装部底面设有直线安装槽,直线安装槽用于安装成型爪连接部,直线安装槽与安装部轴心的间距为1~8m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成型爪与转轴轴心的偏离距离不同,以成型爪端部不发生碰撞为限。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的厚度由上至下递减。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由食品级塑料制成,或弧形板表面一体设置有特氟龙层。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馄饨捏合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成型爪的转轴位于半成型馄饨的馅料区域上边界两侧角部,两成型爪偏心安装于转轴的同一侧,形成对称或近乎对称设置,且成型爪在初始位置时整体对应于半成型馄饨的面皮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馄饨捏合方法及适用于该方法的设备,是以中部包设有馅料的对折面皮作为半成型馄饨进行捏合成型,设置有两个偏心安装在转轴上,可通过转轴转动的成型爪,利用两个成型爪的转动,带动半成型馄饨馅料区域外侧面皮向半成型馄饨馅料区域底侧相向运动,使面皮层叠捏合得到成型馄饨。该方法降低成型爪对馅皮的磨损,保证馅皮完好,减少成型过程中的馅皮破损率,同时利用更为简单的方式实现层叠仿手工捏合,简化了捏合程序设置及设备复杂度,提高工业性,并且保证了成型馄饨的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刚,王鹏,李创业,邢建伟,于波,苏子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